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浩浩?王小琪?張勁松
摘 要:為了促進婁底市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健康發展,隨機選140名女大學生,針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婁底市女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導致安全事故頻發,而且更易遭受人身侵害等安全事故。現狀方面:婁底市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意識不足,學校在生命安全教育過程中體制不健全,教育形式陳舊,教學內容單一等。造成原因:因生命安全教育課程教學不規范、師資力量和資金投入不足、實踐教學缺失等,造成生命安全教育無法有效的施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關鍵詞:生命安全教育;女大學生;現狀
至2020年,全國女大學生人數超過男大學生人數已持續12年。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女大學生面臨著心理、生理、學業、情緒情感等諸多方面的壓力,在現實的校園生活中,近幾年來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導致火災事件,女大學生深夜晚歸失聯事件、女大學生遭性侵受迫害事件等頻繁發生,引起社會諸多人士的廣泛關注。生命安全對每一位女大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這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和諧穩定。因此,通過對婁底市女大學當前生命安全教育基本現狀進行調查,尋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針對性提出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相應的對策,對促進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具有深刻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婁底市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現狀調查。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以“生命安全教育”、“女大學生”等關鍵詞,通過互聯網查詢查閱相關文獻數十篇,為論文撰寫和問卷設計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目的與需要,自制調查問卷,隨機選取婁底市女大學生發放問卷140份,共收有效問卷137份,回收率97.9%。
二、結果與分析
1.婁底市女大學生安全事件現狀特征分析
(1)女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
在針對婁底市女大學生 “你是否重視安全知識學習?”的問題調查中,結果顯示:“經常”關注安全知識學習的女生僅占比15.4%,52.3%的女大學生只“偶爾”看相關知識,“完全不”關注的比例高達32.2%。由此可見婁底市大多數女大學生對學不學安全防范知識持“無所謂”態度,女大學生本應該具備的安全防范意識薄弱,這是值得深思的。
(2)女大學生安全事故頻發
在回答“近一年中你在校期間有沒有發生過安全事件?”問題時,調查結果顯示:經歷過0次安全事故的占比40.5%,經歷過1次安全事故的占比31.2%,經歷過2次以上安全事故的占比28.3%,可見,婁底市女大學生發生安全事故的比例較高,接近6成,安全事故頻發提示我們進行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3)女大學生易遭受人身侵害
在問卷調查問題:“你曾經發生哪些安全問題?”,人身侵害和受欺騙是發生頻率最高的兩項,占比達80.6%。而作為女大學生,有著區別于男大學生的柔弱,更容易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標,導致遭受人身侵害的比例更高。
2.婁底市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現狀分析
(1)大學生生命安全意識不足
結合問卷“你認為生命安全意識強不強?”,數據表明:51.4%的婁底市女大學生認為自己“缺乏生命安全意識”,35.8%的學生認為“有一點生命安全意識”,只有12.8%的學生認為“有較完備生命安全意識”。可見婁底市高校女大學生理應具備的“生命安全意識”嚴重不足,并且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夠珍愛。
(2)學校生命安全教育體制不健全
根據問卷“學校生命安全教育體制是否完善?”調查表明,27.1%的婁底市女大學生認為學校生命安全教育體制“很完善”,42.5%的學生認為“不完善”,30.4%的學生認為“還有改進空間”。此數據說明婁底市高校未能把生命安全教育正規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專門針對女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更是嚴重缺失。學校生命安全教育體制的不健全,導致高校生命安全教育得不到認真貫徹,在高校創建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體制迫在眉睫。
(3)學校生命安全教育形式陳舊
針對137名大學生調查后發現生命安全教育的形式如下:45.4%的婁底市女大學生是通過課堂教學展開的,有32.3%的學生通過宣傳欄和知識講座,僅有19.3%的學生通過實地演練教育,而且3.0%的學生認為自己從未學過。可見婁底市女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形式陳舊,教學效果不理想。要實現高效、全面、系統的生命安全教育,就必須改進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
(4)學校生命安全教學內容單一
調查問卷對“生命安全教育內容”進行調查發現,婁底市高校所實施的生命安全教育內容主要有:人身生命安全、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災害等方面,分別占比33.2%,31.2%,27.6%。對于防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只占3.1%,4.7%。由此可見,當前婁底市高校在女大學生命安全教育時的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未能將其它內容,如消防安全、用電安全、心理健康等融入安全教育中,這一點是要加強改進的。
