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要:古人云:“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到底什么樣的老師才能稱之為“好老師”,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筆者認為,能夠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地引導學生成長,能夠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一個好的老師是不斷地和學生一起成長的。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做到了嗎?教師苦口婆心的勸導是否真的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師指出學生的錯誤,是否有想辦法幫他們如何解決?在處理學生工作的同時不斷地思考和反思自己,和學生一起成長,是做班主任德育工作這幾年的最大收獲。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成長
從走出大學,邁向教師工作崗位開始,“做一名好老師,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對這句話的思考和追求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在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和學生一起成長,成為一名學生愿意隨時向你傾訴或者尋求幫助的對象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一直追求的目標。
1言傳身教,高標準要求自己
組建班級開始,就時常提醒自己:任何言語、行為一定要謹慎,自己怎樣教育學生,就應該更嚴格要求自己,要和學生一起遵守我們一起制定的規章制度。上課不能遲到,我就必須要比學生更早到教室;升旗一定要嚴肅認真,我就必須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立正、行注目禮;學生不能隨手亂丟垃圾,我看到校園有垃圾必須自己撿起來;學生不能說臟話,我每次要求學生時前面總要加上“請”;學生不能不交作業,我就必須在講評作業前完成每項任務的批改……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就必須處處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
2 平等交流,和學生一起成長
道德上教育、感化學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經常是每天、每件事情上。接手一個新的班級,第一次見面課上我都會送學生幾個字,其中一個字“信”。“信”有真實、誠信、自信的意思,做人應該是一個真實、坦蕩,不虛偽的人,但不意味著我開學說過,學生就會做到。我們班有個同學,經常謊話信手拈來,一開始真的很生氣,但總會冷靜下來,和家長一起去傾聽他的理由,并多次提醒告訴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做的是正式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而不是用謊言來遮蓋它,你說一個謊言就需要有幾個甚至更多的謊言去掩蓋,做人簡單、真實一點。這位同學經過一學年多次反復的教育,總算是有些改變和意識,雖然他需要時間,但難得的是他在預初年級年級能夠認識并開始改正,我想這就是人生正確價值觀的開始。
我們去引導教育并不是一定要讓學生完全復制我們的觀念,而是引導他們能夠向著正確的方向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期中我們班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每人擔任班級值日班長是班里的一項常規任務,一個多學期過去了,并沒有太大的問題,每天都會利用早讀下課的課間時間點評班級昨天的一日常規,及時反饋,及時改正。但有一天,早讀期間照常打開班級日志本準備了解情況時,讀到最后一段,突然覺得心理特別難受,也特別復雜,因為內容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這個班級很差,在她眼里似乎這個班級一無是處。大家聽完后都沒有說話,我不知道班里同學是不是和這位同學想法一樣,如果是一樣的話,那我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可以說是非常失敗了。我用了將近一節課的時間自己去梳理,并思考如何和這個同學溝通以及教育班級同學。利用課堂上短短的十分鐘不到的時間,我在班里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班級的看法和想法以及作為班主任對班級未來三年的規劃和設想,時間問題,并不能聽取更多同學的看法了,所以自己的教育結果如何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在第二天大家交上來的日記本中,我意外地看到大家對這件事情、對班級、對班級未來的自己的思考,覺得很欣慰。他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思考,這些想法都是積極、樂觀的,同學們用自己的依據和觀點表達了自己對事件的想法。類似的一些小的事情也有幾次,我都會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我的觀點,通過每天、每件事情來影響、引導他們,說實話,看到他們對我觀點的認同還是很高興的。雖然平時不表達出來,但他們的行為證明了他們在這一年里,學著去自己思考問題,學著自己卻明辨對錯。所以,我覺得老師要有正確的人生觀、義利觀、得失觀并用之引導學生,真的非常重要,也是做一名好老師少不了的。
3授業解惑,扎實學科專業教學
一直覺得,如果想讓學生從心底里認可你,最根本的還是要扎實較好自己的任教學科。
接班時正好碰上教材改革,新的教材,新的內容,新的目標,有些文章都是第一次見到,有些文章體裁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都沒有接觸過,新增加的整本書閱讀該怎么有效進行,自讀課文怎么講解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面對和解決。這一學年,我在學習閱讀教育理論和名師經驗的基礎上,再學習一些有經驗的學校、老師后,慢慢開始嘗試把讀書課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課上我只講五分鐘左右,其他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我在課堂上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聆聽者,學生井然有序地走上講臺介紹他們小組所讀書目,讀書的理由、作者簡介,并完成他們的收獲交流。學生們常常很自豪地說:“老師,這個月我又讀了……書,你看過嗎?”我還想方設法鼓勵學生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這一年,我會買一些雜志送給讀書匯報會做得好的小組作為獎勵,這樣不僅使學生有了成就感,而且會主動閱讀我獎給他的雜志。其他學生也會懷著羨慕的心態去借閱,甚至暗下決心力爭得到我的獎勵。
猶記得自己第一次接手學生時的渴望與擔心,渴望的是我的課堂能夠被他們喜愛,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同,擔心是的第一次做班主任,經驗不足的我能否勝任學校的各項工作。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存在的,班級學生狀況百出,和家長溝通磕磕絆絆,好在家長在一學年之后的一句:老師這一年真實費心了的認可讓我感到了自己努力的意義。在工作中,我清楚的認識到只有自身不斷地學習提高,和學生一起成長,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成為一名“好老師”。 希望自己永遠是學生喜愛和敬畏的老師,始終懷抱著“最初的浪漫”,用溫暖和光明照亮每個學生的心中 ,做一名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