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技術的產生和運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型社交媒體平臺應運而生。以直播、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工具多樣化、流量引入、網紅、網絡直播間等的出現,匯聚了無數的粉絲。因此,通過網絡調查搜集招聘信息,歸納總結新媒體運營崗位需求、崗位職責以及所需要的技能,同時設計出以企業崗位需求為導向的新媒體模塊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同時給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開設新媒體運營課程給出適當的教學建議,進而滿足社會和企業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新媒體運營;崗位需求;電子商務;課程建設
一、新媒體的概述
新媒體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科學技術,形成網絡化的媒體,區別于傳統渠道的報紙、廣播、海報、高速廣告、電視,出現的一種在手機終端、網絡電視、手機短信、數字廣播、數字報紙、數字電影、觸摸媒體、手機網絡等給客戶提供一種新的傳播形態,如圖1:新媒體分類和圖2:新媒體優勢。
新媒體運營項目訓練是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所開設的一門綜合實踐課程,主要是引導學生基礎知識與企業崗位技能相結合,以企業項目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生對新傳播形態進行實際操作運營能力。學習本課程,以便使學生實現從學校到社會的平滑過渡。本課程主要以項目驅動的方式幫助學生將本專業所學的零星知識點與技能進行整合。根據新媒體運營市場調研,從學生的現狀出發,選取貼近所學技能的企業項目,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反復的實戰練習,提高學生的技能,提高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學會運用已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知識與新媒體進行有效結合,處理出現的問題。
本課程主要學習新媒體運營的基本知識、文案策劃、自媒體運營、活動運營以及推廣、短視頻自媒體與音頻自媒體運營、用戶運營、運營人的通用方法等。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具備創建并運營管理各自媒體平臺的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自媒體人,為學生的就業成才多提供一條途徑。
二、課程理念和設計思路
1.課程理念
本課程主要為中小型企業、電子商務公司以及非營利組織等行業的相關電商崗位為主要就業方向。崗位方向主要包括客服、運營、網絡營銷、網絡推廣等。《新媒體運營》課程應結合上述崗位共同的、主要的工作要求來設置。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要想較好地勝任上述崗位的工作任務要求,就應該緊跟電商行業的技術發展,掌握較強的新媒體運營操作技能和新媒體內容制作的能力,本課程主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新媒體運營和新媒體內容制作實際操作能力。
2.課程內容設計思路
本課程內容的編排和組織以企業的實際需求、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新媒體的最新發展為依據確定。課程立足于實際能力的培養,課程內容打破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主要以企業崗位需求為導向進行課程內容模塊化教學,提高在實戰技能訓練中構建相關理論知識,重點發展職業能力。
通過對企業電商崗位特別是新媒體運營相關崗位的具體任務和相關崗位技能要求的提煉和整合,本課程確定了如下主要教學內容:新媒體的概念與特征、新媒體的類型、新媒體圖片處理技能、新媒體文字處理技能、新媒體表單處理技能、新媒體H5制作技能、新媒體開發功能處理技能、新媒體音頻、視頻處理技能以及新媒體運營小技巧等。這些內容是根據新媒體運營具體崗位的技能需求來設計的,以理論知識基本夠用為原則,重點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同時融合職業崗位對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要求。
三、調研分析《新媒體運營》崗位需求
通過對智聯招聘、51Job、前程無憂、廈門人才網等進行崗位數據分析,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確定具體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崗位方向主要包括客服、運營、網絡營銷、網絡推廣等。匯總調研數據分析具體職責如下:
1.負責微信公眾號、微博、搜狐自媒體、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媒體平臺原創文章撰寫、編輯和推送,以提升項目客戶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為工作結果。
2.負責公眾號,微博的用戶維護工作。
