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高
摘 ?要:“教育的活力”即為教育的新思維、新視角,在教育中的全新嘗試和體驗。通過引入“活的教育”理念,踐行“生活即教育”、“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將幼兒看成鮮活的個體,組織融入活的教育環境,運用活的教育方法,開展鮮活教育活動的教育模式,增進教育的活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育活力;活的教育;實施策略
“活的教育”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為增進幼兒教育的活力,不放將“活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幼兒教育中,通過活的教育環境、活的教育方法,靈活啟發、引導和激勵,來培養鮮活、有個性、有思想,敢于創新思考、創造實踐、創意動手的新一代接班人。
一、“活的教育”理念闡述
陶行知“活的教育”其中心思想有三點:兒童是活的,有好奇心,有自身發展的需要,還要用活的教育材料和活的方法進行教育。結合我的教育教學實踐,再經過對“活的教育”的認真品讀,我理解“活的教育”為:鮮活的素材、為生活而教育、活學活用,要在實際生活中教育,為滿足實際生活需要而進行教育,避免書本脫離生活的教育,也要避免理論化嚴重,而缺乏操作實踐的教育。教育不僅要關注兒童知識的發展,還需要關注兒童創新思維、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促進兒童在實際生活中學,在實踐中學,在生活中選取活的素材、案例,在解決真實的問題中學,能增進幼兒教育的活力。
二、幼兒園“活的教育”實施策略
(一)打造活的教育環境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活的教育”理念指出:“應運用活的教育環境來教育活的人,實施活的教育”。活的環境,指的是有生氣、活力的環境,真實、親切且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環境,也可以說是生活化環境、自然環境。在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理念下,為增進教育的活力,教師應實施新思維的幼兒教育,設計“融入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的全新幼兒教育新機制,讓幼兒在生活中、自然環境中參與學習新體驗,展開活的學習過程,成長為有活力,敢于創新的人才。“環境育人”,環境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什么樣的環境,就能養育什么樣的人。溫潤如玉,清新可人,有生活氣息,生態和諧的環境,則能養育出有良好生活素養,且具有良好適應生活能力的幼兒。幼兒園應該特別重視環境建設,關注“以人為本”。在“教育即生活”的宗旨下,將教育與生活融合了起來,與其說孩子們是來接受教育的,不如說,孩子們是來學習生活,且來參與生活的。
(二)設計活的學習形式
為落實幼兒“活的教育”,可以引入鮮活的教學形式,讓幼兒在生活中感悟、探索,并服務于生活實踐,發展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可以設計開放的學習課堂,讓幼兒走進生活,在開放的自然環境下,體驗、感受、發現、探索與求真。活的教學形式類型有很多,包括融入自然生活中觀察、做實驗、種植、小調查、訪談與交流、完成手抄報繪制,在生活中拍攝、記錄與分析,在生活中發現有趣的事情,提出問題并探索生活、自然奧秘等。
(三)組織活的探索活動
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組織活的探索活動,鼓勵幼兒融入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參與活的探索活動。活動的主題,大多應來源于生活,每個月都應該收集幼兒在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歸納到一個筆記本中,然后組織討論活動,看哪些主題值得幼兒園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組織比較大型的主題活動,或分發到單次的學習活動中,組織集體教學活動。這些活動主題來源于孩子們在生活中的觀察、發現與興趣,而且在組織前,教師們應該反復進行頭腦風暴,組織后又歸納為園本課程。活的探索活動的組織并積累,能提升教育的活力。比如,幼兒園可以組織“降落傘下降的秘密”探索活動。幼兒對風箏飛翔感興趣,而且有的幼兒看到一朵朵蒲公英,覺得很有趣,電視里的降落傘也是幼兒的興趣點,幼兒們對“風箏為什么會飛翔,它并沒有翅膀呀”,“蒲公英又為什么會飛翔呢?”等問題很感興趣。由此引出了探究主題“降落傘下降的秘密”。教師提供生活中的材料,塑料袋、細線,不同材料的紐扣、塑料花片、螺母等。幼兒自主動手制作降落傘,先是制作一個降落傘,發現它承載著比較輕的塑料花片,能慢慢降落下來。之后對比探究,把塑料花片換成比較重的物體紐扣、螺母等,發現下降速度變慢了。再次改變傘面的大小,發現傘面合理增大,在承載相同的物體,以承載紐扣為例,對比后發現下降速度也會變慢。
(四)組織活的小結反思
活的小結反思,即為方法靈活、過程靈活的小結反思。實施的主題是幼兒,所采取的方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由幼兒自主選擇與實施。小結的視角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比較靈活,可以小結發現的知識與技巧,也可以小結收獲的方法與能力,還可以反思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以后學習和生活中可以改進的地方等。在小結反思環節,關注幼兒主體性和能動性的釋放,并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個性化小結與展示自己,這樣能增進教育的活力,同時培養良好習慣。
(五)激勵活的應用實踐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改造生活,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活的教育”思想引導下,為增進教育的活力,教師應更新教育目標,將培養幼兒成為具備良好社會適應能力,改造社會生活能力的人才,作為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教育新目標,運用教育新思維,展開教育新突破,則能提升教育的活力。當前,環保是鮮活的熱點話題。環保不只是口號,而應真正地踐行到生活中。“為改造生活而實施教育”,幼兒園可以組織“對一次性塑料袋say NO”主題周活動。該主題活動為期一個星期,應號召家長們參與。主題系列活動包括“為什么我不使用塑料袋”手抄報繪制展評,“我不使用塑料袋,我是怎樣做的”演講比賽,“倡議書制作與展評”,“廢舊材料大變身”手工制作競賽等。該主題下,家長積極參與其中,家園共育,參與活的應用實踐,培養幼兒社會需求的能力與素質,則能增進教育的活力。
結束語
踐行“活的教育”理念,增進教育的活力。教師需要重視陶行知“活的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落實,轉變教師思路,引進教育新思維、新理念,展開新的教育實踐探索,打造有活力的幼兒教育,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丁月玲. 陶行知活教育思想在園本課程開發中的應用[J]. 山東教育:幼教版, 2014(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