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娜
摘 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課堂上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學是學生良好習慣以及學習態度形成的重要時期,班主任在這一階段的教育方式將對學生未來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正確的教育方式也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作為小學班級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需要承擔起對小學生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責任。一方面,班主任需要監督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班主任還應該采取較為先進的班級管理模式,使班級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先進班集體,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主要針對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問題上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簡單闡述。
關鍵詞:新時期;班主任;管理方法;應用
班主任是班級正常運行的核心人物。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教師應該重點加強對小學這一時期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而優質的管理模式對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就現階段來說,在小學班級管理教育的發展以及創新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承擔的任務是十分巨大的,面對當前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必須對班級管理意識進行更新,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創建高效有趣的小學班集體。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主要任務
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工作內容非常豐富。首先,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要比任課老師長得多,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言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這就需要班主任在與同學們接觸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潛能,進一步提升學習和思考能力。其次,班主任應該建立良好形象,在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應該對學生本身所存在的領導潛力充分挖掘,并從積極性較高的學生當中選擇班干部,逐步在班級內部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更方便地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進行進一步約束。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是孩子們在思想觀念上的啟蒙者,這就要求班主任利用自身較為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優雅的言行舉止來感染學生,最終促進學生良好三觀的正確形成。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名合格的小學班主任應該將全部的工作重點和重心放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面,同時也要注重自身工作內容的多樣化。教書育人是班主任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同時,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都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因此,班主任應該在為人處世上對自身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從而真正地對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產生積極影響。但是,當前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管理意識較為薄弱
多數班主任教師在工作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對學生的教學塑造是一個長期且漫長的過程,同時在管理水平以及教學理念上還仍舊使用傳統模式,這也正是當前小學教學班級管理效率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班主任需要管理的事務較為繁雜,往往不能良好地利用時間,這就導致班主任由于自身精力的分配不均導致班級管理出現眾多失誤,從而影響到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果班主任教師沒有形成優秀的管理能力,就會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尋正確方向。
2.缺乏充足的教育愛心
在小學這一階段,由于學生在年齡上和智力上都不夠成熟,其往往希望出現一個和藹可親的班主任老師,這也正是要求班主任自身具備充足愛心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往往將自身置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這就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拉大,甚至某些同學會對班主任老師產生恐懼心理。較差的師生關系將對教學質量工作的有效提升產生不良影響。所以,班主任只有主動與學生搞好關系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3.班級管理模式較為老套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新課改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從傳統的管理模式上來看,班主任教師缺乏具體的教學管理方案,所采取的教學管理方式較為單一且枯燥無味,所以,在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因為教條式的管理方式產生抵觸情緒,而教條式的管理方式也很容易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傷害。除此之外,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管理內容上不夠全面,不利于班主任以學生情感作為重要突破口,來依靠班規班紀提高學生學習紀律性。
三、小學班主任管理創新的思考
1.不斷強化班級管理意識
當前,很多小學班主任仍然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也逐漸發現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存在的弊端。所以,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能夠明確地認識到管理班級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對當前新課標改革的主要內涵進行了解,以不斷貫徹和落實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班主任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應該采取較為靈活的管理方式來加強班級管理。這就需要班主任能夠在與同學們相處的過程中主動融入,通過關心學生的實時情緒,來了解學生在生活過程中的具體需要,進一步挖掘學生在學習中的潛在能力。當學生對于某些事情出現思想偏差時,班主任應及時將其思維向正確方向引導。例如,當小學生之間存在矛盾時,班主任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任何一個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與學生關系較好的同學加強交流,進一步了解引起矛盾的具體原因,最后通過講道理的方式來讓學生明白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重要性。如果其中的一個同學不服氣的話,班主任就更應該從矛盾引起的根源上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
2.以愛為中心加強學生管理
素質教育是新課改背景下所推行的重點方向。所以,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方式,對于平時表現較差的學生給予藝術性的批評。同時還要充分結合學生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批評方法。針對班集體中自尊心強且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班主任在批評的過程中應該時刻注意所在的場合和語氣,這有利于學生在意識到自身錯誤的同時積極改正。另外,班主任還應該將批評學生的工作重點向表揚學生轉移。班主任在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事務繁雜產生不良情緒,但不應該將這種不良情緒發泄給學生,而表揚學生既有利于緩解自身不良情緒,又能夠快速地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3.注重情感教育
小學階段是學生社會情感與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教育部也不斷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發展,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對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利用情感教育的管理方式。小學生雖然沒有足夠能力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但足以對自身所成長的環境有充分的認識,同時也具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這就給班主任發揮領導風范、主動融入情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另外,情感教育是拉近學生與班主任之間距離的重要途徑,通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進一步交流,有利于采取對班級管理的最有效方式,從而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定期組織交流活動,交流的內容可以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學生日常學習煩惱、新鮮事情、動畫片等,班主任還應該盡可能地朝著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方向確定交流的主題,通過以上方式,有利于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產生共同話題,進而拉近師生距離。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當前新課標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整個班集體來說,班主任是班集體正常運轉的重要核心,同時也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重要引導者。面對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來促進班級管理的創新與發展。只有這樣,班級管理水平才能在新課標教育教學的大背景下獲得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麗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發展與創新探析[J].才智,2019(26):37.
[2]王紀鋒.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發展與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9(7):49-52.
[3]吳蔚.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發展與創新研究[J].時代農機,2018,45(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