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杰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022-01
摘? 要?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武術作為我國的“國粹”,是我國傳統體育的“領頭羊”,武術文化也是中國“軟實力”的代名詞。基礎教育的主戰場是中小學,雖不用履行高校的五大職能,但同樣肩負著傳承文化的使命。為了讓中小學校園接過傳承的“接力棒”,本文嘗試利用態勢分析法闡述傳統武術走進中小學校園的現狀。
關鍵詞? 武術? 中小學? 態勢分析
中小學作為基礎教育的主戰場,肩負著傳承文化的使命。2012年,教育部將武術課程正式納入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但從全國的現狀來看,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越來越大。因此,本文使用態勢分析法對中小學武術校園開展情況進行詳細闡述。
一、優勢分析
(一)武術精神與當代精神文明建設內涵高度一致
武術的主要特點是內修心,外健體,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武德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武諺有云:“未曾習武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武術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重禮、尊師、重道、以禮相待、以德服人,這都是儒家文化給武術樹立最好的標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建設,武術豐富的文化內涵符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中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優良品質的培養。
(二)武術有助于中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部分體育項目通過系統訓練可以在短期內見成效,如跆拳道比賽,特別是電子護具興起后,打點得分更加直接,對動作的質量要求變的很低,運動員加強對抗練習,提升實戰能力即可。但武術例外,運動員想要在該項目上出成果,周期比較長,培養武德、加強基本功等等都需要花很長時間。通過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會培養出學生不怕吃苦,勇于拼搏,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二、劣勢分析
(一)武術運動相對復雜、中小學教學方法普遍單一
武術較跆拳道而言,內容繁多、功法復雜。據統計,武術中拳種的數量達到129個。大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并非全部武術出生,所以在教學中也無法完全詮釋武術的真諦,導致傳統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使得學生對武術的興趣會逐漸下降,對武術的見解也只停留在武術影視方面。
(二)訓練周期較長,成果見效低
哲學里講:只有量的累積,才能達到質的飛躍。武術大家之所以成為大家,離不開長期的訓練和思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簡單的基本功到復雜的拳術套路,一定累積了汗水和淚水,需要極大的意志力去克服枯燥的訓練,去思考難度動作的結構,去提升手眼身法步的能力。
(三)未進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要想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需要得到奧委會成員國的認可。武術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由于種種原因,至今未能選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武術的普及和傳播。
三、機遇分析
(一)對武術的重視度逐步提升
2010年9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開始推廣全國中小學系列武術健身操“旭日東升”和“英雄少年”。河南、江蘇等地率先執行教育廳、體育總局的文件精神,開展武術健身操國家級培訓班,受到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武術進校園系列活動
武術操的推廣為武術進校園打開了新局面,諸多省份已經作出了自己的特色。河南省滑縣武術進校園系列活動受到了央視的關注和表揚。據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回應,該地區中小學武術參與人群明顯提升,小學四年級以上參與本土武術活動將達98%,并在2022年每個縣創建5~10所武術特色學校等。
(三)武術段位制的推廣
為了增加武術的群眾基礎,2014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聯合頒布《武術段位制推廣十年規劃》,通過政策引領,保障武術在中小學的順利推廣,通過段位制考評,授予相應的等級。段位制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促發展成效。
四、威脅分析
(一)校外武術培訓班的興起
經濟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百姓有了需求,市場上就滋生起相關的行業,如武術培訓機構,有培養興趣的少兒武術,也有面對升學的高考武術培訓。考慮到武術本身的特點,培訓機構以其完善的場地設施、專業的師資團隊,也對校園武術的發展造成了威脅。
(二)缺乏專業武術教師
武術教師的匱乏是很多地區當前最大的困惑,但是又不能立馬解決,甚至有些地區的市級小學連體育老師的數量都不能達標。如果這種專業教師匱乏的現象得不到主管部門的重視,武術進校園只能成為空談。
五、建議
首先,各級中小學的教育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上級部門的各項文件精神,響應號召,確保政策落地。其次,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等部門多組織開展武術教師培訓,現階段解決不了專業武術教師師資問題,可以加強非專業武術教師的技能培訓,加強武術理論學習,努力提高武術教學水平。最后,學校武術教學除上級的了“規定套路”外,還可以增加“自選套路”,如本土地方特色武術拳種的學習,使武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學生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參考文獻:
[1]徐福景.幼兒武術納入學前教育專業的意義與價值[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05):153-155.
[2]張凱.武術課進入中小學的必要性[J].中華武術(研究),2019,8(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