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濤
(咸陽師范學院 陜西咸陽 712000)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課程設置方面包括理論講授課時和實踐課時兩部分。無論怎樣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都改變不了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大學生的重要途徑這個事實。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不是社會實踐,不是第二課堂,它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課程教學規劃內的教學任務,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政治理論知識后,為了消化、吸收這些思想政治理論,達到知行合一目的而進行的有計劃、有考核的實踐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教學與學習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1]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第一要素是教師。指導教師的理論功底、教學技巧、職業素養、人格魅力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一,實踐課指導教師的主導地位絕對不能丟。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2],再次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做了回答,指出“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導向性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理論學習的延續,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方向性,目的是引導大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所揭示的客觀世界本質和規律,使大學生在生動鮮活的實踐活動中身體力行,感受理論對現實的指導意義[3]。想讓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實踐活動做什么、怎么做,這些都應該由指導教師去明確和把控。指導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才能通過實踐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知識教育,告訴學生“是什么”和“為什么”,使學生快速準確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概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然而,現實中往往因為各種原因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有些觀點還無形中弱化了教師在實踐活動中的地位,將教師變成了服務者、脅從者、合作者。理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師應該是實踐活動方向的提出者,活動內容的審定者,問題的指導者,過程的監督者,結果的審核者、評定者。
第二,實踐課指導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也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掌握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優勢”一方,學生是知識技能相對欠缺的“弱勢”一方。在實踐教學活動的初期階段,由于學生是實踐活動的初涉者,對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方法、技巧知之甚少,認識也往往是不夠清楚的,很多實踐活動存在盲目性和嘗試性。教師的及時引導能夠讓學生對課程實踐的目的、流程有更清楚的認識,使實踐活動更加科學和具可操作性,保障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到預期實踐效果,確保實踐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
本文默認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具有極高的理論認識水平、極高的政治覺悟,因而不再從思想認識層面進行論述,僅從實踐教學的需要層次論述。
國家規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比為1:350,而且要采用中、小班教學。現實中,國內大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不像理論教學可以采用大班合班教學方法,這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教師數量不足、現有教師教學精力不足成為常態。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學校盡可能多地補充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師隊伍
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特殊性,專職教師隊伍的擴充相對緩慢,但擴充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卻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嘗試。第一,聘用退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或輔導員承擔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工作。第二,聘用校外優秀人員擔任實踐課教學指導教師。第三,導師制,即將專業課教師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就像學生論文指導工作一樣,將專業課教師在新生入校時就與學生形成課業指導關系,由專業課教師協助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完成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所有實踐教學指導工作。第四,高帶低,即讓參加過實踐教學活動并取得優秀成績的高年級學生協助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帶領或指導低年級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2.提升現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工作效能
各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專職教師基本都具備指導學生完成實踐學習任務的能力,現實中的人力缺乏,既有數量的問題,也有精力的問題。
國內高校教師科研任務繁重,考核名目繁多,將專職思想政治課教師從科研任務和各類繁多無效的量化考核束縛中解脫出來,使之全身心投入課程教學工作,無疑是當前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一個有效措施。
比起單純的理論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需要指導教師具有更高的能力。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明確提出要“統籌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理論培訓和實踐研修,加大教師社會實踐的力度”[4]。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指導,使之既懂理論又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是保證實踐教學的關鍵。為了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實施有針對性的專門培訓
第一,鼓勵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加各類實踐教學研修培訓與考察活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專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手,更成為學生思想的引領者、實踐的指導者[5],使實踐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理解與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我學習過程。
第二,建立校內實踐教學交流研討機制,設置實踐教研室,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討論等活動,提升實踐教學的能力水平,規范實踐教學活動。
第三,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供校外學習交流的機會,使之了解其他高校實踐教學的狀況,以學習他校的經驗。
2.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知識廣度
第一,嘗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輪換制。從實際情況看,國內各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往往只承擔一門或兩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不同教研室教師之間關于課程教學的交流相對較少,甚至是各自為戰。同樣,各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也多是以本門課程為基礎開展工作,不同課程實踐教學之間的兼顧相對較少,最終影響了教學效果。
為此,我們可建立必要的合作交流機制,如交叉帶課機制,讓每個教師都熟悉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這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提升是大有益處的。
同時,我們可以模仿中小學的輪換模式,建立教師與學生對應機制,從大學新生入校到畢業,其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有一名教師負責。這樣就可以做到學生熟悉老師,老師熟悉學生,課程教學的針對性最強、效果最佳。由于長期的合作,他們也會建立起師生友誼,更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第二,拓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認知視野。一名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一方面必須具備全面系統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經驗,更應該具備較廣的知識視野和社會閱歷。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走出校園,深入社會的方方面面,了解基層民眾的生活,了解國家各行各業的發展成就,到革命圣地去體悟初心,到祖國經濟發展的前沿去學習改革開放的成就與經驗。這樣才能用最鮮活、最生動的實例去說服感動學生,凝聚學生的自豪感、愛國熱情,進而內化為學生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