3.策劃新媒體方案,有效執行線上活動。
4.建立公眾號粉絲粘性,漲粉,提高活躍度等套路。
5.了解分析用戶需求、情感及體驗感受,收集用戶反饋,及時掌握和善于挖掘素材,對實時熱點敏感,并能夠有效運用。
6.根據項目需求,制定階段性新媒體推廣策略與計劃,負責執行落地并追蹤推廣效果。
7.根據目標客戶群體,構建目標人群畫像,精準推送目標客戶喜歡和感興趣的文章。
8.研究并關注競爭對手新媒體推廣動態,根據變化情況及時制定可行性的調整策略與方案。
通過企業網上調研分析,具體主要掌握如下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以及素質目標,如下圖3能力(技能)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
掌握新媒體運營常用素材的搜索、獲取和整理方法;掌握新媒體圖片處理技能;掌握新媒體文字處理技能;掌握新媒體表單處理技能;掌握新媒體H5制作技能;掌握新媒體基本開發功能的處理技能;掌握新媒體音頻、視頻處理技能;掌握常用的新媒體運營小技巧。了解新媒體的主要類型;了解不同類型新媒體的發展脈絡和發展趨勢;掌握新媒體內容(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編輯常用工具軟件及其特點。培養對社會熱點事件和電子商務市場的敏銳性;培養新媒體運營版權法律意識;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培養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創新意識。
四、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建立《新媒體運營》課程項目
根據上述數據調研分析,主要對教學課程內容進行改革,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項目:
1.崗位需求認識
以中小型企業、電子商務公司以及非營利組織等行業的相關電商崗位為主要就業方向。從企業需要新媒體背景進行調查分析,明確崗位需求職責與所需掌握的新媒體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后續實操打下基礎。如圖4:崗位需求。
2.企業運行思維流程解析
將對中小型,電子商務企業中新媒體運營的內容進行具體拆分與研究。主要對:用戶運營內容、產品運營內容、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為今后的實際操作做好準備工作,如圖5:新媒體思維。
3.崗位技能
崗位方向主要包括客服、運營、網絡營銷、網絡推廣等。具體職責如下:
具體學習新媒體圖片處理技能、文字處理技能、表單處理技能、H5制作技能、以及新媒體開發功能處理技能、音頻視頻處理技能。
4.新媒體模擬平臺運營
教師要安排和指導學生注冊相關新媒體賬號(如微博、微信、知乎、分答等),熟悉其主要功能和后臺實際應用操作;并利用微博平臺進行新媒體模擬運營,結合各個階段新媒體運營技能課程內容的學習,安排和指導學生在其微博平臺創建相應內容,進行模擬運營,真實體驗新媒體運營的過程。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微博平臺的互動,及時分析和總結學生學習成效。學生認真學習各個平臺規則,運營過程中的特點,通過學習短視頻直播、文案等進行模擬總結互動,通過老師引導,提高各個新媒體平臺實際操作。
通過綜合應用項目,帶領學生利用所學技能完成項目任務,提升技能綜合應用能力,掌握新媒體運營的技巧。
五、《新媒體運營》課程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的總體教學方法是“做中學、做中教”,即:在實踐中學習,實踐中教學,達到“教、學、做”合一。本課程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進行課程的教授。
講授:教師先以項目為導向,布置任務,學生進行網上搜集數據,匯總分析,理解課程中的知識點,老師進行點評及對課程的重要知識,所需掌握技能等進行課程上的說明。
角色扮演: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安排學生扮演新媒體運營等相關崗位工作人員,完成相應的項目內容。
基于崗位需求項目教學法:根據企業崗位劃分,進行項目導向性教學,布置項目教學任務,學生根據任務需求,進行完成項目。
網絡工具軟件的使用:依據新媒體運營的崗位需要和技術發展,安排和指導學生注冊或下載、安裝相關新媒體內容編輯、圖片及音視頻制作工具軟件以及社會熱點事件的追蹤、搜索工具,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工具軟件應用能力及新媒體運營需要的網感。主要通過以下四大主流編輯軟件進行編輯文案,如圖6:四大主流編輯軟件。
新媒體模擬運營:教師要安排和指導學生注冊相關新媒體賬號(如微博、微信、知乎、分答等),熟悉其主要功能和后臺實際應用操作;利用微博平臺進行新媒體模擬運營,結合各個階段新媒體運營技能課程內容的學習,安排和指導學生在其微博平臺創建相應內容,進行模擬運營,真實體驗新媒體運營的過程。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微博平臺的互動,及時分析和總結學生學習成效。
案例教學:通過最新的新媒體資料,安排相應的課堂教學時間用于討論典型新媒體運營(成功、失敗)案例,學生積極主動查看,并上臺進行演講和匯報,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企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除以上教學方法以外,教師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引導啟發式教學。
