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君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語文知識獲取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學習需求,采取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閱讀教學效率和水平。為此,本文主要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帶來啟示。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及其他學科知識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在這一時期的閱讀教學已經不滿于生字詞教學,還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傳授,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但就目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就這一方面來看,加強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由于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都是應試教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教學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會無意識的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法開展閱讀教學訓練。然而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于一切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傳統的閱讀教學手法會使得他們逐漸失去閱讀興趣,進而影響到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閱讀材料選擇不合理
閱讀材料是開展閱讀教學訓練的主要依據,閱讀材料選擇的合理性對于閱讀教學效果及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都能夠產生直接影響。由于受到年齡限制,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往往對于趣味性較強的讀物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所選擇的閱讀材料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啟發性,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但就目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并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閱讀需求,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導致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很好的理解文本內容和思想情感,進而影響到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根據教學研究表明,學習氛圍對于學習者的學習效率能夠產生直接影響。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同樣如此,良好的閱讀氛圍有利于學生閱讀效率和閱讀水平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閱讀氛圍的營造,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中設置一個“閱讀角”,并再擺放一個書架,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放在上面,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或者教師也可以每周組織一次“閱讀會”,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喜歡的讀物和閱讀經驗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對學生有幫助的課外讀物推薦給他們,并帶領他們一起閱讀,以此來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最后,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家庭的合作,讓家長與學生一起閱讀,并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和監督,以此來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創設情境,營造閱讀氛圍
情境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通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放一些圖片、視頻、音樂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把學生帶入到預設的情趣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體會,進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學習《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時,教師在備課時搜索關于恐龍的圖片,讓學生對恐龍有個基本的印象,再播放一些關于恐龍逐漸滅絕的解說或演化為其他生物的視頻等,逐漸把學生帶入到本堂課中。
創設情境的另一種方式則是聯系生活,讓學生根據課堂講解的內容,聯系到實際的生活中,例如學習《走月亮》一課時,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對月亮的了解,有的學生會說月亮從彎到圓的具體形狀變化,有的學生會說有關月亮的古詩,比如《靜夜思》,還有的會說嫦娥奔月的傳說、天狗食月的傳說等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再開始對本堂課的講解,這樣可以在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豐富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提升語文閱讀效率
以往的閱讀教學是教師在學生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講解和分析,比較重視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種閱讀教學形式單一,因此教師可以改變教學策略,豐富閱讀的形式,具體的可以有朗讀、分角色朗讀以及跟讀等,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模式,例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教師可以挑出幾名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老師,有的扮演學生,這樣進行分角色的朗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還有的文章就可以讓學生大聲地朗讀,在朗讀過程中逐漸體會作者的感受;再比如還有一些文章,教師播放朗讀課件,讓學生跟著讀。通過各種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中。
在豐富學生閱讀形式的同時,我平時也比較注重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比如我推薦四年級的學生在人文方面可以閱讀《林漢達歷史故事集》等,文學方面有《親愛的漢修先生》等,通過閱讀經典的著作,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和研究,并針對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結合學生的閱讀特征和規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進,以此來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水平,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葉玉虎.提高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42):100-101.
[2]楊曉麗.提高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J].科幻畫報,2020(09):43.
[3]李艷平.試論提高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2020(3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