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社會體育系 廣東 廣州 511370)
隨著“后疫情時期”的到來,高校信息化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升級,教學效果也參差不齊。體育課程教學作為高校教學的一項重點任務,已經開始在教學過程中整合信息技術。然而,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著教學資源不足、教師信息認知不足、信息技術應用狹窄等問題,嚴重阻礙了信息改革的進程。因此,在信息化環境下,通過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分析,研究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體育信息化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在疫情期間,體育運動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高校對體育教育越來越重視。然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體育現代化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信息時代的到來為體育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種可能性。基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整合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改善信息化教學環境,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已成為一種趨勢。因此,本文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具有現實價值和意義。
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印刷品逐漸被信息多媒體資源所取代。信息技術為高校教學提供豐富的圖片、音頻、視頻、數據等教學資源(王永興,2017)。大學體育作為大學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已開始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傳統體育教學。越來越多的教師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創新構建信息化體育課程教學新模式。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體育的深度融合,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率 (廖萍,2015)。在信息環境下,體育課程資源呈現出多種特征。體育教學模式從傳統的強調教師教學活動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活動。信息化體育是一種支持和融入傳統體育的現代教學模式 (劉瑩,2020)。要搞好大學體育,必須結合信息環境,改變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然而,將信息技術融入大學體育教學并不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信息技術越多越好。相反,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和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以提高體育教學水平為目的,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秦安祥,2020)。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基于信息化的體育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還存在許多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闡述了信息化環境下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分析當前體育教學的不足,從而提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新途徑,以改進高校體育教學,取得進一步的成果。
目前,“00”后學生已開始進入高校,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是網民的主要群體,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都離不開現代技術。這些大學生,有個性,擁抱變化,特別注重文化、體育和娛樂。今天的大學生更多的是規劃,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有很強的智力心理,所以手機和電腦的使用率很高。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將要求教師以音頻和視頻的形式解釋內容。因此,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是教師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促進教學不斷發展的必要途徑。特別是在體育課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生動特點為學生回答了困難的課堂內容,既減輕了教師的壓力,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育者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創新傳統教學。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組織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管理等方面進行信息化改革。高校體育信息化改革是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將信息技術融入大學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在滿足每個學生不同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注重體育教學中學習場景的設計,教師應充分利用豐富多樣的信息資源,使信息資源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高校體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正確看待教學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為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及時學習最新知識,從而科學合理地利用信息模型進行與時俱進的體育教學。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著教學設備不完善的大問題,這是影響高校體育教學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學設備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體育教學硬件設備嚴重不足。由于當地體育相關部門和學校體育相關部門缺乏體育硬件設備的資金,大多數高校缺乏體育教學設施和相關信息平臺。硬件設備的缺乏,導致體育設施不能滿足學生在體育技能訓練中的需要。因此,學生的相關體育鍛煉和綜合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其次,體育教學軟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由于硬件設施的不完善,校園網絡建設與信息化教學的結合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因此,體育教師不能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面對新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缺乏,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興趣越來越少;最后,高校體育教學培訓場地存在諸多局限性。對于擁有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高校來說,土地資源非常稀缺。目前,我國的大學場地大多用于建設教學樓和宿舍,為體育訓練場地留下了很小的空間。即使教師希望學生在課堂上有一些訓練,由于缺乏空間,也不能順利進行。只有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因此,學生無法將體育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的體育技能訓練中,教學效果沒有得到提高。
目前,我國大多數體育教師都已將信息技術納入教學過程。然而,由于大多數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缺乏認知和誤解,只有少數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順利開展體育教學。將信息技術融入大學體育教育的目的是有效地提高大學體育的質量和效率(王永興,2017)。目前,高校體育教師中青年教師的比例較低,大多數中年及以上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嚴重不足。盡管一些高校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但由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和教師自身接收信息的速度緩慢,培訓效果和實際應用效果不明顯。甚至有的教師對信息化教學也有一定的偏見,以至于信息化教學不好。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一些教師甚至存在教學目標偏差等問題。部分教師為了突出自身技能,導致體育教學內容表現過于花哨,并沒有突出教學目標。過于花哨的表現形式,使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在教學目標上,而只被表面所吸引,無法把握教學重點,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雖然大多數高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已經開始整合信息技術,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大多數信息化教學只是表面上的。在體育課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根據課本內容,部分內容以圖片、視頻等形式簡單講解。最常見的是教師將教學內容移動到PPT中,向學生展示簡單的PPT,這對于豐富的信息技術的使用來說是非常狹窄的。因此,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效果相對較差。對于學生來說,用簡單的PPT講解體育課的內容與直接觀看教材內容效果相同,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在學生眼中,簡單的圖片展示是課堂不可或缺的,沒有不可替代的學習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膚淺的,誤解了教師對信息化的個人認知。由于信息教學的誤區,教師不僅需要花時間做PPT,課堂效果也沒有提高。這不僅浪費了信息技術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導致學生的視覺疲勞,課堂教學效率停滯不前。因此,高校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瓶頸(廖萍,2015年)。
建立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是體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體育教師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體育教學效率。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決定體育信息化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通過專業信息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通過系統的培訓計劃,培養體育教師的信息化知識、能力和道德。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為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教學資源在教學活動中起著支撐作用,因此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顯得尤為重要。高校需要建設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庫,主要由圖片、音頻、視頻和多媒體等教學材料組成。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具體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進一步拓展和完善教學資源庫。學校可以以信息化的形式將優秀的體育教學方法和課程存儲在數據庫中,為體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而實現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利用和再生。這不僅可以為高校體育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而且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使體育課程教學事半功倍。
在信息普及的時代,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各方面的需求。體育教師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豐富資源,為傳統教學增添色彩。信息技術不可能控制體育教育的整個過程。只在一些重要環節起輔助作用,教師可以根據體育教學目標設計和選擇教學信息技術。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應首先確定教學目標,然后分析理論知識、技術和能力,最后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教學內容的特點和不同階段的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信息技術。以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有效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為學生簡單灌輸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要充分尊重學生在體育課上的主體地位。老師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例如,在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后,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然后讓學生向其他學生演示和演示。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和建議。由于體育課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并在下一節課中復習學習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學”到“學”。
綜上所述,在“后疫情時期”通過對信息技術背景下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研究,發現信息技術在傳統體育教學方法中的整合可以為體育課程教學增添新的色彩。同時,信息技術豐富了體育教學內容,是高校體育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高校體育中引入信息技術不僅可以解決傳統體育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信息反饋。因此,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為高校體育提供豐富的資源,優化當前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為我國體育產業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