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曉燕 蔣公寶 秦銘 樓欣欣
摘要:對于創業企業來說,面對已有的成熟的管理模式,模仿比創新要容易得多。但是,若能夠擁有“不破不立”的勇氣,借助大數據技術,用“頂層設計的戰略思維”統籌考慮企業經營的各個層次,統攬全局,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用“互聯網思維”將管理外包,借助第三方技術或資源,達到共生多贏,或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一“立足之地”,而后甚至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關鍵詞:創業企業管理創新;大數據技術;頂層設計
引言
為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就業效應,各級政府出臺了各種配套的創業扶持政策,中國進入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本文僅從管理創新的角度為創業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并獲得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一、大數據給創業企業管理帶來的機遇
正如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所說:大數據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大數據理念的應用,是企業管理中新的處理模式,對企業正確配置資源與制定發展戰略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數據資產化以及決策智能化,正在影響并帶動著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數據已經成為各行業爭奪的重要資源,要想在這場數據之戰中有立足之地,對于創業企業而言,必須敢于進行管理創新,主動迎接變革。如果創業者能夠把大數據技術融入企業決策、管理理念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后來者居上也是有可能的。
二、大數據理念在創業企業的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現如今,創業企業同樣需要直面社會的劇烈變化,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只是依賴經驗可能難以應對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需要從那些來源于多個時空的全方位的立體信息中發掘利潤的寶藏,方能獲得持續增長的動力。從這個角度上看,駕馭大數據是創業企業駕馭未來的必經之路。
基于目前的市場狀況和現有的文獻回顧(葛濤、索日婭、卜華白、范寧、王紅等學者的研究),以及對未來的預測,筆者從兩個角度對創業企業的管理創新做剖析:其一是內部管理的創新,采用頂層設計思維,優化組織,提高管理效率。其二是管理外包,采用互聯網思維,共生共贏,降低管理成本。
1.創業企業的內部管理——頂層設計思維(扁平化組織)
頂層設計最早出自于西方的工程學,但隨著時代發展,這一理念目前已在各個領域得到普遍應用,包括企業管理領域。企業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會界定頂層設計:以核心理念為基準,以戰略性系統思考與設計為方法論——構建變革與管理能力提升的整體框架,統攬全局,抓住關鍵要素及主要問題,重點突破,漸進式系統推進。
創業者在創辦企業時,盡量不要采用科層制結構,因為金字塔的科層制目前已無法適應現在快速變化的市場。再加上分權管理普遍成為一種趨勢,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出現,科層制雖然平穩,卻不夠靈活。同時,剛開始創業,組織規模不會特別大,比較適合扁平化組織。
若將企業用六個字概括,無非是“人、財、物、產、供、銷”。一個好的企業管理,需要這六方面內容的協同作用,而這六項內容的協同,再加上大數據技術就會形成企業的系統能力,從而形成核心能力,筆者將具體闡述如下:其一,人——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創業企業可以使用類似“釘釘手機應用”可以解決很多行政和人事工作。其功能已經覆蓋了很多人事,行政的例行事務,從而不需要人事部、行政部以及兩個部門配置很多員工。以后這兩個部門合并成一個部門應該是發展趨勢。一方面可以為創業企業降低人工人本和辦公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辦事效率。其二,財——財務管理。可以采用免費的財務軟件,比如:小番財務——基于釘釘版的小型財務軟件。其三,物——戰略決策管理/采購管理/項目管理。大數據技術可以把脈市場、創新產品或服務。創業企業可以從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購買銷售數據,從而把握準確市場趨勢,了解消費者的偏好,有針對性地推出產品或服務,避免走彎路。其四,產——生產作業管理。創業企業可以采用諸如軟通金谷生產車間管理App來管控生產,提高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為目標。主要包括車間現場管理、BOM計算及管理、配料管理、庫存管理、車間信息采集、工藝管理、工藝質量管理、制造協同管理。其五,供——物流供應鏈管理。類似于SAP供應鏈軟件,可以為創業企業打造實時的數字化供應鏈。其六,銷——市場營銷管理。大數據的精準營銷是指通過大數據獲取對象的喜好,行為偏好,對不同對象進行不同營銷。大數據精準營銷的核心可以概括為幾大關鍵詞:用戶、需求、識別、體驗客戶營銷、客戶管理的公司經營理念,通過龐大的消費數據資源,為客戶提供數據驗證,精準營銷等數據級服務。簡單說就是為創業企業提供數據驗證和數據篩選業務。
2.創業企業的管理外包——互聯網思維(共生共贏)
互聯網思維是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用戶、產品、市場、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模式。網狀的互聯網,是沒有中心節點的。而在網狀社會,一個“個人”和一個“企業”的價值,是由連接點的廣度跟密度決定的。所以,如果你的連接越廣、越密,價值越大。
外包產生的社會大背景是,為了適應更加快速的技術革命,許多企業——包括創業企業,都在積極地進行管理方式的或變革,或創新,正朝著管理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其中的管理外包——是企業根據需要將其某一項或幾項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專業的管理公司進行管理,或短期解決專項管理問題,或長期解決某類需要經常解決的管理問題,從而降低企業的成本,實現運營效率最大化。
作為創業者,應該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有容乃大的胸襟,敢于用用互聯網思維,采用適當的管理外包,從而集中火力形塑核心競爭力。通過使用管理外包,企業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從而節約開支,更具靈活性,也更能有效管理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企業的知識和技術等各種資源。
筆者認為管理外包可以有以下兩種形態:
其一,單一功能性企業管理外包公司,隨著社會分工向縱深發展,單一功能性企業管理外包公司目前北上廣深大城市比較多,以后會面向全國逐漸鋪開。單一功能性企業管理外包一般包括:IT職能外包、出納做賬和報稅、律師事務、業務流程和人力資源、代工生產、規模和市場營銷、物流運輸業務等等。
比如:創業企業剛開始的資金業務并不復雜,人員不多可以不成立財務部,比如會計記賬可以外包給會計師事務所,其會批量處理類似的業務,收費不高,為創業企業降低成本。其他的管理外包以此類推,在此不一一贅述。
其二,多功能性企業管理外包公司,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管理服務公司提供了系統化的管理功能,比如有的多功能性企業管理外包公司可以為創業企業提供以下綜合性內容:公司注冊、記賬報稅、知識產權、人事外包、法律服務、品牌策劃、企業融資等等。或者是采用企業云平臺服務——智能協同辦公時代(讓管理更高效),集合了:(1)財務(端)云:數字化財務時代(數據就是生產力,未來會推動數據的整合,數據全連接成為趨勢。(2)供應鏈(端)云,產供銷數據化、云端化。(3)渠道(端)云。(4)制造(端)云。(5)HR(端)云:人力資源共享服務平臺。(6)辦公(端)云:移動辦公App。(7)電商(端)云等功能。可以為創業企業解決大部分企業管理問題,減輕了創業者的部分負擔。
三、結語
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企業業務,更改變了企業的運作模式,所以,企業通過大數據來創建全新的管理模式勢在必行。而創業企業沒有歷史包袱一身輕松,只要有不破不立的氣魄,敢于進行管理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甚至后來居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參考文獻:
[1]索日婭.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在就業創業工作中運用的新思路[J].勞動保障世界,2018(9).
[2]卜華白,卜時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創業成長階段、價值網嵌入選擇與創業績效——以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7(13).
[3]葛濤,常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江蘇常州.“大數據”時代創業生態系統的演化與建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
[4]范寧,鄒容,張恩英.淺析大數據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7(1).
[5]王紅.探究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J].消費導刊,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