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嚴飛


摘 ?要 籃球是初中體育的重要教學內容。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體育教具材料創新應用提出更高要求。提出一種簡易籃圈的制作及應用方法,希望能夠更好地推動初中體育籃球教學創新。
關鍵詞 初中體育;簡易籃圈;籃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1)19-0130-03
0 ?前言
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校內的籃圈數量是有限的,教學中常因籃圈數不足而導致影響學生訓練。此外,學校現有的籃圈籃架都是采用成人標準高度的統一籃圈,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在高度方面并不適用,學生訓練困難,往往無法投中,這會極大地影響學生進行籃球學習訓練的信心。因此,初中體育教師研究對籃圈進行簡易的改裝制作應用十分必要。
1 ?簡易籃圈的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一
此種簡易籃圈的制作方法需要的材料包括呼啦圈1只(直徑50~60 cm)、熱水管三通3個(與呼啦圈截面直徑差不多)、乳膠指套10~20只(用于填補空隙和止滑)、熱水管6根(3根直徑為20 mm,3根直徑為25 mm)、大小頭直接3個(直徑20~25 mm)、籃圈或足球標志桿3根、電工膠布或封箱帶1卷[1]。制作步驟如圖1、圖2所示,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將呼啦圈斷開,然后將乳膠指套剪去指頭部分,并將其均勻地套在呼啦圈上,再把3個三通固定在接有指套的位置處;
2)將6根熱水管兩端用乳膠指套套好備用,然后用準備的3個大小頭直接將熱水管進行連接組裝,最后將制作好的籃圈插入籃圈或足球標志桿之中。
這種簡易籃圈制作方法不僅取材簡單,而且拆卸方便,柔韌性也比較好,每次教學使用過程中只需要在接口處用電工膠布或封箱帶連接即可。且此自制籃圈穩定性非常好,便于教師隨時指導示范,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高隨時對籃圈高度進行調整;缺點是此種自制籃圈只適合籃球技術類教學,不適用于遠投或者比賽。因此,在課題研究中,筆者還研制了另一種簡易籃圈自制方法,以此更好地彌補教學缺陷。
制作方法二
此種簡易籃圈制作方法需要的材料包括呼啦圈25個、麻繩兩根(35 m)、扎繩50根、短繩2根(5 m)、橫桿2根。具體的制作步驟為:
1)將25個呼啦圈均勻地擺放,取呼啦圈直徑的兩個端點分別系在兩根平行的麻繩上,將兩根橫桿的兩端分別系在靠近兩根麻繩兩端的26 m處,短繩的一端則系在橫桿的中間位置;
2)將麻繩的兩端分別系在籃球架或者其他支柱上,通過下拉短繩或者放松短繩對麻繩高度進行調整,然后將短繩系在靠近地面欄架的欄架或者其他支柱上,以此形成25個平行放置的籃圈;
3)將一根麻繩的兩端分別系在籃球架或者其他支柱上,而另一根麻繩的兩端則分別系在籃球架的下方,從而使橫桿豎直放置;
4)對橫桿中間的短繩下拉或者放松,實現對麻繩高度的合理調整;
5)將短繩系在靠近地面欄架或者其他支柱上,將形成25個豎直懸掛的籃圈。
此種自制簡易籃圈與常規籃圈相比,籃圈內徑顯著擴大(最大可達到90 cm),因此,對于初中生而言更加易投,可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投籃帶來的成功喜悅感,極大地降低了籃球投籃的難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籃球興趣,可增加學生練習投籃技術的密度和次數,實現更好的教學訓練效果。同時,此種自制簡易籃圈方法在競賽中也是適用的。在今后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此種簡易籃圈制作方法進行應用推廣[2]。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此種簡易籃圈制作時,對于籃圈垂直地面的高度以及距離遠近,應結合學生身體體質實際情況進行科學適當調整,這樣才能確保制作的簡易籃圈的教學應用效果更佳。此外,要確保制作的簡易籃圈繩子繃緊狀態處于最佳,這樣才能減少籃球碰撞過程中籃圈產生的搖晃問題,從而減少對學生籃球練習的干擾。在此簡易籃圈制作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更輕便、韌性更好的登山安全繩索或細鋼絲繩替代麻繩,這樣制作出的簡易籃圈教學效果更好。
制作方法三
此種簡易籃圈制作方法需要的材料包括呼啦圈若干個、廢舊籃網、透明膠帶等。制作步驟如圖3所示,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標準的籃圈周長l為74.9 cm≤l≤78 cm,依照此標準,同時為更符合初中生的籃球訓練要求,可以將呼啦圈按照周長78 cm以上進行裁剪(也可以為技能好的學生剪裁幾個標準周長的呼啦圈);
2)將剪裁過的呼啦圈使用透明膠帶進行連接,然后將廢舊籃網依次套入剪裁過的呼啦圈中,并使用膠帶將籃網在呼啦圈中進行固定
3)準備一根長桿,懸掛固定制作的若干個呼啦圈籃圈。
此種簡易籃圈制作方法所需材料非常簡單,同時制作工藝也不復雜,可以制作出籃圈周長不同的籃圈,根據學生的身高情況,按照中間高、兩邊低的方式進行籃圈設置,以降低籃球學習難度,以此讓不同高度的學生進行適合自己的籃圈練習。但此種自制籃圈也存在缺點和不足,就是投籃過后,繩上的籃圈容易發生晃動,如進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時,籃圈會左右晃動。這一問題也很容易解決,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契機指導學生進行投籃姿勢準備練習,等待籃圈靜止,更有利于學生技術動作的定型。此外,還可以通過在拉繩處用跳高架支撐或者安排一副或多副跳高架,用固定“籃圈”的方式防止籃圈晃動。總之,此種自制簡易籃圈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功能還是非常突出的,可廣泛推廣應用。
制作方法四
此種簡易籃圈制作方法需要的材料包括長31~35 m的彩帶或細繩兩根、呼啦圈若干(根據學生多少而定)。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1)用裁剪呼啦圈的方式,制作成與標準籃圈直徑相同或者稍大的籃圈;
