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最近幾年中,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效推動了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企業為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實力,越來越重視企業產品、產業結構的創新。但是互聯網企業在擴張發展過程中,極易出現財務危機問題,不利于互聯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一定要重視財務危機問題。基于此,本文以LS互聯網企業為例,對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問題;LS互聯網企業;產業原因;解決對策
引言:在最近幾年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效推動了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在我國互聯網行業中,網絡視頻是一大重要組成內容,我國政府對網絡行業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不過,因為在當下市場環境中,已出現很多不同的網絡,導致網絡行業出現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保證網絡行業的不斷可持續發展與成功轉型,多元化戰略成為了一種重要手段。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任何企業均可以通過實施多元化戰略,以提高市場競爭力與實現轉型,一旦失敗,則會導致企業經營風險的加大,企業極易遇到財務危機問題。其中,LS互聯網企業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基于此,本文將以LS互聯網企業為例,對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一、相關理論基礎概述
1.財務危機的涵義
從理論角度來說,財務危機就是指財務困境,通過對當下我國上市企業遇到過的財務困境進行深入分析后,不難發現,一旦企業遇到極為嚴重的財務危機問題,則會對企業的正常運轉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企業可能會陷入破產的困境。一般來說,之所以企業會出現財務危機問題,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做出了錯誤的經營決策,對企業的正常經營造成極大的影響,并且還會對企業與外界之間進行的相關財務活動造成極大的影響與約束。當外部環境發生一些變化時,如政府出臺了一些對企業發展具有一定約束性的條款等,同樣也可能會導致企業遇到財務危機問題。在企業財務報表上,企業財務危機的主要表現就是企業在較長時間中獲取的利潤呈負增長狀態,同時企業相關償還借款指標數值呈不斷降低趨勢,而企業的對外表現就是企業無法按時履約合同,企業還可能會面臨破產的危險。
2.財務危機的主要特點
(1) 突發性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多種不同的問題,大致可以劃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可預見性的問題,企業能夠有效掌控與把握這類問題,通過進行事前預測,可以有效規避這類問題的發生。例如,重新歸類1年之內到期的借款、有效管理現金流的預算等。第二,不可預見性的問題,這類問題的發生率是比較高的,一旦發生這類問題,極易導致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問題。自2008年起,世界各國爆發了很多次金融危機,進而對我國不同行業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一些企業會面臨倒閉的危險。綜上所述,我國各企業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在經營過程中一定要具有較高的風險防范意識,能夠預留足夠的備用金,進而在突然發生財務危機問題時,能夠快速做出合理、可行的應對措施。
(2) 多樣性
企業屬于一個大型集合體,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內部設有很多不同的經營理念、管理方法等,在不同經營管理環節之間均可能會發生互不相關的問題,進而導致財務危機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具體表現為:第一,在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原因方面,企業應對企業的整個經營過程進行深入分析,從不同層面來對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原因進行尋找,而不是僅認為企業財務危機是由一個事件造成的;第二,針對在何種情況下能夠判斷為財務危機問題,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研究結果。企業需要對社會環境的約束與企業內部的治理進行同時兼顧,因此企業財務危機在表現形式、產生原因方面呈現出顯著的多樣性特點。另外,財務危機也具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企業財務比例顯著下降、企業現金流嚴重短缺、庫存量偏大、企業營業收入急劇下降等。
(3) 可逆性
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即發展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當企業處于衰退階段中,企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企業財務狀況變得越來越差、清算破產、危機爆發等。但是,無論企業處于何種經營發展階段,均需要實施相應合理的應對策略,為促使企業的經營發展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成功渡過財務危機,企業需要對自身績效進行有效改善,對企業內部的造血能力進行提高。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假如無需對成本進行考慮,則在企業績效衰退過程中任何一個節點,企業均為可逆的。
(4) 積累性
企業在開展各種經營活動過程中,常常需要制定很多不同的決策方案與執行方案,但是在實施這些方案以前,無法確保這些方案的實施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而當這些方案實施以后,如果對企業產生消極的影響,表明制定的方案是不合理、不可行的。當制定的多個方案不斷發生失誤時,隨著錯誤方案帶來的消極影響的不斷積累,最終極易會導致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問題。
