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可欣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街口街沙貝小學 廣東廣州 510900)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乃至個人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而農村小學生知識面相對狹窄,接受的外界信息和課外知識相對較少。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了解甚少,故我校根據本校的鄉土資源特點,開發了一項既貼近學生生活又有趣味的課程——“柿染”。并且使學生在“柿染”的課程學習中,了解“非遺”,對“非遺”產生興趣,從而建立起學生的文化自信。
首先,農村小學生對農耕文化較為熟悉。柿子是一種學生在鄉間隨處能見的水果,在學生的固有思維中柿子的用途是食用。而“柿染”則是用未成熟的柿子制作柿漆,利用未成熟的柿子中特有的單寧酸遇光氧化變色的特點進行染色。這大大突破了農村小學生對柿子的認知,未知的領域最能激起人的興趣?!芭d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這個前提,傳統非遺染色工藝“柿染”課程在農村小學開展起來就會相對順利[1]。
以鄉土資源“柿子”為切入點,以“柿染”課程為載體,引導農村小學生在熟悉的家鄉鄉土氛圍下,接觸非遺項目,學習傳統非遺染色工藝,使學生在學習傳統非遺染色工藝“柿染”的課程中,了解我國不同民族的藝術和文化內涵,使學生在日后面對更多優秀的美術作品和文化現象時,懂得理性地尊重和欣賞。這,便是文化自信。
“文化理解”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之一,是指從文化角度來分析、詮釋和理解國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藝術特點,學會尊重并理解國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內涵與含義。我校處于農村地區,鄉土資源豐富,柿子林成片。故結合中國非遺傳統染色工藝因地制宜開發“柿染”校本課程。
在“柿染”課程的課堂學習中,主要根據校本課程和視頻學習資料,以問題導向的形式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學習與小組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其中主要以下幾個問題為導向:1.“柿染”是什么?2.傳統非遺植物染——“柿染”的起源與發展是怎樣的?3.“柿染”的制作工藝是怎樣的?以問題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關于“柿染”的起源、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等相關知識內容。問題導向的教學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有效的學習中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傳統非遺染色工藝的獨特魅力。
其次,“柿染”課程的學習不僅是要讓學生了解其相關知識,更是要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傳統染色工藝去染色和制作布藝作品,對此項非遺染色工藝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從制作柿漆到染色再到制作“柿染”衍生品,都由學生親自完成。柿染是利用柿漆進行染色的工藝,制作柿漆要選用未成熟的青柿子,未成熟的柿子中含有豐富的單寧酸,遇光變色的單寧酸一旦接觸空氣就極易氧化變質,在與空氣的交流中慢慢地發酵和氧化形成柿漆,再運用柿漆對布料進行染色。在學生學習如何制作柿漆和染色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入鄉土環境。帶領學生到田間到鄉道采摘青柿,再將青柿搗碎煉汁,最后學生用親手制作的柿漆進行柿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創設一個戶外學習環境,在鄉土和自然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下,主動探究“柿染”的各種染法和與空氣氧化后奇妙顏色變化,使得“非遺”在學生心中不再陌生[2]。
以“柿染”課程為立足點,激發了學生對學習傳統非遺文化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對祖國傳統的文化和藝術了解,深化了學生對祖國瑰麗的文化遺產的熱愛和認同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所謂的高階思維,是指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和認知能力。在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中表現為分析、綜合、評價和創造。在學習“柿染的方法”一章節中,因柿漆中的單寧酸與大氣中的氧化反應是充滿隨機性的,柿染在發色過程中受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如光照時間、季節、天氣等。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環境下染布的變化,在課堂上我們以問題導向的方式,以學案的形式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探究和分析,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3]。
教學實施中,先讓學生分好小組進行柿染的嘗試,根據光照時間、天氣狀況、刷柿漆的量等不同因素進行染布的嘗試,引導學生嘗試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布料的染色,并把結果記錄好,之后進行探討和分析。學生在自主操作和嘗試中,會得到大量直觀的數據,通過小組內和小組間的數據對比和分析,最后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歸納數據、整理數據等方式,把得出的結果進行綜合整理并完成學案。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顯而易見的。
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非常有幫助,能使學生在面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藝術時,能運用高階思維能力去分析、評價和理解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藝術特點。
總之,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是當下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而“柿染”課程學習能讓農村小學生了解和認識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特別是非遺文化,能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對國家產生崇拜和熱愛的感情,自然能夠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學生以“柿染”課程為載體了解了我國的非遺文化,當他們再面對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藝術時,就會自然而然地從文化的角度去尊重、理解不同藝術散發的不同魅力,從而完成培養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