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璐嘉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時代的變化與進步也逐漸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以往的生活形式受到沖擊。因此,我國民間的很多文化遺產受到威脅,急需有效的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重要文化。它不僅見證了人類的發展過程,而且還充分體現了不同時期的時代特色。對該遺產的保護工作,已經成為相關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十分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思考
引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人類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文化結晶,也是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時代特色的綜合產物。它不僅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世界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該遺產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提高該工作的工作質量,本文將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問題、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相關的探討。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問題
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個問題。一個是群眾的保護意識有待提高。對于很多群眾來說,他們意識不到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非遺保護工作。這對于該工作的進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阻礙因素。如果群眾對非遺的認識缺失,或者認識不足,那么勢必會導致非遺保護意識的缺失,或者非遺保護意識的不足,這些都是影響該工作正常進行的障礙。另一個是該保護工作缺乏有效的傳承人。空有認識,卻沒有傳承人,也是非遺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阻礙因素。該保護工作缺乏有效的傳承人,將直接影響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影響非遺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例如,“上黨梆子”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它從清朝末年一直到抗日戰爭,這期間它的發展都非常鼎盛。但是原先的傳承人已經進入高齡,而年青一代的人們卻不愿意學習這些文化。因此導致如今沒有相應的傳承人的局面。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1積極發揮高等學校的帶頭作用
高等學校是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傳的重要載體。積極發揮高等學校的帶頭作用,能夠有效促進非遺的健康發展。在我國的高等學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本省市的人員。因此,這對于保護與傳承工作來說,具有充足的地域優勢以及實踐優勢。通過老師以及相關人員的有效指導,學生能夠成為一種優秀的載體,他們能夠為保護工作做出卓越的貢獻。例如,在山西省的晉中學院里,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學生都是山西省本地人員,這對于保護山西當地的非遺的工作來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推光漆器”作為平遙的重要特色,它的制作工藝也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把這種制作技術引進到學校的方式,能夠有效推動該保護工作的進行。薛生金作為該種工藝的重要傳承人,通過在美術學院建立工作室的形式,有效推動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1]。
另外,把當地的非遺引入學校的學習課程中去,也是一個重要的保護手段。在組織和安排非遺保護工作的時候,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內容。有關負責人員不僅要注重其形式和手法的傳承,更要注重其文化和內涵的傳承。這樣做不僅能夠提高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而且也有利于該工作的長久發展。除了引入課程和工作室的帶動學習等方法外,還可以通過展開座談會、展覽以及講座等形式,增大非遺的曝光度,加強大家對它的認知。只有增加理論知識,并且通過親身實踐和體驗等,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
2政府部門給予科學的組織與規劃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與引導。只有政府部分給予科學的組織與規劃,才能促進非遺的保護工作順利進行。通過有效的組織與科學的規劃,形成一個具有系統性的保護工作程序。在組織該工作的進行的時候,不能單純考慮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其發展價值。通過對選擇定點學校開展保護工作的形式,通過成立有效的科研保護小組等形式,促進該工作的進行與發展。在選擇定點學校的時候,一定要充分進行調研,一定要有科學的計劃和規劃,這對于保護工作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除了在人力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外,還要做好必要的資金支持。人力資源和資金的支持,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任何工作的進行,都離不開資金鏈與人才鏈的推動[2]。
3對非遺保護工作的方法進行創新
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的時候,需要對工作方法進行創新。科學有效的創新方法,不僅能夠增加相關人員的工作熱情,而且也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和掌握。對非遺保護工作的方法進行創新,不僅有利于給工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且還有利于提高該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由于該工作具有相當大的復雜性,因此在組織工作的時候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開創新方法。非遺的形成過程,非遺的表現形式,以及非遺的內涵,這些都是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考慮的事情。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加強對該工作的理解,熟悉該工作的規律,從而實現工作方法的有效創新。在組織保護工作的時候,還需要注重以下原則:保護其生命力,也就是保護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非遺的靈魂,是內在的生命力,是持續發展的動力。這是在創新工作方法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3]。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學校還是政府,都需要加大對該工作的重視程度,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證該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護與傳承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需要有效的宣傳工作,而且還需要人力、資金等的多方面投入。我國的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不僅能夠促進我國非遺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有利于世界非遺保護工作的全面進行。
參考文獻:
[1]羅汶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當代旅游,2019,000(005):P.1-1.
[2]鮑麗.從平利弦子腔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C]//2019年“一帶一路”與長三角經濟文化發展論壇論文集.2019.
[3]王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區域文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藝術教育,2020,No.356(0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