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高考制度的出現,為高中英語教育教學帶來了嶄新的活力,賦予了英語教育工作者們以更加鮮活的教育生機。但與此同時,新高考也迫切要求英語教師積極應對所出現的新趨勢、新變化,以更好地順應教育改革及其社會發展的趨勢,同時為推動學生的長遠進步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诖?,每一名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都應當立足新高考背景,積極探索與研究,為尋找高中英語教學的新出路奉獻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本文便對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這一主題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高中英語;新高考;新變化;新思路
【作者簡介】張林峰,浙江省東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新高考賦予了高考蓬勃的生命力,也帶動著學生獲得預期中的理想發展。作為一名高中英語學科教師,我們應當積極學習新高考的理念,關注新高考帶給英語教學的新變化、新趨勢,與此同時,更要有意識地調整與優化自身的英語教育行為,以帶給學生更加優質的、科學的英語學習體驗,推動學生切實獲得英語素養及其能力協調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應對其人生中分外重要的高考這一重要考試。下面,筆者僅結合自身的高中英語教育實踐經驗,針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這一主題發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良好效果,帶動更多的英語教育同仁一同參與到研究新高考、新教學的行列中來。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新變化
新高考制度的實施帶給各學科教學以諸多的變化,高中英語學科自然也不例外。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新變化主要體現為如下三個方面。
1.英語“交流工具”的本質突顯。不同于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些學科,學生需要進行自由組合,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學科即使在新高考背景下也占據著重要的三門主科的地位。這看看似與以往高考制度中英語學科的主科地位無任何區別,但其實在新高考背景下英語學科“交流工具”的本質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突顯與體現。這是因為無論是在新高考的理論指導體系中,還是在具體的考試題目中,其都反映出了一個明顯的趨勢,即更考查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重視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實際能力的衡量與判定。這一趨勢與以往高考制度教師過分注重傳授知識、將重心更多地放在學生做題、提升學生英語考試分數的教育行為及其做法顯然有著極大的差別。
2.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得到關注。新高考區別于以往高考模式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在于新高考實行的是“3+3”的選科模式,學生不再被粗暴地劃分為文科或者是理科,而可以從六門學科中任意搭配、靈活選擇自己有著濃厚學習興趣的三門科目。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新高考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及其個性化發展需求,更加科學而合理地將“尊重學生主體”“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落實到了教育實處。在這一大的教育趨勢下,作為三門主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英語較之以往的教育模式及其考試制度,也更加傾向于尊重與突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這便向高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即面對學生不盡相同的英語基礎,如何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引導,以讓學生英語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得到充分尊重與滿足呢?這顯然成了諸多高中英語基層教育工作者們所致力于考慮與思索的方向。
3.重視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在以往的高考制度中,英語高考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應試性”特征,教師更注重對學生進行單詞發音、語法搭配、寫作模板等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卻很少會關注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實際理解與掌握情況,也很少會下意識地對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及其能力進行有目的培養。這對于學生長遠性的發展來講,顯然是極為不利的。但在新高考背景中,無論是從日常教學理念的體現,還是教師實際開展的教育行為,再到高考大綱的制定,以及具體英語高考試題的呈現,其都在關注學生對英語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也全方位地關注與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素養及其能力,此外對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也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新高考模式的引導下,學生更容易獲得健康而持續的成長。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新思路
在明確了新高考模式帶給高中英語學科教學嶄新的變化與新鮮的活力之后,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應當積極調整自身的心態,改善與優化自身的英語教育教學行為,以推動著高中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也讓學生的高中英語素養得以更好地進步與發展。具體來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新思路主要體現為如下方面,筆者將結合具體實例對此進行簡單闡述與探討。