3.婁底市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欠缺的原因分析
(1)生命安全教育課程教學不規范
從課程性質來看,婁底市高校生命安全教育課程不能引起女大學生的重視,達不到真正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將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選修課設置,這大大降低了該課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沒有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忽視女大學生心理及性別特點。還有就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形式老舊,課堂氣氛不活躍,這些都導致教學效果差。最后,生命安全教育課程的教材更新滯后,理論與實踐脫節等也是問題之一。
(2)師資力量和資金投入不足
據調查可知,婁底市高校承擔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課程教學的教師因為師資力量不足,絕大多數是非專業的輔導員來湊數,所謂“隔行如隔山”由于專業不對口,高校的生命安全教育課程教學效果不好就不難理解了。部分高校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一些教具、設備的采購不及時,一些實驗或實踐活動無法開展,這無疑也是影響生命安全教育教學效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3)應試教育導致實踐教學缺失
應試教育是采取知識灌輸的形式,導致學生在生命安全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無法深刻的感受到生命安全教育專業知識的重要性。由于實踐教學的缺失,學生在社會活動中也無法形成正確的辨別意識和采取科學的行動方式。當前婁底市女大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頻繁發生事故,充分展現出應試教育的弊端。因此我們應該實行新課程改革,讓更多地學生學會實踐應用,促使學生對知識、技能和實踐方面全面的掌握。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因為女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女大學生中安全事故頻發,而且女大學生更易遭受人身侵害等安全事故。婁底市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現狀:生命安全意識不足,學校在生命安全教育體制不健全,教育形式陳舊,教學內容單一等。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生命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問題不斷、師資力量和資金投入不足、應試教育導致實踐教學缺失,進而造成生命安全教育在實踐操作中無法有效的施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建議
(1)加強死亡教育與生命教育
在婁底市女大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增強女大學生情感厚度,幫助女大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和深入理解死亡。生命教育主要包含對生命的心存敬畏之心,以及對生命要懂得珍惜和珍愛,善待自己和自己的親人。死亡教育與生命教育緊密相連,死亡教育就是要引導女大學生系統的學習和探索死亡的生理過程,樹立正確的死亡觀等。
(2)開設女性生命安全教育課程
針對女大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85.4%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設立一門課程將生命安全教育課程正式安排到課程體系中。通過必修課與選修課形式對女大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方面綜合性的教育,還可以開展女性講座,如開展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為內容的“四自”教育,讓女大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
(3)加強高校師資力量和資金投入
婁底市女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師資主要來自輔導員隊伍。現實中,只能利用專業性的培訓來促使輔導員隊伍能夠將安全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且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案例的形式,與學生們進行深入化的討論和辯論;最后,學校要添置生命安全教育課程的各種教具、實踐設備,加大資金投入。
參考文獻:
[1]姚小燕.關于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與重建[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04):76-79.
[2]周波,王怡雯,倪文倩,王康佳.創新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路徑探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04):116-117.
作者簡介:
蔡浩浩(2000.11.24—),男,漢族,湖南省婁底市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體育教專業2019級本科生。
王小琪(2001.8.21—),女,漢族,遼寧省鳳城市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體育教專業2019級本科生。
通訊作者:
張勁松(1975.10.14—),男,漢族,湖南省冷水江市人,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副教授,教育學研究方向。
基金項目:湖南人文科技學院2020年度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