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型的學科,也是一門具有較高實踐性的學科,因此英語對話實操練習是英語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隨著新課程改革,新課標對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和小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存在部分學生英語對話比較吃力,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沒有提高英語思維能力,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為了激發和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合理地采用對話教學非常重要。對話教學不僅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師生之間的親密關系,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思維,進而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文章探究小學英語如何通過對話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思維能力;誤區及策略
一、 引言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已經成為中國大、中、小學課堂上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語言類型的學科。小學階段是為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重視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對學生日后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就目前來看,受學生自身原因、家庭教育、學校和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條件及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其中教師不能轉變思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小學英語的課堂仍然十分枯燥。對小學生來說,一旦他們缺乏對某事物的學習興趣,便很難將注意力投入課堂學習中。對話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下的一種產物,是優秀教師經過不斷實踐探索出的一種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的新型教學方法,對此教師應當在結合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改進應用于自己的課堂,從而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最終實現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教學目的。
二、 小學生的心理、行為特點
(一)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課堂上難以保持較高的專注力
小學階段學生的最明顯的行為特點就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老師講課時他們難以保持較高且穩定的專注力。另外,小學生能否對一件事保持較為集中的注意力,主要取決于他們能否對這件事產生興趣。基于此,生動的、新穎的課堂氛圍和教學形式更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仍需注意的是,小學生能兼顧的注意力范圍極為有限,他們很難做到將學習和記重點兼顧好。
(二)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以具象思維為主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和思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主要體現在學生的思維模式逐漸從具象思維模式向抽象邏輯思維模式轉化。但由于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還處在萌芽時期,所以這一階段的學生仍然以具象思維為主要的思維模式。例如,三年級的學生如果在剛接觸英語這一學科時,如果學習某一概念教師不能通過具體的事物與所學內容進行關聯,他們便很難在短時間內在真正意義上理解所學概念。以學習“英語26字母”為例,三年級的學生在記憶和辨別26個字母時,要通過具體事物進行關聯,如字母“A”可以聯想到“apple—蘋果”,“B”可以聯想到“bird—小鳥”,“C”可以聯想到“cat—小貓”,“D”可以聯想到“dog—小狗”等;而三年級以上的學生能夠逐漸通過單詞的發音、詞根等進行記憶和背誦。
(三)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覺醒
孩子在進入小學后,開始真正接受教師的管制和校園規定的約束,因此他們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逐漸覺醒、發展,自我反思和評價的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隨著思維和心理的發展以及知識的不斷積累,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不再單純地依靠家長、教師和學生的反饋,而是能夠自覺將周圍人的行為與自己的表現作對比然后做出評價;與此同時,隨著辨別是非能力的逐漸提高,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開始用“美德”和“準則”來要求自己和評價別人的行為,這也讓他們能夠看見事物和行為優點和缺點的正反兩面,逐漸幫助他們建立更加全面和成熟的是非觀變。例如,在批改作業時,他們不再簡單地根據教師的評判去修改答案,而是在收到批改完的作業后與周圍同學的“正確答案”進行比較,如果認為自己的答案不應該被判錯,會及時找教師爭論。
(四)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高的可塑性
小學生的性格在隨著心理發展也在不斷增強,而且性格特征對他們的行為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小學生的性格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因為性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變得越來越穩定和難以改變。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性格形成進行外界干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進而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不足
(一)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在每節課上課前,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教學內容,然后認真規劃教學目標、設計課程進度。部分教師雖然能夠根據教育局的要求在每節英語課開始前進行準備,但部分教師只是將“準備教學內容、規劃教學目標、設計課程進度”這一過程當硬性規定,而不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知識去根據自己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對教學速度進行調整,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草草了事,也沒有深入思考什么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自己的學生理解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并逐漸愛上英語學科。
(二)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隨著中國國家和社會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革新,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不能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的社會需求。例如,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上,一部分老師雖然采用對話式的教學方法,但部分教師在本質上仍然通過“口頭講課—死記硬背—大量習題鞏固”的模式進行“知識灌輸”,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滿足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還會讓他們對學習英語產生抵觸心理。
四、 創建生動靈活的英語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英語對話式教學,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學習氛圍
對話式教學是教師根據所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的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開。通過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情境,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對話平臺,促使學生在這種學習情境中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對課文的對話內容進行理解,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對話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教師在創設對話情境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教學內容和本班部分學生的學習程度為基礎,了解學生心目中的理想課堂,將二者進行綜合規劃后進行設置。這樣的課堂參考了學生的意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又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江蘇譯林英語三年級上冊的Unit 4 “My family”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和性格特點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設置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向學生展示一些自己家庭合照的圖片,配合相關的英語歌曲進行教師的自我介紹,促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觸動下,能夠有效地激發他們進行英語對話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課文中的例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對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踴躍參與到課堂對話練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A: Welcome to my home. B: Thanks, wow, what’s this? A: These are my family photos. B: Who are they? A: This is my mother and the man is my father, the little baby is me! B: How old are you when you take the photos? A: At the age of one.
(二)保證課堂英語對話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價比
小學英語課堂在采用對話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保證對話教學的多樣化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只有多樣的和趣味的對話才能夠逐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并積極參與到課堂練習和討論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漸建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因此,在開展對話教學時,教師不能單純沿用別人的例子或是課文內容,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創新對話內容,保證課堂教學的新穎性和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娛樂的氛圍中開展學習,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宗旨。在英語學習中,發音和英語思維是學生應該重點學習的內容,這也是學生害怕讀英語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設置,促使學生進行跟讀練習和糾正英語單詞的發音,同時了解西方國家的表達方式,提高思維能力。例如,在江蘇譯林英語小學四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ress is this?”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開展對話教學。A: Oh, what is this? B: It is a new dress. A: Whose dress is it? B: It is Xiaoping’s dress.通過對話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開口說英語的信心,并且通過與同學開展對話,感受到英語的語言魅力。
(三)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促使知識有效利用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采用對話教學的教學方法不僅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合理利用,還需要教師在學生掌握基礎對話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促使學生英語水平在實踐中提高。例如,在江蘇譯林英語小學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我們的動物朋友”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渠道調查常見的動物種類,并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用學過的單詞進行描述,使英語知識能夠有效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朋友”。比如,老師: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s?學生:I like pandas.老師:What does it look like?學生:It looks like a ball.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對話式英語教學能夠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對話,通過練習才能夠讓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進行指導,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促使英語課堂目標的實現。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采用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對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心理、思維和行為特點以及實際學習情況,創設合適的、新穎的對話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牛雪梅.略論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育[J].新課程研究,2020(8):107-108.
[2]田彥云.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1):617.
[3]王智英.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外交流,2019(5):346-347.
[4]邵文芳.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分析[J].新課程:教研版,2019(8):164.
[5]趙敏.淺談小學英語課堂對話教學中情境的創設[J].當代教育,2019(4):80-81.
作者簡介:
陳剛,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