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龍
摘要:數學就像一把鑰匙,在教學中慢慢的打開學生思維這把鎖。小學數學學習是學生接觸數學這門課程的起始階段,這一時期的教師教學的開展對于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效率是每一個教師在教學中的目標追求,如果能夠提高數學的有效性,不僅可以讓學生重新去理解數學這門課程,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本文意在探討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創新對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在新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提倡下,教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去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倡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去遵循學習規律,從而改革教學模式,從根源上去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
一、改進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考和學習的興趣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思想逐漸的得到轉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去持續、穩定的推進數學教學,在新型的教學模式的運用下,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參與度,還更能充分的去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枯燥無味的課堂是讓學生很難去接受的,更不用提去學習知識了,所以在提倡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時,給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知識講解帶去了一定的優勢,通過打破枯燥無味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去感受學習的快樂,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的目的和要求。
1.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通過優化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在創新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也可以鼓勵學生去自主創新,傳統的學習觀念下,由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類似于手把手教學,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所持有的態度是非常片面的,而教師通過不斷改進自己的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去改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途徑
2.1開展互動式教學法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由于老師將所有知識的講解任務都壓在自己的身上,在課堂上教師一顧的去講解知識,而缺乏了必要的互動環節,最終導致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比較低沉,從而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前的新的教學要求下,教師應該打破師生之間的傳統觀念,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例如,在學習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節內容的時候,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電子支付方式越來越普及,對于新一代的少年來說,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見過一些人民幣的樣子,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去找一些人民幣,或者在網絡上下載一些不同時期的人民幣圖片。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問一下同學們:同學們,你們的父母都用什么支付方式去購買一些商品啊,很多學生會說:支付寶、微信登。然后老師繼續去問:那你們還知道其他的支付方式嗎?很多同學都會想:竟然還有其他的支付方式啊。老師可以從包里拿出一些人民幣,并問一下同學們:大家都認識他們嗎?一些同學可能會認識,一些同學可能會不認識。然后老師可以打開多媒體去展示一下不同時期人民幣的樣子。通過以互動的方式去讓學生認識人民幣,可以讓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輕松,也可以調動學生的關注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水平。
2.2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法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了一個被多次提及的話題,雖然話題的討論度較高但是依舊有很多教師不按照要求去開展教學,最終導致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已經成為教師的一大疑惑難題。所以在新的時代下,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去探索知識,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去發揮自我意識,既可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也可以加厚學生之間的情誼。
例如,在學習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100以內的加法》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座位上坐好,然后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然后老師開始本節知識的重點講解。在所有的內容都講解完之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進行知識的鞏固,然后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內容,即在課堂上,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去一起完成一個學習內容,每一個小組去思考一個和100以內的加法有關的實際例子,并要求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參與進來,最后可以以多種形式去完成這一項任務。老師可以給學生2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構思和實行。20分鐘之后,老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都去分享自己的案例,最終老師可以對每一個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通過將學生按小組進行劃分,可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日常的學習中來,從而更好的去提高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
結束語
綜合以上幾點內容,教師要對當前的教學現狀進行自我反思,看一下自己是否存在當前大部分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如果存在上述問題要進行自我糾正,如果不存在上述問題,教師可以繼續開展創新,不僅要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還需要在教學觀念上不斷更新思想,所以在新的時代新的要求中,教師要適當的調整,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J]. 吳應軍.? 知識窗(教師版). 2020(10)
[2]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 王宗祥.? 新課程導學. 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