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 301617)
近些年來,高校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學生全面發展備受關注,體操課程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智力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但是,長期以來高校體操課程主要以競技體操為主,忽視了體操娛樂性,一方面打擊了學生體操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學生體操健身意識的增強,對高校體操課程發展具有一系列負面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高校體操課程體系需與時俱進,融入快樂體操理念,構建高校新體操課程體系,以此推動我國體操事業快速發展。鑒于此,本文對“基于快樂體操理念高校體操課程體系改革”展開深層次分析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通過大量查閱文獻資料,在融合文獻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快樂體操進行定義:快樂體操指的是營造一個快樂氛圍,讓學生在娛樂中完成體操內容,并在體操活動中樹立遠大目標,克服前進困難,最終實現預設目標。基于這種快樂體操定義可知,快樂體操的核心在于關注學生興趣點,并以此為切入點,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完成體操教學任務,可以促進體操學習效果的提高。
高校體操課程中推廣應用快樂體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查閱大量與之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融合文獻研究成果,融入個人見解,對快樂體操意義予以總結,具體設計如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快樂體操目標是實現競技體操和娛樂體操協調發展,確保教學實踐中全面提高學生體操素養和興趣,對于促進體操事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二是體操課程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快樂體操理念指導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是高校體操教學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突破高校體操教學困境的重要舉措;三是快樂體操的推廣,除了對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產生一系列影響之外,還有助于構建完善的體操體系,貫穿整個教育體系,進而有助于推動我國體操教育事業的發展。
通過查閱大量與高校體操教學現狀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并以問卷調查方式,走訪了大量高校在校生,整理并分析各項資料和數據的情況下,得出我國高校當前體操教學現狀主要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體操教學手段有待豐富,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欠佳;教學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聯系性有待增強,造成學生體操學習積極主動性不足;教學實踐過于強調體操技術和技能的掌握,致使教師教學實踐主要以單一教學手段為主,忽視了學生體操學習興趣的培養。
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我國部分高校在校生對體操學生的動機進行選擇,具體情況如下:被調查學生中有19%的學生,體操學習動機在于強身健體;9%的學生體操學習動機在于動作規范美觀;32%的學生體操學習動機在于可以通過體操學習,塑造完美體型;9%的學生體操學習動機在于體操動作具有驚險刺激等特點,符合學生性格愛好;7%的學生體操學習動機在于體操學習內容有趣好玩;24%的學生體操學習動機在于通過體操學習可以提高生活、生存技能水平。
基于上述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學生體操學習動力來源于塑造完美形體,占據了總調查人數的32%;當中為了提高生活和生存技能水平的學生,占據了總人數的24%。結合數據分析結果,可發現高校學生體操學習動機十分明確,集中體現在體操學習實用性方面,體操教學內容缺乏興趣,致使體操學習無法吸引大量學生參與進來,客觀層面而言,制約了體操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不利于體操教育價值的實現,對于學生而言,體操學習無法發揮價值的情況下,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快樂體操的核心目標與競技目標截然不同,相比競技性體操相比,在器材類物質等方面的要求不高,反而對體操的娛樂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快樂體操唯有突出娛樂性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動快樂體操在高校體育教育事業中快速發展。基于此,快樂體操推廣時,需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為高校快樂體操課程體系改革發展提供基本保障。一是教師需有必要通過專題教育或者其他宣傳方式,增加學生對快樂體操的認知。同時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快樂體操活動,并為了擴大快樂體操活動影響力和推廣范圍,可為活動參與人員象征性頒發相關體操證書,提倡人人參與,突出健康娛樂理念,淡化成績和名次;二是完善組織機構,由學校領導和專業教師、社會體操愛好人員等,組建快樂體操機構,專職推廣快樂體操;三是針對不同階段的體操少年,需結合其身心發展規律,制定出合適的體操標準和規則,并制定相關的業余體操制度,規范體操俱樂部培訓行為,以此調動學生體操學習積極性,為快樂體操推廣夯實基礎。四是加大“快樂體操”新型器材研發力度,相關職能部門需結合快樂體操推廣要求,大力支持器材類物質的支持,為快樂體操的推廣提供器材類物質保障。另外,快樂體操學習對器材要求,具有以簡單、安全為主。因此,快樂體操在校園中的推廣,需制定出與之相符的評價標準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不得以專業體操課程訓練約束學生興趣。如針對高校在學生,教師需圍繞學生現實情況和能力,在考慮高校在學生興趣愛好和成長需求等多種因素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圍繞教學內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評價標準,才能更好地突破現有體操學習桎梏,幫助學生提高體操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體操大國,近些年來國際賽事上我國體操獎牌位列前列,但是近些年來,世界上其他國家體操項目的快速發展,及我國現階段體操發展及教學中存在一系列問題,致使我國體操缺乏決定性的競爭優勢。在此背景下,我國體操唯有尋找契機,不斷創新發展。基于快樂體操理念下的體操項目發展,是促進我國體操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開展快樂體操項目除了強化全面健身意識之外,還有助于增強群眾鍛煉基礎,有效推動我國競技體操事業的發展。借鑒體操發達國家近些年來體操發展經驗,在考慮我國近些年來體操發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國家基于快樂體操理念的普及提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體操發展模式,即四級課程模式。一是為國爭光,專門參與各種國際賽事的體操競技的國家隊;二是地方體工隊,作為競技體操國家隊的首要替補和后援軍;三是各級政府現存體操學校及下屬體操俱樂部;四是校園快樂體操運動隊,也是推廣快樂體操的主力軍,同時也是校園推廣快樂體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實現體操教學創新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上述四級課程模式的建立是我國體操發展的核心,也是全面推廣快樂體操的重要舉措,為實現新課程體系夯實基礎。
基于快樂體操理念下的高校體操課程體系改革發展,需重視高校體操俱樂部基礎性作用的發揮。因此,高校推廣快樂體操實踐中,需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快樂體操俱樂部,以此為平臺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俱樂部中,同時讓具有豐富經驗的師生充當俱樂部主要負責人,通過廣播等多種渠道加大快樂體操宣傳力度,以此有效提高快樂體操的認知度,進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到快樂體操學習中;二是基于國家體操中心的快樂體操新制度、新標準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及興趣愛好的基礎上,編制出一套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調動學生體操學習積極性的快樂體操教學內容;三是拓展體操學習性質,賦予體操學習社會性,不斷淡化競技性內容,促使體操教學內容除了適應學生階段之外,還適應學生畢業后的鍛煉需求,以此讓快樂體操成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重要體育項目之一;四是優化快樂體操學習模式。為了充分體現快樂體操的娛樂性,需在原有體操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趣味性體操內容,并在教學實踐中,重視生活情景的創設,一方面增強學生感知;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快樂。另外,突出體操教育價值和重視教育實效性,體操教學如同其他課程,教學活動是師生有效互動的過程,強調師生雙向信息的交流,以此保證學生在快樂體操中習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快樂課程理念下的體操教學,需重視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以此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綜上,基于快樂課程理念下的高校體操教學不得以單純的競技性體操為主,而是要統籌競技性體操和娛樂性體操協調發展。因此,高校體操教學中,需結合快樂課程理念,對現有的體操課程體系進行創新,吸引更多的學習參與進來,為全民體操事業做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