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墩頭鎮中心小學 黃 杰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結合以美育人教育教學理念,并注重將其滲透到校本課程開發的全過程,形成詩書畫校本課程特色教育體系。同時,教師要深入探索美術課程構建策略,在美術學習中繼承與發揚中華優良傳統,進而實現教師與學生美術素養綜合能力的提升,全方位實現美術課程教育目標。
在美術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領學生參與其中,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知識的認識以及他們對于美術課程的期待,進一步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有效拉近美術校本課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傾聽學生對于校本課程的反饋,將會成為教師反思自我教學行為的主要途徑,并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
例如,在《對折剪紙》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對學生進行調查,初步了解學生對于剪紙的認識,以及學生是否會使用剪刀等。之后教師詢問學生的想法,希望剪成什么樣的圖案。再之后教師結合學生的想法進行對折剪紙教學設計,在課堂中,教師善于引領學生一起展開剪紙活動,為學生講解剪紙步驟,對折——描畫——對折——裁剪,然后讓學生展開折紙,一幅幅美麗的剪紙出現在了學生的面前。最后教師對于學生的剪紙進行點評,修改或者完善學生的剪紙圖案,進一步拉近學生與美術知識之間的距離。
詩書畫簡單而言就是古詩、書法與繪畫形式,在具體活動實施中強化學生的個性。首先對于古詩誦讀活動,要想讓學生真正明白古詩情感,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共同誦讀古詩,在誦讀中體會作者離愁別緒,感受作者多變的寫作風格。在誦讀中體會節奏美、韻律美與氣勢美。其次在書法學習中感受一撇一捺的恢宏氣勢,練習寫字,逐步培養學生將字寫得工整,注重相互影響,為學生的美術學習帶來豐富感受。最后則是在繪畫活動中收獲美好,回到古詩學習活動中,為自己所學習的古詩搭配相應繪畫,在繪畫中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對于古詩的情懷,并積極鼓勵學生展開大膽想象,有效弘揚學生的個性。
例如,在《水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學習王維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帶領學生共同朗讀,為學生講述王維在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情懷,引領學生體會王維的思念之情。之后教師為學生提供毛筆、墨汁、宣紙和硯臺,組織學生利用毛筆字書寫自己最喜歡的詩句,然后再配上圖畫。有的學生在水墨畫中畫了一個小人兒,旁邊寫著“每逢佳節倍思親”,并向大家簡要介紹了王維當時的心情,自己沉浸在思念親人的情緒中始終無法自拔,所以當時王維肯定對于周圍的事物毫不關心。有的畫出王維一個人與偌大的空白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凸顯了王維的孤獨。在學生對于自己的美術作品進行簡要介紹的過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并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創新是特色美術課堂構建的主要手段,課程設計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美術課堂展開教學初始階段,教師應當明確特色課程教學中心目標,明確教育內容,制定特色美術課程教學大綱。在美術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創新教學方式,避免平鋪直敘。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利用提問方式,帶領學生共同認識與體會美術知識,深化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有效構建出屬于他們自己的美術作品。
例如,《元宵節里掛彩燈》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設計燈謎,讓學生進行猜測,活躍課堂氛圍,之后為學生展示全國各地不同的彩燈造型,吸引學生注意力。接著,教師繼續詢問學生彩燈都有哪些造型,其所用的材料有哪些呢?然后,教師引領學生一起制作彩燈,盡可能利用廢舊物品,并配置上謎語,組織學生一起猜燈謎,并在欣賞彩燈與猜燈謎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創新意識。
總之,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以美育人教育理念,關注美術校本課程建設,為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相信在今后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將會持續在特色美術課堂構建中深入耕耘,以期獲得豐碩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