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蔚怡
摘要:音樂學科是高中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對于高中時期的音樂教學而言,教師需要不斷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讓音樂教學切實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為此,教師可以從音樂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出發,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優化,讓學生感受到高中音樂學習的樂趣,并在高中音樂學習中獲得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 有效性? 課堂教學?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高中時期是學生受教育生涯中較為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生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還需要面臨高考的壓力,也正因為如此,這一時期是學生能力與素養發展的關鍵時期。基于此,作為高中時期的音樂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需要對現如今的音樂教學進行一定的反思,找出其中需要改進的方面。并且,教師需要學習多種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并將之與音樂教學進行一定的聯系,提升音樂教學的吸引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促進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也促使學生的音樂素養隨之提升。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提升高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注重趣味導入
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要進行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優化,首先就要優化課堂導入環節。也即是說,課堂導入環節對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較大的影響,雖然占用的時間較少,但也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可以從趣味導入的角度來提升音樂課堂導入的效果。高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這讓他們對很多學科都會疲于應付,很難在學科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因此,趣味性的音樂課堂導入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會讓他們對音樂學習改觀,進而積極進行音樂學習。
例如:在進行“東亞、東南亞民間音樂(1)”的教學時,在教學導入環節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具體來說,對于東亞、東南亞地區,很多學生都有向往之情,但還沒有機會親眼去看看。所以,當視頻播放出來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視頻上,在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時,很多學生都開始了小聲的交流,課堂氛圍因此而活躍了起來。因為導入時間有限,所以視頻只有短短的三分鐘。在看完視頻之后,學生都有還想再看的感覺,趁此,我告訴他們我們整節課都會圍繞著東亞、東南亞的民間音樂展開。這樣的話語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了較深的興趣。由此可見,趣味導入對整節課的教學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注重趣味導入。
二、整合課外內容
高中音樂教材中的內容是固定的,平時不會變動,只會隨著教材的更新換代而有所改變,所以,高中音樂教材中的有些內容對學生來說是過時的。鑒于此,教師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既要教學音樂教材中的內容,又要注重音樂教材外的內容,也即是說,教師可以將教材之外的,與時代發展相貼合的音樂內容,比如流行歌曲,融入到高中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高中音樂教學的與時俱進,進而積極進行音樂學習。
例如:在“戲曲”的教學中,我沒有直接讓學生進行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而是先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即:大家知道的與戲曲相關的流行歌曲有哪些嗎?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并不陌生,很多學生都可以說出幾首自己熟悉的歌曲,在學生說得差不多的時候,我會播放音樂給他們進行提醒,比如播放《十八般武藝》的片段。學生在聽到熟悉的音樂時很興奮,有學生會跟著一起唱,課堂氛圍和諧又歡樂。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對戲曲有了新的認識,對純粹的戲曲也產生了一定的好奇,在這種時候再進行戲曲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效率極高。所以,教師要學會整合課內外的內容,豐富高中音樂課堂教學。
三、優化課堂合作
較之自己獨立學習,很多學生都更喜歡合作學習,因為在合作學習中他們不僅可以正大光明的說話,還可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獲得深深的成就感。所以,教師需要在高中音樂課堂上給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中體會音樂學習的妙處。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合作小組的劃分不能隨心而為,而是需要有一定的參考,并且,教師不能僅僅參考學生的音樂成績,還應該參考學生的性格、能力、人際關系等多個方面,為他們劃分出整體實力相當的小組,讓每個小組都能進行和諧高效的學習。
例如:在“漢族民歌的色彩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進行了合作學習。具體來說,關于漢族民歌學習,學生其實并不陌生,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基礎。所以,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在課程開始之前,我已經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給學生進行了分組,每一組中有五位學生,他們需要圍坐在一起進行合作探究,這樣可以增加合作氛圍。對于這次的合作探究,我給了他們十五分鐘的時間,并且這次的合作探究是比賽性質的。也即是說,在探究結束之后,每個小組需要將探究成果進行分享,其他小組則需要進行打分,獲得分數最多的小組是優勝小組,會獲得一定的獎勵。學生很喜歡這樣的合作探究方式,所以在合作探究以及之后的學習中表現得非常積極。所以,教師需要善于進行合作教學。
四、強化教學評價
要想提升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但也是很容易被教師忽略的方面。在現如今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評價較為簡單,多是對教學結果的評價,并且常常用一兩句話來概括,這樣的評價很難起到評價應該有的效果。所以,教師需要提升自身對教學評價的重視度,并對教學過程進行一定的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優秀和不足的地方分別有哪些,進而更好地進行改進。并且,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強化評價的細節性。
還以“漢族民歌的色彩區”的教學為例,在教學評價環節,我與學生共同進行了評價。具體來說,在評價中我會指出大的方面,學生需要進行細節性的回顧與反思。比如,對于合作過程,我的評價是整體效果不錯,不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我的評價之后,學生需要細細回想自己的合作過程,找出可以提升的方面,并商討如何進行提升。通過這樣的師生評價,學生會有所針對的進行改進,有助于他們學習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時期的音樂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放松身心,陶冶性情,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因此,在進行高中時期的音樂教學時,教師需要注重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讓學生在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獲得高效的發展,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基,也讓他們更加享受音樂學習。
參考文獻
[1]龐忠義.淺談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J].北方音樂,2017,37(21):207.
[2]王海霞.探究高中音樂教育有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藝術評鑒,2017(1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