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秀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的蒸蒸日上,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新的教育理念也得到廣泛普及。過去的教學方法是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被動地學習數學知識,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現象。而新課程改革要求將學生作為數學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去體驗學習的過程,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負擔。在此過程中,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傳統的教學方式可謂是根深蒂固地扎根于學生的心底。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展開討論。
關鍵詞:培養;自主學習;數學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可被稱為“填鴨式”教學,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直接給學生灌輸數學公式,學生死記公式,然后將公式帶入問題中,用固定的思維去解決問題。這就像是推銷員向顧客推銷產品一樣,顧客只明白了產品的使用方法,卻不曾想要去探知產品的創造思路和制作方法。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將數學運用于實際生活,也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僅僅只會使用數學公式,而不是從根本上探索數學知識,將知識從理論轉化為實踐即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下面就對該問題展開討論。
一、初中數學學習的現狀
(一)初中課時緊張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普遍認為應試教育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方式。學生接受教育的每一個階段,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現代社會,從幼兒園開始,父母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自己的兒女送進自己認為的“最好的學校”,幾乎在學生每一次的升學階段,父母都會花費大量的心思和金錢。大部分家長認為讓學生接受最好的教育,為的就是學生能在每一次考試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每一次升學考試都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學校。與此同時,給學校和老師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學校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給學生安排滿滿的課程,學生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學習效率也不是很高。而老師在設計教學課件時,也盡可能地給學生灌輸書本知識,盡可能讓學生學會一些應對考試的方法,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沒有太多交流,學習效率較低。教師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是否努力的標準。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刷題”,利用重復性記憶去應對考試,沒有精力去鍛煉自己的思維方式,更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
(二)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不會進行過多的思考,將對知識的學習停留在表面,對知識的應用也只是照貓畫虎。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只注重對課本知識的講解,缺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缺乏交流,學生的知識漏洞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降低。
(三)缺少正確的引導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愿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進行教學,學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這是致使學生沒有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因素。
(四)從小樹立的教育理念
雖然新的教學理念已經確立,但是傳統教學理念在人們心中還是根深蒂固。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習是終身的,要從小學到老。所以在孩子處于懵懂時期的時候,更多需要父母做孩子的啟蒙老師。讓學生從小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教師教學理念轉變
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教育事業的領先者,教師應積極響應改革,遵守改革要求,從思想上重視改革,在實踐上落實改革。這就要求教師要將課堂的主體讓給學生,注重角色的轉變,在課堂教學中,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開發者。而教師則應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在方法上進行點撥,在思維上進行啟迪,使學生自主掌握知識,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培養學習興趣
數學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難理解的一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其難度也比較大,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所以學習成績也各不相同,致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態度也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改進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設計一些有趣的情景,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去,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改變對數學的看法,讓他們從心底里對數學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愿意自主學習數學知識,以此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
(三)傳授自學方法
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還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方法。初中階段,學生還處于懵懂時期,更多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將“授人以魚”轉變為“授人以漁”,讓學生在掌握有效地學習方法后,可以少走彎路。而教師也應該不斷探索自主學習的方法,尋找科學的、系統的自學方法,從而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揣摩、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
(四)加強師生間交流
教師可以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去激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勇于探索,使學生積極地提出問題,并且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與老師溝通,從而鞏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要放低姿態,與學生相處融洽,更多像朋友一樣,使學生習慣與老師溝通,處好師生關系,使師生在交流過程中感到舒適,解決問題的效率才會提高。
三、結語
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從轉變教學理念開始,積極貫徹落實教學事業的改革,將自主學習的理念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堂中去。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將學生作為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將教學方案進行改進,創新教學活動,以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自覺地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學習、探討數學知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把自學當成是一種習慣。同時,教師還要增加與學生的溝通,激勵學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柳昭明.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消費導刊,2017,(29):69.
[2]楊慧.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文存閱刊,2019,(19):101.
[3]卓尕巴毛.淺談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人文之友,2018,(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