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順
(甘肅省白銀市第十一中學 甘肅白銀 730900)
引言:家庭是養育我們長大的地方,每個人都應該懷著感恩的心步入社會。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數學學科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有助于學生情感態度發生改變。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學校的課堂教育成為了學生綜合發展的主要陣地,各個學科都要求滲透德育教育,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教學目標,而是需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和道德滲透,在滲透德育教育時為學生們樹立為家庭而學的意識,讓學生們能夠明確學習方向,更好地發展下去。[1]
在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們逐漸滲透德育教育是教師需要不斷改進創新的教學,數學屬于一門思維邏輯性較強的學科,符合為學生樹立為家庭而學的意識教學。數學知識能夠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條理和整合知識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數學公式和模型時會從整體出發,探索數學新知識的規律,進而完成理性思考。因此,數學學科的整體性能夠幫助學生將為家庭而學的意識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
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的長期堅持,日積月累的學習才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思想融會貫通。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遲效性,所以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借助學科的深刻性持續向學生滲透為家庭而學的意識。另外,教師可以借助家庭作為很多內容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知識來自生活,所以新課改教學倡導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與生活相結合,教師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能只是一味向學生灌輸課本理論知識,而是需要在教學中尋找德育價值,將家庭與學生的學習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們能夠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幫助家庭的發展。這樣的數學課堂更加具備實踐性,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更加容易挖掘自身的潛能,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運用能力。[2]
德育教育在數學學科中具有一定的隱秘性,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依靠文字向學生們直接表達,所以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在教學中尋找為家庭而學的知識素材,有效滲透德育。“以身作則”體現出教師對學生影響的重要性,初中生會在課堂學習中將教師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潛移默化,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自身的道德修養表達對數學新知識的看法,在課堂上挖掘德育知識,讓學生們能夠在創新型課堂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道德價值。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從三個方向看物體的形狀》的過程中,教師借助課件向學生展示古詩:《題西林壁》,詩人從橫、側、遠、近、高、低六個角度觀察廬山,看到的景象各不相同,提問學生從現實生活中舉出這樣的實例。學生們自主思考問題,踴躍回答,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人文意識,還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美”。學生們通過課堂學習能夠學會準確描述觀察到的圖形,并且畫出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在生活中面對一件事情自己首先會全方面考慮,并且考慮事情的多面性,在家庭中也是這樣。教師教導學生在家里對父母的話不要產生敵意,家長的出發點都是為子女考慮,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幫助學生樹立為家庭而學的意識。學生們通過課堂互動也能夠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并且增強以后和家人相處的經驗,有效地滲透了德育教學觀念。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學生們的家庭環境不盡相同,在探究交流中學生們能夠在知識中發現學習的意義,并且培養自身團結合作的意識。教師在教學中完成了基礎知識的講解之后組織學生小組探究,學生們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們會借助小組合作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教師借助這個契機,向學生說明家庭團結的重要性,為學生滲透父母為了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在奔波的辛苦,讓學生能夠懷揣著感恩的心進行學習。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對學生們進行知識設疑,教師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啟發學生對生活中所存在的“角”的形象的物體進行舉例,小組之間討論小學學過的有關角的定度及有關知識(角的分類,角的種類、角的度量等),教師指導學生的復習的方向。在學生們討論結束之后,會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識,教師通過大量貼近生活的實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角的概念。學生們的學習通過小組合作變得更加輕松,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總結環節向學生滲透德育,告訴學生團結的重要性,家庭是一個整體,我們的學習會讓整個家庭變得美好,從而為學生增加好好學習的動力。[3]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師將德育知識逐漸滲透在情境教學中,當學生們處于良好的課堂情境中,會打開自己的內心,情感會變得更加細膩,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為家庭而學的意識。另外,情境教學使數學課堂增添了趣味,學生會因此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促進理性思維的提升。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七年級數學上冊第六章《感受可能性》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猜測與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進入問題情境。教師給出問題情境:1.隨機投擲一枚均勻的骰子,擲出的點數會是10 嗎?2.隨機投擲一枚均勻的骰子,擲出的點數一定不超過6嗎?3.隨機投擲一枚均勻的骰子,擲出的點數一定是1 嗎?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引入,引發思考,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們在有趣的問題中體會可能性實踐,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當學生們對可能性相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為學生引入德育教育,事情的發生總有兩面性,我們在生活中需要保持著樂觀的積極態度。家人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只有你不斷強大自己,才能夠讓家穩定發展的可能性變大,所以我們需要為了家庭的整體發展而學習,為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現在年齡階段的初中生大多是家里的獨生子女,他們在“溫室”環境中長大,不懂得體諒家人的辛苦,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遇到一點小的挫折就堅持不下去。數學科目又相對比較復雜,學生們面對難以理解的知識板塊很容易放棄,所以教師可以在實踐性數學知識中向學生們滲透德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親子互動實踐題目,家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在實踐中引導子女找到正確的方法,并且在學習中增進親子之間的關系,讓家長明白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八年級數學下冊第三章《簡單的圖案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親子互動實踐。學生們已經學會了利用全等變換設計簡單的無縫隙拼接圖案,初步積累了一定的圖形變換的數學活動經驗,所以可以在親子互動中帶領家長了解圖案最常見的構圖方式,家長同時將自己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分享給子女,家長和子女之間親密配合,能夠靈活運用軸對稱、平移、旋轉的組合設計出簡單的圖案。教師將這些親子作品進行比較打分,學生們一起欣賞,經歷了家庭合作的過程,學生們不僅進一步發展了空間觀念和審美意識,而且能夠增進與家人之間的關系。作品獲分較高的家庭會讓子女引發內心的自豪感,感覺到父母為自己的付出,從而更好投入到學習中。[4]
總而言之,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德育教育已經成為了學校學科教學的熱門思想,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遵循新課標的要求對教學工作進行合理的調整,幫助學生樹立為家庭而學的意識。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挖掘教學中豐富的德育知識,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提高學生們的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們懷著感恩的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