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峰
中圖分類號:G886.1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105-01
摘 ?要 ?本文對拳擊基礎體能訓練中的力量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和耐力素質訓練進行了分析,闡述了訓練的方法和要點,以期能為拳擊運動員基礎體能訓練活動的高效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拳擊訓練 ?基礎體能訓練 ?訓練方法
拳擊基礎體能訓練是相對于拳擊專項體能訓練而言的,其是指采用的體能訓練方法或體能訓練手段不具備明顯拳擊專項技術特征,以改善身體形態、提高生理機能,促進拳擊運動員身體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為目標的一類體能訓練活動。對于拳擊運動員來說,基礎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就針對拳擊基礎訓練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由于拳擊運動員的柔韌性、協調性和靈敏性能夠在拳擊專項體能訓練和專項技戰術訓練中得到鍛煉,所以本文就重點針對拳擊基礎訓練中的力量素質訓練、速度素質訓練以及耐力素質訓練進行分析。
一、力量素質訓練
對于拳擊運動員而言,力量素質是基礎體能訓練中的基礎,也是基礎體能訓練的重中之重。拳擊運動員的力量素質訓練,主要有三個目標。
第一,發展拳擊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對于拳擊運動員而言,只有自身的最大力量得到了充分發展,才能夠適應拳擊比賽的高對抗性,才能夠根據賽場形勢適時完成高質量的爆發性動作。因此,在基礎體能訓練中發展拳擊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就是力量素質訓練的重要目標之一。而要發展拳擊運動員的最大力量,深蹲、臥推、硬拉等練習都較為理想。但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教練員可以根據運動員的個體實際進行改進,如針對臂展不夠長的運動員,為了降低損傷風險,可以將全幅度硬拉改為六角杠鈴硬拉。總之,要始終秉承從運動員個體實際出發的原則,合理選擇、科學運用。
第二,發展拳擊運動員的快速力量。拳擊運動員的快速力量同樣也與比賽中爆發性技術動作的完成質量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運動員的快速力量越好,爆發性技術動作的完成質量就越高。反之,如果運動員快速力量的發展存在欠缺,爆發性技術動作的完成質量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基礎體能訓練中還要關注拳擊運動員快速力量的發展。通常來說,快速半蹲跳、立臥撐、弓箭步跳、啞鈴平推等訓練方法均是發展拳擊運動員快速力量的有效方法。
第三,發展拳擊運動員的力量耐力。發展拳擊運動員的力量耐力也是基礎體能訓練中力量素質訓練的目標之一。由于力量耐力受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的雙重影響,所以在訓練中也要注意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低強度高次數的增強式訓練來促進拳擊運動員力量耐力的發展。
二、速度素質訓練
拳擊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運動員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反應速度和位移速度才能夠根據場上形勢迅速做出應變。因此,速度素質訓練同樣也是拳擊運動員基礎體能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就對拳擊運動員速度素質訓練的方法進行簡要分析。
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訓練需要以力量素質訓練為基礎,只有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得到了充分發展,速度素質訓練的成效才會更理想。速度素質訓練方法主要可選擇如下兩種。(1)采用高翻、高拉等經典速度力量訓練方法發展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這類訓練方法的效果已經得到了驗證,但是技術難度比較大,一旦不慎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教練員如果選用這里訓練方法開展速度訓練,一定要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和對運動員強調動作完成的規范性,亦或是適當降低訓練難度。(2)采用各類增強式訓練發展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在采用這種思路開展速度素質訓練時可以選用的訓練動作非常多,教練員可自行選擇,但無論選用了哪些訓練動作,都要注意采用強度大、次數少的訓練安排原則,這樣才能夠收到理想訓練成效。
三、耐力素質訓練
職業拳擊賽事回合多、時間長,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耐力素質才能夠以最佳的競技狀態完成比賽。所以,在拳擊基礎體能訓練中還要注意關注運動員耐力素質的發展。
第一,關注拳擊運動員心肺耐力的發展。良好的心肺耐力能夠提高拳擊運動員的攝氧能力,讓運動員在長時間的比賽中始終保證有氧供能的狀態,確保頭腦清醒、思維清晰。在訓練方法的運用上既可以選擇高強度的間歇訓練,也可以選擇強度稍低的持續性訓練,如跑步、跳繩、游泳等,都可以有效提高拳擊運動員的心肺耐力水平。
第二,關注拳擊運動員肌肉耐力的發展。肌肉耐力,也可以理解為力量耐力。簡單來說,就是拳擊運動員身體各部位肌肉持續發力工作的能力。肌肉耐力訓練必不可少,但在基礎體能訓練中該類訓練內容卻不宜安排過多,這是因為在專項體能訓練和拳擊專項技戰術訓練中運動員的肌肉耐力就已經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如果在基礎體能訓練中再安排過多的肌肉耐力訓練就容易導致局部訓練負荷過重或者是過度疲勞等問題,反而對訓練效果的提高無益。
四、結語
綜上可知,拳擊基礎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訓練理念和訓練方法的科學性才能夠取得預期的訓練成效。
參考文獻:
[1][美]福倫.高水平競技體能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2]李大鵬.拳擊體能訓練分類計劃指南[J].拳擊與格斗,2021(0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