(5) 災難性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旦出現實際性的破產,則無論企業出現哪一種類型的破產,均會使企業遭受到嚴重的不利影響與打擊,進而表現出財務危機具有災難性的特點。例如,因為企業經營失敗,造成企業無法如期還本付息,甚至可能會導致企業不能夠繼續經營、資不抵債,最終只能夠申請清算。為避免破產,企業可以選用一些可行的應對對策,但是即便這些應對對策能夠獲取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是會對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二、案例簡析——以LS互聯網企業為例
LS互聯網企業于2004年成立,通過利用智能終端,致力構建一個集應用、內容、終端、平臺的生態系統,最終打造出極具特色的模式。該互聯網企業制定了多元化發展戰略模式,涉及到多個不同的行業領域。在2016年,媒體爆出LS互聯網企業無法如期償還合同而產生資金危機問題,進而嚴重影響了LS互聯網企業的業績、聲望、名譽等。在2020年7月,LS互聯網企業被摘牌,終止上市交易。在2020年9月,中國證監會指出,LS互聯網企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欺詐。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要求LS互聯網企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同時對LS互聯網企業責處以募集資金百分之五即2.4億元罰款。通過對LS互聯網企業的整個發展歷程來看,存在著一個必然的規律,即在當前網絡時代中,互聯網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謹慎小心,否則勢必會進入沼澤之地。之所以LS互聯網企業會出現財務危機,這與企業外部的社會環境、內部管理制度、內部運行制度等之間存在極大的關系。
三、LS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原因
1.抗風險能力較差
為購買版權,LS互聯網企業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資金,網絡付費服務收入、客戶購買會員收入等是LS互聯網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最近幾年中,LS互聯網企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LS互聯網企業為獲取更多的利潤,便選擇花費巨額資金來購買更多的版權,為此LS互聯網企業不但花費了自有資金,而且還動用了超募資金,進而極大增加了LS互聯網企業的財務負擔。如果企業對負債資金進行過多的利用,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則企業便極易遭遇資金鏈短缺問題。不過,通過對LS互聯網企業對外發布的財務年報進行分析后可知,盡管該互聯網企業對企業商業模式、多元化發展戰略的發展前景具有極大的信心,但是LS互聯網企業并未高度重視可能會出現的企業財務危機問題。綜上所述,該互聯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差。
2.尚未有效管控現金流與擴張資本
要想多元化擴張企業業務,企業必須要具有很多的投資,針對企業運營開展的各項業務,通過對其的融資數據與投資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后,不難發現,LS互聯網企業要想實現低投入高盈利的目標,除了要進行內部融資以外,還需要進行企業外部融資。對于LS互聯網企業來說,選用外部融資需要的配套資本是非常復雜的。在現階段中,企業自身的借款及債券、企業股東、企業投資者是企業進行業務擴張的主要資金來源,但是要想保證企業的不斷可持續發展,這些資金還是遠遠不夠的,僅能夠補償企業一些子業務在短時間的應急運營費用,但是無法解決該互聯網企業長久投入資金缺口問題。從表面上來說,移動對供應商所欠的錢款即為企業的財務危機,不難發現,針對企業的資金鏈,企業并未對其進行科學規劃,導致企業現金流一直處于短缺的狀態。實際上,現金流的管理在財務風險管理中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能夠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企業經營資金的彈性空間不夠大,則擴張對現金的需求量要遠大于企業外部融資的增長速度,從而極易出現現金鏈風險。綜上所述,現金鏈風險是LS互聯網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一大重要原因,LS互聯網企業沒有科學規劃資金鏈,沒有制定合理的現金流短缺預警設定機制。
從企業資金預算方面來看,該互聯網企業在對企業業務進行擴張之前,需要制定合理的資金計劃,包括不同時間段、不同發展時期的預期收入與投入,并且需要制定科學的現金流模型計劃。但是通過深入調查后發現,LS互聯網企業在實施多元化擴張戰略過程中,根本沒有制定合理、可行的企業財務擴張計劃。部分LS互聯網企業中的高層領導認為,在業務擴張過程中,資金并不是主要問題,他們認為只要產品、價值、新任務戰略領先,便可以自然帶來資金。由此可知,LS互聯網企業尚未制定合理的企業發展規劃,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在開展新業務之前,假如企業能夠制定科學的資金預算與資金使用規劃,同時能夠根據計劃來實現資金的籌集,則不管企業外部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均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之所以LS互聯網企業會出現財務危機問題,主要原因就是企業高層領導管理能力較差,在實施多元化擴張戰略之前沒有制定合理的現金預算與規劃、融資計劃等。
四、LS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問題的解決對策
1.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1) 成立獨立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
LS互聯網企業要想保證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建立自己企業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針對財務風險管理部門,它所負責的工作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與此同時,在企業各種生產管理活動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為保證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相關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一定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因為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LS互聯網企業應成立專業、獨立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對于LS互聯網企業而言,在企業管理結構中必須要設立董事會與監事會,同時還需要在下屬部門成立獨立的財務風險管理委員會,董事會與監事會需要分別指派專業工作人員來監督與預警財務風險,設立財務風險管理部門。針對企業全部子公司的具體經營情況,風險管理委員會一定要對其進行全程掌控,同時需要以當下的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是否產生財務風險問題進行詳細觀察,一旦觀察到企業存在財務危機的發生跡象,財務風險管理部門一定要及時查出其中存在的原因,并制定出相應有效的解決方案,然后向董事會、監事會的領導上報制定的解決方案,然后進行深入討論,以確定最為合適的解決對策,同時財務風險管理部門需要詳細記錄財務危機的解決措施與預警情況等,以積累財務風險管理經驗,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財務風險問題。
