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宇迪
摘要:提及閱讀,很多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單純地識讀文字,劃分段落,順次答題。這種機械的閱讀模式會使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淺層階段,缺乏深度理解,同時學生自身思維能動性也不能有效發揮,學生在文化和審美層面的獲得感也非常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閱讀激活學生的學習期待,以閱讀指引學生學習和表達,以閱讀推動學生自主學習,這是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突破的核心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趨勢來看,將語文閱讀教學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思想認知情況等,為小學生設計出詳細、多樣、完整的閱讀教學方法。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具備與時俱進的教學認知,通過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來提升閱讀教學水平,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整體能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語感、情感,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思考能力、駕馭能力得到提升。
一、創設良好情境,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階段展開閱讀學習的學生,既需要教師科學、良性、正向的引導,又需要自身主觀能動性的驅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語文閱讀文本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設出靈動、鮮活、極具參與性的課堂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身到閱讀知識的探索中,從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和學習欲望。例如,在閱讀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這篇課文時,教師就要運用創設閱讀教學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深入閱讀學習活動,有效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全面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結合《觀潮》中所表述的大潮來臨時的聲音氣勢恢宏、景象逼真震撼等特點,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營造模擬畫面,讓小學生運用視覺直觀觀測潮頭來臨時的景象,并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有效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描寫觀潮的“橫臥”“水天相接”等詞語時,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配以真實、貼切的視頻內容,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大潮來前、大潮來時、大潮來后的宏偉景象,使小學生在具有震撼力的教學情境中,激發語文閱讀興趣。
二、正確看待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
新課標倡導教師進行引導式教學,特別是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與教材產生對話,教師需要同時關注教材內容與學生情況,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考、點撥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進步。如在《鳥的天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大榕樹與鳥的天堂之間存在什么聯系?”、“鳥的天堂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帶著教師的問題去課文中尋找答案之時,往往有的同學找到了文章的重點,有的同學找到了優美的詞句,有的同時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等等。綜上,正確看待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打破填鴨式講課模式,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思考,做閱讀學習的主人。通過引導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適當的、必要的啟發,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一方面能調動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與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更能夠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往往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
三、挖掘不同特點,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教師在指導和評價探究能力、剖析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時,除了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外,也要引導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如:“積累好詞佳句”、“分析文本主旨”、“了解作者生平事跡”等等。在與該層次學生產生交互和反饋時,教師要與其共同探究該階段閱讀能力和學習水平提升受到阻礙的重要原因,如:閱讀文本探究難度較大、基礎技能掌握不扎實、閱讀熱情不高漲等等,并根據該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予以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優化策略和完善方式,從而使該層次學生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迅速調整自身的學習方法和閱讀計劃,真正幫助該層次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自信,并穩扎穩打地向前邁進和發展。針對學習能力和感知意識相對突出的學生而言,教師則要關注該層次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評價該層次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其突破自身的極限,挑戰更具有深度、挖掘更具有難度的知識,如:“該閱讀文本中的核心內容對自身的發展有何影響?”、“如何將閱讀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如何通過語文閱讀學習推動其他學科的發展?”等等,讓該層次的學生不斷凸顯自身的優勢、強化自身的閱讀技能,并往更具有大愛和大義的方向發展。同時,教師要鼓勵該層次的學生將自己在課外閱讀中所掌握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能進行階段性總結,并分享給其他層次的學生,進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迅速將彼此的優勢轉化為符合自身發展和成長需求的長處,真正實現班級學生整體性發展、良性循環的目的。
結束語
綜合而言,閱讀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奠定閱讀基礎的關鍵階段,提高課堂有效性是現實所需。那么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從興趣引導著手,開發創新的閱讀引導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閱讀魅力,建立持久閱讀的動力。同時,閱讀教學中保持開放性,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結合,使學生可以深層次思考,同時要豐富閱讀情景,在思想情感上實現感悟,從而更好地發揮閱讀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洋.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方法[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2):113-114.
[2]柏麗.讓課堂洋溢創造——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索[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2):32.
[3]王一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問題分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