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平
摘 ?要:在初中階段,在語文科目上更重視的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近年來,隨著語文教學體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開展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想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就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運用新型創(chuàng)新閱讀教育模式才能為促進語文群文閱讀起到積極作用。本文是對初中語文如何進行群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策略探究
閱讀是學生擴大知識面、提升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群文閱讀與單篇閱讀差異明顯,它可以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進行大量閱讀,提高閱讀的素質和質量,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在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需要根據(jù)文本的難易以及體裁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解疑答惑,并適時地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讓學生多多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豐富的閱讀經歷會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新知、掌握新技能,有自己獨特的判斷和認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和綜合能力。
一、群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的意義
群文閱讀又名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就是將相同素材相同主題的文章放在一起,以達到知一而反十、以一隅而以三隅反而且聞一知十的效果。群文閱讀對學生有三大促進作用:(一)讓學生學會閱讀。《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規(guī)定,第一、二、三學段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分別不少于五萬、四十萬、一百萬字。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提取、整合以及消化,真正地與文本交流、對話,才能學會閱讀;(二)、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在群文閱讀中,老師少問少講,學生多多閱讀、思考、陳述以及傾聽等,會促進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升,從而轉換學生角色,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三)、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對某個主題的文章進行大量閱讀,不僅僅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多的是讓他們帶著思考進行閱讀,在課堂上老師的引導下,能踴躍發(fā)言,也能更好地促進他們自主學習,提升綜合素質。
二、群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育的策略
1.由一篇課文引申出群文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在講授一篇課文之前要讓學生先進行略讀,并且?guī)еn后的問題在閱讀中思考探究,對文章有個大致了解。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獨特的主題、體裁、修辭、描寫、情節(jié)、人物塑造及表現(xiàn)手法,單從一篇課文來深入學習這各方面內容是完全不行的,此時,群文閱讀就體現(xiàn)出它的重要性了。語文老師在講授這篇課文的同時,也要在現(xiàn)有的資源中找出一些與該篇課文在主題、體裁等方面有相同之處的文章,以便于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它的主題,當遇到同類型文章閱讀理解時,能夠有一定的思路,不至于手忙腳亂。
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教師要讓學生細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也會不由地出現(xiàn)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學生要體會魯迅先生描寫自己青少年時期經歷,去學習獨特的敘事方式以及人物描寫的多重方法,感受他語言表達的獨特風格。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同樣是描寫自己童年經歷的還有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都是表達了對童年的懷念。學生不能只讀一篇文章,大量文章的閱讀,利于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1]。
因此,通過由一篇課文引申出同樣主題類型的文章并進行閱讀,有利于學生專一地對文學作品中的某些知識深入學習理解,大量閱讀,逐一擊破重難點,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全方面素質的提升有積極作用。
2.單元整組,群文閱讀
老師要進行群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育就要打破一篇一篇課文順次教得方式,利用“五步教學法”,通過主題回顧──閱讀概覽──片段分享──精彩賞析──主題拓展這五個步驟使單篇走向多篇,讓課內聯(lián)接課外[2]。在語文的任何階段的學習中,都充斥著小說、散文,學生學習小說及散文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以及對表面內容的理解,要想了解并掌握好當代和現(xiàn)代作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富有深意的文章,就需要連系課內外,進行大量、仔細的閱讀,理解文章主旨、環(huán)境描寫、情節(jié)敘述以及人物塑造,更重要的是很有可能作者在文章中另存的弦外之音。
在學習《西游記》選節(jié)文章時,老師要讓學生把文章中的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環(huán)境因素等各方面內容標記出來,對文章的主題進行探究回顧,對文章進行分層并閱讀概括,對于一些精彩的片段要讓學生進行分享和討論。作為老師,更要起到領導者作用,引導學生對有特殊含義的語句段落進行賞析,在掌握文章的主題后更要拓展思考。“五步教學法”的使用不能只是局限于課內小說的學習,還要連接課外,對有同樣特點的小說散文展開學習。
因此,通過單元整組,對同類型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能夠更便捷地讓學生學習到更多關于文章內容、主旨、寫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開闊學生思維。
3.師生協(xié)作,引導學生思考
雖說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但也不能是學生單純地閱讀,老師需要與學生有一定的互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初中開始學習文言文,學生對文言文的認識和理解較少,在閱讀思考時會有難度,此時就需要老師與學生互動,帶領學生更好地學習文言文[3]。
在學習《答謝中書書》時,老師要指出哪些字詞是重難點、易考點,讓學生翻譯并查找同音不同意的字、詞語,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在進行文言文的群文閱讀時,教師的引導、傳道授業(yè),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日后語文科目中文章閱讀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三、結束語
語文在學生生涯的任何階段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一位教育大家曾經說過,數(shù)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學好語文十分必要。學生閱讀的提高依賴于大量的閱讀,群文閱讀與眾不同,它不僅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增加課堂閱讀內容,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吳阿同.淺析強化思維能力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幫助[J].考試周刊,2019,(28):70.
[2]蒙志剛.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新課程(中),2019,(05):213.
[3]楊艷.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新課程(中),2018,(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