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媛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蒙村鎮中心小學 廣西來賓 546100)
近年來,我國信息化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無線網絡等多元化信息工具已逐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及。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也應與時俱進,將更多信息化管理工具充分運用到班級管理中。通過信息化班級管理,提高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有效溝通,加強家校聯系,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構建、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有效利用信息化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可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實時交流,從而及時對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困惑進行糾正與指引。例如,教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可采用有效的信息化班級管理方式,進行傳達、反饋等行為,節省家長親自到學校與老師溝通的時間,有效提高教師工作效率,準確傳達與家長溝通的內容。
信息化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正確使用信息化教學,為班級教育工作提供更多豐富、有效的學習素材。例如,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將信息化的多彩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地將抽象知識理論進行轉變,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運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夠更加有效地對學生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保存、修改等。在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階段,教師可通過信息化工具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實時跟蹤與反饋,從而完善對學生學習階段的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生現階段學習狀況更加真實地展現在家長面前。
教師在管理學生學習生活與學習狀態時,運用信息化技術可實時掌握學生現階段動態,有利于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與管理。例如,班主任通過微信、QQ等方式,可及時了解到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狀態與一些問題的反饋,進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育,讓學生在困惑中及時解脫,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
信息化管理班級工作,教師除與家長交流方便外,更能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班級管理工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為學生量身定做對應的學習目標與管理方式,這樣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質量,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近況,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工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盡管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全面開展實施多年,但部分班主任依舊停留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之中,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并在反復的抄寫、背誦、做試卷中,強化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應用,對信息化班級管理的認識不足,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也不愿意積極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從良好的教育教學方面來說,教師只有在本質上提高信息化班級管理意識,才能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在信息化管理班級中不斷進行正確改革,才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信息化時代下,部分小學班主任對現代化信息技術依舊掌握不足。教育部門與學校又很少展開專業的信息技術培養,使得很多班主任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了解不足。信息化技術的不嫻熟導致教師對資料信息了解不全面,無法正確將信息化技術與班級管理相結合。雖然多媒體設備已經在學校中普及,但教師不能良好地操作信息化技術,也是浪費教育資源的重要表現之一。此外,部分班主任曲解信息化技術管理班級的意圖,過多地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教學評比,忽略了信息化班級管理的初衷。
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活動時可有效利用信息化班級管理工具,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既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將信息化特色完全融入班級管理,有助于班級管理進入信息化時代。首先,教師采用內容新穎的主題班會進行班級日常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導力與能動力,還能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主題班會,能夠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班主任正確引入網絡中豐富的知識,在班會中進行有效講解,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例如,在疫情爆發時期,教師可組織一次關于疫情方面的班會討論,將疫情的嚴重性與真實性更好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在網絡中搜索與查找真實資料,采用多媒體的展示方式詳細講解真實材料,讓學生感受到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同時在面對大災大難時臨危不懼的精神。此次主題班會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管理班級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對信息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在全球信息化時代下,班主任教育好學生、管理好班級是良好運用信息化管理班級工具的重要體現。掌握先進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一線教師,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決定學生未來的發展與進步。與以往的傳統教學理念不同,信息化時代可幫助班主任更好更快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班主任可采用簡短的視頻方式為學生展現多元化信息時代下的教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打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小學生對很多深奧的道理都難以理解,班主任采用微視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教育,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信息化班級管理能力。教師將乏味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短視頻,用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與理解的方式進行教育教學,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寄托與信任[1]。
對小學生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不光在學校與班級中進行,家庭教育也有良好的引導作用。教師與家長及時進行充分的溝通,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科學地采用信息化技術與家長進行全方位的交流與溝通,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其樹立良好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規范。教師與家長進行的緊密溝通,能夠準確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狀況,從而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與家長全方位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例如,班主任可創設班級微信群,讓家長實時了解到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全過程,定期與家長進行班級管理計劃的實施與調整,為學生營造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充分利用信息化班級管理手段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緊密配合,達成有效、高效的班級管理模式。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可根據班級現有的狀況,進行多元化、針對性的信息化班級管理,完善班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