2)把制作好的籃圈按照3~5 m的距離固定在兩條彩繩或者細繩上(固定距離按照固定籃圈直徑而定),從而形成一個籃圈組合,并將其固定在籃球架或者其他可固定的地方。
此種自制簡易籃圈適用于各種投籃練習,也適用于各種籃球游戲,由于使用了自組合籃圈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練習密度,同時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練習參與。在具體練習過程中,可以在自制簡易籃圈的兩側進行,如沿著簡易籃圈做直線跑急停投籃游戲或者接力比賽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此種簡易籃圈時,為了提高練習密度,在初始應用過程中最好使用大一些的籃圈,然后隨著學生籃球技能的不斷增強,再縮小自制籃圈周長。
2 ?簡易籃圈的教學應用
上述簡易籃圈制作方法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多、訓練設施少、學生練習效果差的問題,同時,自制的簡易籃圈籃圈大、高度可調節,適用于不同籃球水平學生教學,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應用,可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為教學提供更好的保障。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對自制簡易籃圈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介紹。
2.1 ?投籃訓練應用
投籃是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自制的簡易籃圈具有籃圈大、高度可調節的特點。在投籃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一塊場地的兩條邊線后放置8個不同高度的籃圈(應用方法一制作籃圈),并為學生進行講解示范。按照自愿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學生在練習中可以自主選擇高度和投籃距離進行訓練。這樣的訓練方式極大地降低了學生投籃練習的難度,學生更容易在投籃練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感,投籃的自信心和練習密度、次數會顯著增加[3]。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協調性也會得到更好的調節,對于投籃的適應性會不斷增強,投籃命中率就會顯著提高。
2.2 ?搶籃板球訓練應用
自制的簡易籃圈要比傳統常規的籃圈具有更多的訓練功能。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自制簡易籃圈帶領學生進行搶籃板球訓練。搶籃板球訓練的關鍵就在于投籃出手后對球的判斷,這決定了學生在搶球后的一系列動作,包括投籃者的位置及與籃球的距離、球飛行的速度及旋轉、攻守情況的觀察判斷。自制簡易籃圈擁有多種拆裝方式,在搶籃板球訓練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不同高度的自制簡易籃圈幫助學生體會不同高度連續投籃反彈位置和規律,以此訓練學生的反應,促使學生快速掌握搶籃板球技能。
2.3 ?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有差異,若要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體育學習發展,就應該結合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而自制簡易籃圈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教師可以借助自制簡易籃圈改裝的便捷性,為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設計專項身體素質訓練計劃。如可以借助不同直徑大小的呼啦圈籃圈,帶領不同的學生進行攻守轉換速度的練習,讓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能在適合自身的設施下增加快攻機會,而這就會使訓練強度和對抗性顯著增強,對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彈跳等素質的訓練都是大有好處的。
2.4 ?綜合訓練比賽應用
籃球是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比賽訓練是不可或缺的,通過比賽可以檢驗學生的籃球技能掌握情況,同時可以訓練學生的戰術配合,促使學生的籃球技能不斷發展增強。很顯然,在籃球綜合訓練比賽中,應用自制簡易籃圈可以更好地增強比賽的趣味性。例如,筆者按照簡易籃圈制作方法二,在25個平行放置的籃圈基礎上進行不同高度的調整,將學生分成A、B兩隊,每隊分成兩列,依照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進行隊伍排列,讓學生面對不同高度的籃圈進行傳球對抗,哪個小組最先完成任務,即為最終的勝利者。這樣的籃球綜合比賽訓練方式更容易吸引學生參與,學生的籃球技能在比賽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鍛煉。
3 ?總結
本文提出以呼啦圈為主要材料制作簡易籃圈的幾種方法,可以緩解校內籃球架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應用自制籃圈帶領學生進行投籃、搶籃板球、快攻、比賽等練習,為每一位學生創造足夠的籃球練習機會,并能夠讓學生體驗標準籃圈無法帶來的學習成功體驗。
參考文獻
[1]于霞.簡易籃圈的制作及應用[J].體育教學,2020,
40(7):85.
[2]吳井,張凌玉.簡易“籃圈”的制作與使用[J].體育教學,2018,38(6):76.
[3]季紅梅.簡易投籃圈的制作與應用[J].體育教學,2017,
37(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