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霞
(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行動導向教學法”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活動之間的結合,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模式設置相應的導向任務,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讓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感悟和記憶理解,教師進行相應的講解和引導,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對于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亦是如此,高職體育教師需要及時的更新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手段,為學生詳細的講解各種體育理論知識,并演示相應的動作規范,在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時進行相應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應的體育理論知識,增強高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以及實踐應用能力的增強成為高職教學體系的核心目標和任務,這也使得高職教學體系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和變革,體育教學改革逐漸深入,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以及身體素質的強化,實現學生科學文化素養以及身體素養的同步提升,但現階段的高職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著些許不足之處。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體育學科的比重不斷上升,人們愈發重視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強化了體育教學方式,旨在促進學生的身體素養和文化素養同步提升,尤其是對高職體育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是今后教學的主要目標。但在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學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院校的教學重點依舊集中在學生的專業學科上,體育學科的課時和空間都被壓縮,嚴重影響到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體育改革的順利進行。其中,高職體育教學的資金較為缺乏設備老化也十分嚴重,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現階段大多數的高職體育教學活動都是采用引導模仿式教學方式,教師為學生講解各種體育理論知識和展示相關動作細節要領,以全班為單位開展整體模仿和學習活動,統一的教學模式強調紀律和學生的記憶,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這樣的體育教學方式可以保證整體的教學效果,但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由于高職體育的項目種類繁多,課程人數也不盡相同,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夠深入,僅僅將體育教學局限在了體育課堂上,無法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使得高職體育教學的效率較低。此外,高職體育教學的理念和方式也略顯單一,加之體育教學資源不足,使得高職體育教學內容以單一的常規鍛煉為主,無法實現多樣化的體育教學。
新時期的高職體育教學應當具備明確的教學規劃和詳細的教學方案,對學生的成長以及體育教學進行完整的體系規劃,對于每一堂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設定,保證學生的體育水平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逐步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內容和任務,實現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和身體素養的全面提升。而當前的高職體育教學缺少完整的規劃體系,課堂教學的目標十分混亂,僅僅是為了教學而教學,學生除了進行常規的體育鍛煉以外,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和發展。無論是高職體育的教學規劃制定、實踐教學管理還是體育教學評價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完善,保證高職體育教學的內容清晰、目標明確、課堂高效。
“行動導向教學法”最早是由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教授瑞恩斯提出的旨在解決各種復雜教育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行動導向驅動”,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發揮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強化相結合,教師提出學習問題和相關的知識理論,學生則在教師的導向下進行知識的學習以及問題的分析解決。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以及實踐應用能力,這需要教師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工作,課件的制作、教材的分析總結以及各種教學用具的準備等,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下發任務,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掌握各種知識,然后進行課程的總結和分析,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身體素質。
通過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和教師的導向教育作用,增強體育教學的實踐性和體育教學的質量。極大地改變了原有引導模仿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促使教師不斷的調整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更新原有的教學理念,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將任務的布置和解決貫穿于課堂的全過程,使得高職體育教學體系更加完善。
在實踐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體育活動相結合,感性認知與理論知識相互驗證,有力的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這也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水平,對于體育教學方式和手段進行創新和完善,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行動導向教學法”增強了高職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性,任務的布置和問題的解決貫穿于體育課堂的整個過程,對于學生的考核方式也更加合理,結合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實踐應用能力進行共同考核,極大地提升了高職體育教學考核的準確性,促進了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加快,提升了高職體育教學的針對有效性和實效應用性。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途徑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新時期的高職體育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對于高職體育教學活動的展開也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和設備支持,體育教學改革是建立起完善的體育教學基礎之上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無疑使得高職體育教學的目標更加清晰明確,不同于之前的為了教學而教學,嚴重阻礙了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以實踐行動為教學導向,為學生布置可能性較高的學習任務和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教師則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實踐學習活動中,保證體育教學的高效性。例如:在高職體育籃球投籃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明確籃球教學的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令其掌握投籃的基礎知識和動作要領,教師為其進行標準的示范以及分組練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互交流和學習,課后進行投籃的歸納和總結,教師進行相應的考核評價,保證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穩健提升。
現階段的高職體育教學內容仍以各項體育競技項目為主,強化學生的體育競技技能以及實踐應用能力,忽視了學生體育素養的全面發展,使得高職體育教學不夠均衡,影響到了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故此,“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推動了教學內容的規劃化,以學生為主導的全方位培養計劃,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學習小組,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探究學習活動。教師則只需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逐漸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解決小組合作中遇到的沖突和問題,保證小組成員相互協調合作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足球傳球練習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學生分為5人一組的練習小組,輪流進行足球傳球的練習,進而提升整體學生的足球傳球水平和實踐能力。課后則進行相應的總結和歸納,不斷完善高職足球教學模式。
網絡信息技術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促使網絡授課方式逐漸普及開來,以網絡視頻為導向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極大地提升了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在羽毛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相應的羽毛球知識理論和動作技巧等錄入到視頻中,學生可以根據視頻上的知識進行自主練習和學習,進而提高自身的羽毛球水平,使得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更加便捷高效。
新時期的高職體育教學考核在“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的背景下變得更加完善,評價方式也更加合理,結合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考核,對于學生的評價也更加全面和準確。借助網絡信息系統對學生的考試檢測成績進行記錄和分析,并將學生的體育項目綜合表現進行評分,根據學生的成績不斷調整和完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
“行動導向教學法”對于教師的體育專業素質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極高的理論知識水平,還需要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參與到學生的實踐活動中去,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講解和引導,發揮自身的榜樣模范和心理健康指導的作用,打造高水平的高職體育教師隊伍,為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有力的教師隊伍保障。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不僅對高職體育教學的理念和模式做出了調整,也使得高職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更加豐富,因此可以說“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全方位的,推動了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使得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需要根據學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實際水平靈活的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