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榮輝
摘 要: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學一直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將學生置于課堂教學的被動地位,課堂氛圍十分沉悶,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數學教學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與感悟。因此,為了踐行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教師應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的數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課堂;創設技巧;運用
一、小學數學課堂現狀
小學數學課堂現狀依舊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成效。數學具有強烈的邏輯性,小學作為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小學生還沒有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因此面對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不能較好的理解知識,對數學學習逐漸失去興趣。有一些小學還保留著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照本宣科,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沒有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個時期,教學的主要任務應該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論證能力等相關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做好儲備,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能力。
二、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的策略方法
(一)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創新教學方式
數學教學應該聚焦教學的內容重點,而突破重點內容最好的方式便是借助多媒體課件。以課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大有裨益,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
當然,這需要教師對于多媒體課件結合課堂教學實際靈活地加以運用。這一點對學生更好地領會教學重點和難點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現教學重點和難點,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全面、精準的理解和領會。比如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對于小數、分數與百分數三者之間形式的互化問題的講解,借助多媒體技術就會實現對重點內容更加清晰的展示,也會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三者之間的互化原理。
(二)突出學生地位,構建課堂教學新秩序
根據新時期教學改革的相關要求,小學數學教學需要以學生的學習體驗為主,保證課堂教學能夠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構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新秩序。因此,小學數學趣味課堂必須秉承“寓教于樂”的教學精神,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生活體驗來構建課堂教學新秩序。例如,在小學數學有關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來講解全等三角形的數學知識點,在多媒體動畫中展示一個三角形的空間與圖形變化規律,讓學生通過數學觀察、歸納等學習方法,認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空間特色。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學道具來指導學生實踐體驗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頂點、對應邊、對應角等概念,保證學生能夠做到學習理論和動手實踐的有效結合。
(三)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為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師還可以組織“試一試、驗一驗”的實踐探究,引導學生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通過觀察、思考、計算、模擬、試驗等方式進行探究。老師要明白,自己的任務是傳業、授道、解惑,而并不只是簡單地將理論知識灌輸到學生的腦袋中,要讓學生學以致用,要真正“授之以漁”。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讓學生自主思考、合作討論、親手探索。
當學生遇到困惑或難題時,教師不宜馬上給予指導,而是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觀察跟進,判斷學生被問題“卡住”的原因,然后根據不同情況適時介入,及時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發現,突破難點。但是,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或易被學生忽略的知識點,教師需要及時拋出引導性問題,以打開學生思路,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自主探究,找尋問題的根源,激發學生的思維。當然,讓學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羊式”教學,教師還要注意發揮指引作用,以防學生的思路“跑偏”。
(四)游戲教學,滲透趣味
游戲符合小學生的天性,可以激起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并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趣味盎然,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無疑是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
如,學習“最小公倍數”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展開“明7與暗7的游戲”,其中“明7”即帶有“7”的數字,如“7”“17”“27”的數字,而“暗7”則主要是指“14”“21”這些是7的公倍數的數字。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從1開始輪流報數,在遇到“明7”與“暗7”數字時,要用筆敲一下桌子跳過去不說,若是誰說出了帶有“明7”或“暗7”的數字,則要公開表演一個小節目。這樣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異常新穎的,學生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了數學知識。
(五)通過角色扮演,讓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
由于數學只是過于抽象,導致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缺乏興趣,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有趣,并且形象的讓學生進行感悟學習,才能夠使數學課堂效率更高。因此,在學習雞兔同籠類問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雞”和“兔子”,然后進行不同數量的放置分組,讓學生來更好的感受到數學問題的趣味,也能夠發揮學生愛玩的天性,讓學生在一個歡樂的過程中深刻的感受到雞兔同籠類問題的特點和知識。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早已經擺脫了教師一支粉筆走天下的局面,需要教師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趣味課堂,保證各種趣味教學法能夠有效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真正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化和生活化,真正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成果的有效轉化,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曹文龍,淺談構建小學數學學本課堂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7(26)
[2]葉志梅,構建高效、趣味化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策略[J],教師,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