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教育教學注重考試成績,在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重點關注學生對英語“語言點”的掌握能力,而忽視了英語閱讀課程,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的語言積累和思維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基于此,在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閱讀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組建閱讀小組,從而對相關角色進行閱讀分享和評價,最終逐漸使學生能夠實現自主閱讀英語知識的目的,并在閱讀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使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閱讀圈;應用探究
【作者簡介】周雪琛(1977.01-),女,上海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教學法。
引言
“閱讀圈”是當今一種趨于成熟的閱讀教學模式,由于沒有任何限制,所以被教育工作者廣泛應用到閱讀教學中。在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閱讀圈”,并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可開闊視野,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一、“閱讀圈”在高校學術英語閱讀課中的概述
在“閱讀圈”中,無論是老師、學生還是課堂,都有著獨有的特點,而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結構,通過自主選擇不同的閱讀材料并組織小組閱讀,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閱讀中,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小組成員討論文章中的角色問題,對自己的感受進行分享,能夠體現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而老師在教學中,不僅作為管理者,同時作為學生的協助者,英語老師需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能力,并幫助學生實現協調閱讀學習活動,有利于更好地啟發學生在開放環境中的思維發散能力,使英語閱讀課堂充滿和諧的同時也充滿挑戰。
二、“閱讀圈”在高校學術英語閱讀課中的策略
1.組建閱讀小組。“閱讀圈”教學模式通常是以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的,而在高校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英語老師想要應用“閱讀圈”教學模式,必須將學生進行分成不同的小組,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保障。通常情況下,高校一個班級擁有四五十人,為了更好地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閱讀圈”,可以將每個小組的人數控制在4-6人,從而幫助學生互相實現協同發展的最終目的。同時還要建立閱讀小組,為學生指定相關英語閱讀材料。
2.分配研討角色。在“閱讀圈”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生的閱讀主要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為主,所以需要學生承擔相應的角色,同時按照文章中的角色完成對應的任務,有利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活動中。在大學英語閱讀課采用“閱讀圈”教學模式,必須要給學生分配對應的角色位置,如指導者、概述者、詞匯大師等不同的角色任務,才能完成大學英語“閱讀圈”的教學。
(1)討論指導者。高校大學英語閱讀課,所選閱讀素材以雅思學術類閱讀文章為主。 例如“Play is a Serious Business”,這篇文章以學者的角度探討玩耍在兒童成長階段的益處。在“閱讀圈”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先自主閱讀“Play is a Serious Business”這篇文章后,使學生能夠對文本內容進行有效了解,學生會對文章中存在的疑問提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積極發揮自身組織引導的作用。在這篇文章的閱讀中,討論指導者(學生)提出問題:“Why has the importance of play been lost in recent decades?”但是需要注意相關細節,對指導者提出問題,而不是去引導小組成員對文章細節的查詢,必須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建立對文章的有效認知。
(2)概述者。概述者在討論指導者提出的問題時,必須要對概述者文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整體性分析,才能有效把握文本中的關鍵語句,并將主要情節描述出來,才能在傾聽的時候建立對文本內容的感性認知。例如在“Book Review: The Happiness Industry: How the Government and Big Business Sold Us Well-Being”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概述者對與文章相聯系的環節提出對應的問題,并尋找到最終的答案,同時也可以歸納每一段文章的主要內容。在講述文章內容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個人信息,與概述者進行多方面的對比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對信息進行補充,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文章的內容構成。
(3)詞匯大師。在概述者對文章內容的描述過程中,每一篇文章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較難的詞匯,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詞匯大師發揮其作用,對文本詞匯進行整理和猜測,有利于更好地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障礙,給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雅思學術類閱讀素材“William Henry Perkin”的閱讀中,分析詞匯時,生僻詞匯較多,詞匯圍繞化學領域,詞匯大師通過散發性方式講解詞匯,并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識進行學習,從而真正了解到這些字詞的含義,只有通力合作,才可以掃除文本中存在的字詞難題,最終加深對文章的深入了解。