(2) 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第一,事前預測,即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人員應深入分析LS互聯網企業實施的擴張戰略,在對擴張戰略進行實施之前,應有效避免出現各種財務危機問題。第二,事中實時控制,即要想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一定要對企業的擴張戰略實施情況進行全程追蹤,在保證完成全部擴張戰略的同時,還需要避免發生財務危機問題。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即便企業會出現短暫的財務危機苗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遏制財務風險的繼續發展,一定要充分發揮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作用,盡可能降低企業因財務危機而遭受的經濟損失。第三,事后全面控制,即企業需要及時總結過去多次發生的財務危機問題及其財務危機預警成功經驗,并以此為重要依據,促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能夠及時察覺與解決出現的財務危機問題。對于LS互聯網企業來說,要想對財務危機進行及時預警,應充分利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相關指標。例如,通過對總資產周轉率、權益凈利率、應收賬款銷售百分比、利息保障倍數等指標數值進行深入分析,以對企業各項經營項目是否處于正常狀態進行有效測算,一旦指標數值存在比較大的波動或者異常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迅速啟動財務危機預警機制。將預警信號及時發送給財務風險管理部門,然后監事會、董事會與財務風險管理部門會共同進行探討,以制定出最為合適的解決方案,促使企業能夠從財務危機中快速脫離出來。互聯網企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為能夠有效避免出現或者解決財務危機問題,企業可以充分利用IT技術,研發財務危機監控軟件。對于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信息,如銀行存款持有情況、負債構成、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等,企業總部、子公司、不同部門、全體工作人員均需要對其進行主動匯報,與此同時,LS互聯網企業還需要實時掌控應收賬款等,通過進行精準評估與分析,以對企業的財務情況是否處于可控制范圍中進行精準評估與分析。
2.減小運營成本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在對企業是否可以持續經營進行判斷過程中,企業營運能力是一大重要的指標參數。通過對LS互聯網企業的運營能力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到目前為止,LS互聯網企業存在很多沒有回收的應收賬款,不但會增加壞賬風險,而且還會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的使用率下降,最終會導致企業資金流變得愈加緊張。企業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現金流是關鍵,隨著LS互聯網企業現金流能力的不斷降低,LS互聯網企業會發生資金缺口問題,導致資金鏈發生斷裂。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LS互聯網企業應減小運營成本,以減輕企業資金流的壓力,有效提高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獲利能力。
3.制定合理、科學的擴張戰略
在最近幾年中,LS互聯網企業制定了多元化擴張戰略,在實施戰略過程中,LS互聯網企業投入了巨大的資金,但是最終獲取的效果并不理想。LS互聯網企業在較短時間中擴大企業市場規模過程中,因為沒有對收益與成本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考慮,這是一大重要的失誤行為。通過對LS互聯網企業的管理制度、內部控制、資金運轉、資金來源等進行深入分析后,不難發現,LS互聯網企業是不適合實施多元化擴張戰略的。對于LS互聯網企業管理層,應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相應合理、科學的擴張戰略。本文認為,該企業可以舍棄手機這個項目,因為當前我國手機行業的發展處于近飽和狀態,發展環境并不理想,存在太多的競爭對手,該企業要想成功發展手機,必須要投入很多資金來研發5G等新技術,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五、小結
由此可知,我國互聯網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在制定擴張戰略過程中,一定要對擴張風險、擴張速度進行有效權衡,不得進行偏激性擴張,一定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財務情況,制定相應合理的擴張措施,設立專門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減小運營成本。本文以LS互聯網企業為例,對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對互聯網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汪苗.LS互聯網企業財務危機分析——基于財務及稅務視角[J].新會計,2018(12).
[2]甄嘉琪,姚永紅,馬桂芬.淺談某互聯網企業的財務危機[J].財富生活,2019(06).
[3]楊曉.探析集團財務中心的建立與運作關鍵點[J].現代經濟信息,2010(23).
[4]張景濤.基于財務共享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創新[J].中國市場,2021(21).
[5]葛佳錚.財務風險識別與防范——基于某互聯網企業財報的分析[J].財會學習,2018(18).
[6]吳婭鴻.提高集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初探[J].會計師,2017(09).
[7]張幔昀.樂視大股東減持行為分析[J].現代商業,2018(14).
作者簡介:孟繁惠(1995.09- ),女,漢族,內蒙古包頭市人,東北電力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