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在普通體育院校當中,田徑教學在教學的大綱內始終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同時田徑教學也是主要的教學課程之一,田徑課程作為一項比較積極向上的運動項目,對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的培養以及身心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也表明了田徑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新時期的到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等一系列的教學想法的設立,賦予高校學生更多的選擇權,但是由于自主選項的倡導,使得田徑運動的發展面臨著一定的阻礙,因為大部分高校學生會選擇像是瑜伽、健美等一系列較輕松的項目,所以大力推動田徑課程的改革是現階段我們必須要嚴肅對待的一個問題,要針對種種現狀進行原因分析以及對策的研究。
本文主要是根據新時期下的教學改革作為研究背景,把我國普通體育院校作為研究對象,對當下的體育院校田徑課程的改革做了相應的分析研究,研究現階段田徑課程改革所面臨的現狀,并進行了較詳細的研究,并對當前新時期我國普通體育院校田徑課程改革所面臨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分析和建議。
文獻分析法。本文主要是通過對新時期我國普通體育院校田徑課程改革進行了實際的情況分析和調查,并進行了大量文獻的分析,同時通過知網以及萬方,維普等檢索的方式進行了文獻資料的查詢和比對,對我國普通體育院校田徑課程改革中真正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說明,并對對策進行了研究分析,為進一步強化我國普通體育院校田徑課程改革提出了方案及策略。
迄今為止,仍有很多體育院校的田徑課程教學采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內容上還有教學的形式上,都沒有比較突出的改變,并且在田徑課程教學上大多數都是采用的田徑課程技術方面的教學,對于體育院校學生的競技性培養相對比較少,而且傳統教學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課程太過于單調,無法調動體育院校學生主動的參與學習,但是,對于田徑課程教學來說,學生所要接受的強度并不小,所以這就導致了田徑課程教學無法受到歡迎,根據相關的調查,在很多的體育院校當中,學院所選擇的田徑課程教學的內容其實并不能夠真正符合體育院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為每一位體育院校的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會不一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這種情況使得體育院校在田徑教學改革方面沒有得到預期的理想效果。
現在是21世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新時期的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很多體育項目的教學模式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對于田徑課程來說,由于觀念的老舊,教學的單一,無法快速的完成一個田徑課程的改革,所以絕大一部分的體育院校采用的還是傳統的,并以競技作為指導的一種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的田徑課程教學當中,這并不是對體育院校學生最佳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實對于很多體育院校田徑課程來說,大家往往都把田徑課程的技術動作及相關的內容看的過于重視,所以在教學當中就會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忽視了體育院校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也忽視了體育院校學生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忽視了體育院校學生在田徑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真正的教學體驗效果和感受。
在新時期,田徑課程的教學是必須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變化的,尤其是對體育院校的田徑課程教師來說,他們的整體素質水平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整體狀態。但是通過相關的調查發現,我國普通體育院校大部分的田徑課程教師在田徑課程教學時,缺乏田徑課程創新性,多年采用固有的教學方法,很難有新的教學思路的發掘,這種情況嚴重的束縛了田徑課程改革的思維方式的發展,嚴重的影響到了新時期我國普通體育院校田徑課程教學的改革以及田徑課程的發展和創新。因為對于田徑課程的教學來說,在田徑課程教學當中限制體育院校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想象力是阻礙田徑課程改革最致命的問題。在傳統的田徑課程教學模式中,大部分是以教師作為田徑課程教學的主體來形成的教學模式,所以很多體育院校學生都是通過被動的方式進行田徑課程的知識學習,教師在田徑課程中主體地位太過于突出,過于追求對競技項目競技的完整和系統性,而忽視了田徑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對體育院校學生基本運動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教學,在田徑課程教學當中并沒有充分的考慮到體育院校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沒有調動體育院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院校學生無法充分的發揮個體的特征,嚴重阻礙了體育院校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主體的角色產生了轉變。
進行體育教學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賦予體育教學足夠的健身性和娛樂性。田徑運動是目前我國高校的一項重要的體育教學內容,但是由于在田徑課程教學當中太過于重視技術方面的傳授,并對體育院校學生身體的極限能力的追求,所以導致學生的身體能量消耗過于嚴重,這就很容易造成體育院校學生的身體疲勞,而且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并不能達到相應的指標,使體育院校學生無法進行適應。還有一點就是在田徑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體育院校教師教授的田徑項目太注重于技術教學,忽視了我國課程改革下田徑課程在體育教學當中應該要實現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要為體育院校學生提供健康服務,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把教學對象的專業作為普通的標準,這使絕大部分的體育院校學生在田徑課程的學習中并不能對田徑課程進行有效的理解,最終導致體育院校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還有成就感的體驗減少,從而沒有辦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體育院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躲避的現象,降低了田徑課程學習氛圍和教學效果。