(4)文本分析者。依舊以“Book Review: The Happiness Industry: How the Government and Big Business Sold Us Well-Being”為例,這篇文章的作者寫作脈絡較復雜,明線、暗線的寫作手法交替使用,對學生識別作者觀點造成一定的困難。小組在深入分析閱讀過程中,能夠對作者的觀點進行深入了解,從而將其完整地展現出來,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閱讀圈”的閱讀過程中掌握語言表達技巧。
(5)文化總結者。想要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文化品質,就需要立足于學生對英語文章閱讀的特點出發,只有引導學生對閱讀文化的總結,并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內涵后,才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章中的西方文化差異展現出來。在文化總結的環節,可以借助探尋高校英語閱讀知識背后的相關文化內涵,并根據每一篇閱讀文章所要呈現的內容,了解所要表達的意境。只有這樣,才能從多個途徑獲得相關的信息知識,并展現給其他小組成員,這也是對小組成員視野的一種開闊和文化的熏陶。
(6)連接者。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和應用,因此就需要豐富學生在生活中對英語的應用,才能促使學生對文章中所涉及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關聯。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將閱讀文章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并收集一些傳統的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掌握和了解,可以發現傳統文化中存在的缺失部分,并對“閱讀圈”展開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3.分享閱讀成果。分享閱讀成果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對相關角色的有效配對,學生在閱讀時對各自角色的職責進行深入學習研究,從而掌握和理解所學內容。為了更好地從多個方面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就需要發揮出團隊合作的力量,對所學的英語閱讀知識經驗進行總結,有利于促使集體成員進行探討,實現不同思維的碰撞,對促進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生分享閱讀成果時,可以按照學生所扮演的角色鼓勵學生更好地展現出閱讀過程中的相關內容,并避免學生在討論內容中偏離文本主體。
4.評價閱讀成績。評價閱讀往往是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因素,這也是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閱讀圈”教學模式中進行評價閱讀時,必須充分強調所形成的評價性,能夠更好地實現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以及自評、測評和互評等方式。以不同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從而實現揚長避短,提升大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而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點評時,還需要學生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實現繼續發展。
三、“閱讀圈”在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啟示與思考
“閱讀圈”教學方式不但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于此,結合“閱讀圈”的實踐,探究在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將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結合在一起,能夠實現學生閱讀層次的不斷提升。站在整體閱讀的角度去理解表層意思,就需要從個人閱讀任務出發,并深入到閱讀文本中,實現對文本的評價性理解。而在“閱讀圈”教學活動中,高校學生分享并交流各自的心得體會,能促使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教學中還需注意以下三點內容。首先是根據文章設計特點進行“閱讀圈”角色的學習,并對不同題材建立不同的教學特點,在確立開展“閱讀圈”思路時,恰當地安排或者減少“閱讀圈”中學生的角色,有利于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是在討論問題的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必要時對需要討論的問題提出批判性提問和深層性理解,可以從文章中找出對應的答案,有利于使學生在閱讀中成為一名優秀的評析者。最后是在班集體的互動交流過程中,通過重點引發不同的交流觀點,并對每一個學生擔任的角色進行深層次討論,然后由其他人作出相應的觀點評價,有利于快速補充之前沒有講解到的內容。
結語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閱讀圈”教學活動,能夠很好地發揮“閱讀圈”的作用,并通過組建“閱讀圈”以及分配閱讀任務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掌握閱讀的主動權,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使閱讀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曉芳,蔡芬,謝鑫.高校英語專業閱讀課程邁向本科教育2.0的教學改革策略[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19(3):77-82.
[2]錢珊珊.微課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青年, 2020(9):288.
[3]楊艷.“文學圈”模式下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閱讀教學設計[J].林區教學,2019(9):66-67.
[4]李英濤,劉申申.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6):127-130.
[5]劉健.對分易平臺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0):29-30.
[6]徐長美.閱讀圈教學模式在大學低年級英語專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20(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