李蘇慧
摘 要: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策略和方法,尊重每個孩子的個體閱讀需求,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讓每個幼兒都能成為優秀的閱讀者。
關鍵詞:幼兒;閱讀能力;策略
好的習慣伴隨人的一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幼兒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同時,幼兒的身心都處于飛速發展時期,大腦異常活躍,接受能力也較強。此時,針對幼兒開展閱讀教學,讓他們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日常園區學習和生活中應當具備大局觀念,意識到幼兒視覺范圍內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為閱讀內容,同時利用各種可利用的道具充分調動幼兒的閱讀積極性,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主動思考,記憶故事內容,通過對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詞匯量,為幼兒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針對如何培養幼兒閱讀能力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創設溫馨環境,激發閱讀熱情
要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首先要激發幼兒的閱讀熱情,打造一個溫馨安靜的閱讀環境非常有必要。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幼兒才能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幼兒年齡普遍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環境過于嘈雜,就會出現很多干擾因素,幼兒會被吵鬧的聲音吸引,閱讀就難以靜下心。因此教師在開始閱讀教學之前,就要先打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并提前帶幼兒進入這個環境中,讓幼兒先平靜下來,然后利用一個吸引力強的故事開啟閱讀教學,教學質量就能大大提高。例如,在閱讀繪本《杰瑞的冷靜太空》時,教師可以將幼兒帶到一個安靜的音樂室,然后詢問幼兒知道杰瑞生氣的時候會怎么做嗎?他會去他的冷靜太空,那里會讓他快速平靜下來,今天我們也來到我們的冷靜太空,讓我們在這里看看杰瑞如何打造屬于他的冷靜太空吧。幼兒會覺得和教師約定的這個地點充滿神秘感,也會更加帶著好奇心聆聽后續的故事,如此高質量的閱讀,教學目的就容易得以實現。
二、開展趣味教學,培養閱讀興趣
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接受程度也較低,如果閱讀教學過程過于枯燥,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就會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閱讀興趣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幼兒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閱讀的趣味性,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閱讀,首先在選材上不應挑選文字過多、故事情節過于復雜的繪本,應當選取配圖生動活潑、顏色鮮艷、語言活潑有趣的故事繪本;其次教師在閱讀繪本時應多使用夸張的肢體和語言,比如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語調說出他們的話語,在讀到關于表情的詞語時用相應的表情和語氣說出來,讓幼兒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語言描述的內容,同時也能被教師生動的表述吸引,更加專注地聆聽繪本。例如在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可用兩種不同的語氣分別扮演大兔子和小兔子進行對話,對話中說道“我愛你有這么長”時,可將雙臂盡力張開,讀道“我愛你有這么高”時,將手臂高高舉起,在小兔子困了時做出夸張的打哈欠動作等,幼兒被這種夸張的動作和語言吸引,聽故事也就更認真,閱讀興趣的培養目的也能夠順利實現。
三、倡議親子共讀,提高閱讀質量
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離不開學校和家庭共同的努力,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家長在家也要注重對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高質量的親子共讀能大大提高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速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每日在家進行言傳身教,久而久之,幼兒也會被父母的行為影響,主動養成閱讀的習慣,最終實現閱讀能力的培養。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要求親子共讀必須持之以恒,應當把它當成每日必做的項目來執行。例如:父母可以與幼兒共同制定一張日常管理表,明確晚飯后玩玩具、洗澡、閱讀繪本以及睡覺的具體時間,每天都堅定地按照這個日常管理表來執行,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進行繪本閱讀,久而久之,幼兒內心就自覺養成了在這個時間看書的習慣,閱讀能力也就自然而然養成了。
四、開展故事比賽,豐富語言表達
要想幼兒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適當的實踐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開展故事比賽就是有效的實踐活動之一,通過故事比賽可以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勇氣和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記憶力,使他們在未來的閱讀和學習中更加積極、自信。例如:學校可以在學期末組織一次故事比賽,首先在各班級開展初賽,再由各班級教師挑選優勝者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決賽,分為小班組、中班組和大班組,最后每組選出前三名,周一升旗儀式時進行表彰,激勵幼兒更加積極地參加下次比賽。通過這種形式的比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艷.關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基于錢伯斯閱讀循環圖的視角[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10).
[2]周兢.論早期閱讀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兼談當前國際教育走向[J].學前教育研究,2005(1).
[3]熊麗娟.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