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每個人都是具有社會性的群居動物,人的一生都離不開與人打交道,因此,社會交往能力是我們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它能夠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為和諧融洽。本文將結(jié)合具體實際來談一談家庭教育中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
幼兒階段孩子的可塑性強,是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一些好習慣也比較容易。當然,對幼兒的教育不能全交給幼兒園和老師,家庭教育仍然至關(guān)重要。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該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呢?
一、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氛圍
原生家庭對幼兒的一生將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我們都希望培養(yǎng)出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孩子,然而除卻天生因素外,最大的影響力莫過于家庭了。相對而言,在和諧穩(wěn)定的家庭氛圍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樂觀活潑,惹人喜愛,為他的人生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反之,如果家中每天充斥著吵架、謾罵聲,或有家庭成員酗酒、賭博,甚至是家庭暴力,久而久之,孩子的身心也會發(fā)生扭曲,在與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會變得充滿戾氣,十分負能量。環(huán)境對人產(chǎn)生的影響雖說不是決定性的,但對于幼兒來說,卻舉足輕重。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脾氣,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也是父母能夠賜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所以說,作為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并盡己所能地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有矛盾也不在幼兒面前解決,家長起到示范引領(lǐng)作用,讓幼兒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友愛的,從而引導(dǎo)幼兒去模仿家長的行為。例如,夫妻恩愛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男孩會有責任感有擔當,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男子漢要保護照顧身邊的女人,包括媽媽、妻子等;女孩則會自尊自愛,見識過好的愛情就像爸爸媽媽那樣,潔身自好,不會隨波逐流。杜江和霍思燕是娛樂圈夫妻中的典范,時常在節(jié)目中甜蜜地秀恩愛,因此他們的兒子嗯哼大王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情商,吸粉無數(shù)。
二、提供友好有效的交往機會
每個幼兒都是家中的寶貝,一些家長為了避免幼兒在外“被拐騙”或發(fā)生意外,很少帶幼兒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和其他幼兒一起玩耍,幼兒留在家中,每天接觸的是不同備份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些人都不是幼兒的同齡人,因此幼兒得不到社會交往的機會,社會交往能力也就無從培養(yǎng)。只有為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才會知道自己家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時是什么樣子,他們之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不必害怕他們之間會打架、互相傷害,這樣的過程才是成長。孩子在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中才能夠逐漸長大。所以說,在監(jiān)護人的帶領(lǐng)下,在保障幼兒安全的前提下,適當?shù)貛ьI(lǐng)幼兒走出家門,與小區(qū)里的同齡小伙伴一同玩耍、邀請鄰居家年齡相仿的幼兒到家里做客、過年過節(jié)領(lǐng)著孩子走親訪友增長見識都是不錯的選擇。在此過程中,悉心觀察幼兒與同齡人之間交往時的一舉一動,當幼兒懂得分享時及時鼓勵,當幼兒做得不好時也要在維護他自尊心的情況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為他糾錯。我們不能永遠將幼兒保護成溫室里的花朵,孩子總有一天要學會成長。懂得放手,其實是更好地保駕護航。例如,我總是在周末時邀請女兒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并且大秀廚藝,做一些孩子喜歡吃的甜品,從不嫌麻煩。女兒生日時,更會遵循她的意愿將她的好朋友聚集在一起為她慶生。因為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女兒會更加懂得待客之禮,好東西要與他人共同分享,朋友間要真誠相待......而這些內(nèi)容,是幼兒在書本上學不到的。
三、吸收先進有益的育兒理念
幼兒教育并不是幼兒園的事,而是每個家庭的事,只有家園形成合力,才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所以說,并不是說幼兒送到幼兒園家長就可以甩手不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如今我們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借助書籍、網(wǎng)絡(luò)等多種方式學習先進的育兒理念,用理論武裝自己,進而指導(dǎo)實踐。這樣一來,通過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會讓我們知道在培養(yǎng)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過程中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通過一些理論知識會對幼兒所思所想做到心中有數(shù),更加理解孩子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為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有時候需要與孩子共同成長。只有與時俱進,及時學習相關(guān)的育兒理念,才會使自己的家庭教育更加科學、有針對性。例如,《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等書籍深入淺出,都是值得一看的育兒書籍。
結(jié)束語: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孩子能夠?qū)W會與自己相處,也學會與他人相處,這樣今后孩子具備足夠的自愈能力,又能夠受到友誼的滋潤,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決不能松懈,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才無愧于孩子、無愧于社會。
參考文獻
[1]高鳳英,家庭教育中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19(29).
[2]馬秀梅,對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8(84).
[3]莊敏暉.探索生活教育真諦,培養(yǎng)幼兒社會交往能力[J].考試周刊,20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