六、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開設本課程的思路探索
根據新媒體運營人員所需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基本運作流程等,高職院校在進行開展《新媒體運營》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具體如下:
1.提高師資隊伍,完善新媒體運營課程的內容
提高教師團隊教學能力,改革課程內容。通過加強新媒體運營能力培訓,到企業鍛煉,提高新媒體運營技能與實際操作;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可以在校外聘請媒體運營資深從業者,然后在校內進行市場分析和成功案例分享,讓學生和教師都從中受益,讓教師接收社會的新鮮實踐信息,豐富教學內容,精準把握市場信息,提高自身的“繼續教育”能力,為教學收集素材。準確把握新媒體運營特點,創新授課內容,將更新和更前沿的新媒體運營方法融入教學。
2.增強短視頻、直播、網絡紅人等實踐環節,加大學生動手能力
新媒體運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可結合現下流行網絡紅人李佳琦、李子柒、薇婭等人的直播或短視頻,如何制作短視頻獲得流量并進行直播帶貨,進行具體實踐教學,通過拍攝、文案撰寫、視頻剪輯、新媒體平臺傳播推廣,線下售后等進行具體實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3.改革教學方式,建立新媒體線上模擬平臺
改革教學方式,更新新媒體平臺,主要通過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媒體運營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加大新媒體運營教學模擬平臺,在新媒體平臺中模擬運營方案,熟悉其主要功能和后臺實際應用操作;并利用微博平臺進行新媒體模擬運營,結合各個階段新媒體運營技能課程內容的學習,安排和指導學生在其微博平臺創建相應內容,進行模擬運營,真實體驗新媒體運營的過程。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微博平臺的互動,及時分析和總結學生學習成效。學生認真學習各個平臺規則,運營過程中的特點,通過學習短視頻直播、文案等進行模擬總結互動,通過老師引導,提高各個新媒體平臺實際操作。
4.加大校企業合作,實現產教融合
《新媒體運營》課程本質上是為企業用人需求服務的,要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不斷調整課程內容,定向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專業型人才,提高新媒體運營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盡快融入到企業里,形成學校、企業、學生共贏的局面。
建議引進企業真實項目,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企業能夠針對自身的需求給學校反饋,學校通過企業的反饋,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有側重地培養學生能力,將崗位需求融入到學校學習中。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崗位需求導向進行具體分析,從而得出新媒體崗位需求內容,完善教學理念與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新媒體運營》課程教學建設的探索,這都要基于企業對崗位實際需要,基于項目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新媒體能力,滿足社會和企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翼.高校新媒體建設與運營策略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8,000(001):151-152.
[2]謝姝君,梁根琴.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新媒體運營課程教學微探[J].青春歲月,2018(34):120-121.
[3]張琴琴.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新媒體運營教學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1).
[4]趙菁.分析紙媒運營思維向新媒體運營新思路轉變[J].企業文化(中),2018(12):246-247.
[5]張梅貞.我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新媒體運營”方向人才需求調研與人才培養[J].新聞知識,2016(12):81-83.
作者簡介:廖娟娟(1984.09- ),女,漢族,籍貫:福建省南平市,碩士學位,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從事高校教學工作,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經濟管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