1.轉變教師觀念,實施高中英語教學。新高考制度的推行,讓不少高中英語學科教師倍感迷茫,因為面對帶給高中英語學科教學的諸多變化,大家不知道該如何切入,也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如此,更好地應對高中英語高考,并面向學生進行優質英語教育教學的預期目的自然也便流于了形式。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高中英語教師率先需要做的便是積極轉變自身對于英語學科教學以及高考所具有的固有理念,以科學的、先進的理念引導自身的英語教育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學“A day in the clouds”這一英語閱讀文本時,以往的教育思路便是引導學生學習其中新出現的英語新詞匯、新句型及其語法知識,待到學生了解了這一文本的內容之后便宣告閱讀活動的結束。但從新高考教育理念的視野出發,從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筆者在自身的英語教育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從藏羚羊及其野生動物的保護這一角度出發進行積極的交流與探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這一主題早已熟悉了,因此,在筆者有意識的引導與鼓勵下,學生都暢所欲言,想要表達自己的些許認識與看法。像有的學生說:“Tibetan antelope is an endemic species in China, which belongs to the first-class national protected animals. It is also listed in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and plants.”有的學生說:“The population of Tibetan antelope has declined sharply due to poaching activities. This ancient species was onc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在這一積極發言表達自身認識與看法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英語語用能力將得到有效發展,使得他們對A day in the clouds這一英語閱讀文本所闡述出的內涵與傳遞出的情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與理解。從新高考的視角出發,積極調整與轉化自身的教育行為,帶給學生長遠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2.立足社會生活,實施高中英語教學。上文分析到新高考帶給高中英語教學的變化之一便是其將英語學科“語言工具”的性質進行了充分的表達與詮釋。而體現英語這一“語言工具”性質的要求便推動著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們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局限于學生已經掌握了的英語理論知識,更應將英語教學置于學生所熟悉的社會生活情境之中,以在該情境之中去促使學生多讀、多說、多練,進而收獲英語素養及其能力更好地成長。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立足社會生活,實施高中英語教學,也便成了高中英語教師應對新高考的重要突破途徑。
例如,在教學“Stronger together: 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這一英語閱讀文本時,筆者便從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有著豐富的網絡利用經驗入手,鼓勵學生嘗試針對“Internet”這一主題進行簡短的寫作,字數多少不限,但要求與這一主題相關。從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入手,學生紛紛展開了或多或少的英語小練筆。在學生運用手中的筆記錄與描述內心真實感受與想法的同時,其關于網絡這一信息化時代的產物無疑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這除了有助于學生收獲關于對“Stronger together: 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這一英語閱讀文本的良好認知體驗,同時也讓學生懂得了如何利用英語這一語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問題,如何發揮英語語言工具性學科的特征更好地實現社會溝通與交際。立足社會生活,實施高中英語教學,對于更好地順應新高考的教育發展趨勢,進而推動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切實獲得提升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3.尊重學生差異,實施高中英語教學。從新高考的教育趨勢來看,其更尊重與關注學生相互之間的差異與不同,也側重于推動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因此,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講,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英語教育實踐中一定要有意識地分析每一名學生的英語基礎、英語理解能力等實際情況,并立足于這一實際情況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英語教育與引導。
筆者在自身的高中英語教育實踐中就很好地落實了上述理念與觀點,所獲得的效果理想。例如,在教學“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這一英語閱讀文本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面向英語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設置的問題較為基礎、簡單,這部分學生能利用較為基礎的英語詞匯加以表達。但面對英語學習基礎較為扎實,有著進一步需求的學生群體,筆者則在問題的設置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課堂提問這一環節,我面向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有針對性、有區別的差異化教學,而學生也都能找到契合自身認知水平及其能力的英語問題并加以認真思考與回答,這在喚醒了學生踴躍表達、積極展示熱情的同時,也讓學生具備了更深層次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英語素養的全方面進步與有效發展。尊重學生差異,實施高中英語教學,對于高中英語教學帶來的積極變化,對于學生更高質量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來講,顯然都起到了非常明顯的作用。
三、結語
新高考是相較于以往的高考制度所提出來的一種高考模式。在以往的高考中,其實行的是文理科劃分的單一模式,學生需要學習語數外三門主科,其余便要一刀切地要么學習文科,要么學習理科。但在新高考制度中,其實行的是“3+3”的模式,即學生除了要學習語數外三門主科之外,還可以從另外六門科目中任選自己感興趣、愿意學的三門科目。雖然,本質上都是考試,但是新高考卻具有更加豐厚的內涵。為此,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視教育理念的更新與優化,能采用對的方式方法帶領學生們在英語浩瀚知識的海洋中肆意遨游,進而在更好應對新高考模式獲得理想成績的同時,也獲得能支撐日后長遠發展所具有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卜麗麗.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52.
[2]劉暢.淺談新高考制度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機遇和挑戰[J].未來英才,2017(4):36.
[3]王根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