在體育院校田徑課程教學的評價系統中,對于體育院校學生采用的成績評價體系還過于單一,對學生的成績評價一般只是通過一些簡單的檢測的方式并根據指標的對比來進行評分,并且相關的指標數據有很多,使學生的成績過于局限,這種方法并不能使體育院校學生在田徑課程教學中得到比較客觀和全面的評價,也并不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出體育院校學生真正的田徑課程學習成績,而且在田徑課程中田徑教學的評價多以運動能力的測試為基準,這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個體差異,并不人性化,并對一些能力不足但是相對努力的學生進行忽視,這也極大程度的打擊了體育院校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使很多水平較差的學生很難通過田徑課程的考試,最終就會導致體育院校的學生對田徑課程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不足,也無法獲得成就感,最后對田徑課程徹底失去興趣。
在體育院校的田徑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要做到把“以人為本”作為田徑課程教學的理念并始終貫穿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之中,并且在選擇體育院校田徑教學內容時要更多的考慮所要學習的項目適不適合學生學習,是不是有長遠的學習方向,是否會對體育院校學生未來的鍛煉有影響。要通過教學理念的改變使學生在田徑課程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在教學課程改革中,要做到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要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發展需求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以此來提升田徑課程教學的效果。
田徑課程教授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根據田徑課程教學的學習計劃,對學生在田徑課程中對各項素質運動的需求和相關運動項目的特點相結合,要培養體育院校學生對田徑課程主動學習的意識,可以用貼近體育院校學生生活的授課方式,貼近實際的田徑教學內容,把田徑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教學模式相結合,使體育院校學生對田徑課程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終身體育是進行體育學習的主要要求,大學階段對學生的觀念養成和成熟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作為新時期下的體育院校的體育工作者來說,有責任對學生進行“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思想教育,提升學生對田徑運動的重視程度,養成學生對鍛煉意識的習慣。
教師作為課程教學中重要的引導者,在實際教學中體育院校要高度重視體育教師的能力提升,對其進行繼續教育,加強培養的力度,在日常可以多安排體育教師外出交流學習,提升業務能力,同時在校內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水平,可以通過建立田徑教學的課題研究,來解決在田徑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倡導教師終身學習的觀念,修正教師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的不足之處,并倡導教師多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授課的水平,另外要培養教師的創新精神,為實現更好的田徑課程改革做努力。
想要吸引高校學生對田徑課程的喜愛,那么就要找到他們想要的學習模式,擁有樂趣性,互動性強的教學內容,要對教學的模式學會變通,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要學會使用鼓勵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對學生的田徑課程掌握水平有一個緩步的提升,讓學生自己認識到田徑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并積極的參與到田徑課程的教學當中來。
在新時期的田徑課程改革當中,更重視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田徑教學當中,要以公平、科學、準確的理念去進行評價,因為評價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田徑課程的積極性,在田徑教學的評價過程中,教師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作為主體,找到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健康的評價體系,認同學生個體差異性,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完善評價體質的改革,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對自己充滿信心,并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田徑課程學習成效。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田徑課程的學習效果,讓更多的體育院校學生加入到學習的隊伍當中去。
在新時期下,我國普通體育院校的田徑課程改革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在田徑課程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秉承以學生為主體,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要適應學生的學習發展,同時要對我國普通體育院校田徑課程改革面臨的現狀進行不斷的改善,要有創新意識的養成,要體現田徑課程的娛樂性和健身性,要讓田徑運動更好的進行傳承,要達到提升體育院校學生整體素質水平的目標和要求,符合新時期下的“素質教育”要求,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運動意識,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