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伙
(福建省泉州外國語中學 362000)


(2)若存在不過原點的直線l使M為線段AB的中點,求p的最大值.

(2)設點A(x1,y1)(x1>0,y1>0),B(x2,y2),M(x0,y0),由橢圓C1和拋物線C2的對稱性得:直線l的斜率存在且不為0,設直線l方程:y=kx+m(k>0).
思考一聯(lián)立橢圓C1和拋物線C2方程,可得點A關于參數(shù)p的坐標.聯(lián)立直線l與橢圓C1方程,運用韋達定理可得點M(x0,y0)坐標.聯(lián)立直線l與拋物線C2方程,運用韋達定理可得點A坐標,由點A是直線l橢圓C1和拋物線C2的公共點,得到p關于某個已知范圍的未知數(shù)的關系式.











經(jīng)過上面的分析和解答,可以體會到:入手思維層次的高低,極大影響解答的運算量.方法一屬于淺層次分析,邊摸索邊解答,走了彎路;方法二是經(jīng)過數(shù)理分析,借助參數(shù)方程的知識,摸索出了利用比例值減少參數(shù)量;方法三和四是利用方法二的結(jié)果進一步提升優(yōu)化;方法五是在入手時提高思維的深度,簡化解答難度.從方法二三四中,總結(jié)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凡是可化為關于某兩個量的齊次方程,都可以考慮比值換元解決.本題還可以設直線l方程為x=my+t(m>0),此時相應的方法五就是參考文[1]高考參考解答的思路.
解題能力的提升,需要磨煉,需要對問題充分的研究與探索,即使失敗,即使走彎路.彎路可能成為風景,如上面利用比例值減元,失敗和彎路都是進步的基石.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美人首飾侯王印,都是沙中浪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