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產業模式的升級,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引進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目的在于強調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的教學模式需要通過轉型與之相適應。本文的研究核心是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轉型路徑的探析。首先介紹了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然后以XX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了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最后,針對當前存在的現狀和問題,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程設置以及師資能力等方面提出相應的轉型策略。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大學英語;教學轉型;路徑
【作者簡介】梁辰(1987.11-),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傳媒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
一、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
創新性人才作為新型經濟增長模式以及新型創新組織的基礎,需要借助高等教育平臺,通過創新教育,樹立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的,以促進經濟模式創新為動力的人才培養方向。為此教育部專門出臺了《關于引進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將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作為當前高等教育的重大戰略部署事項之一,保障應用型高校的成功轉型。但是應用型高校如何轉型,并將高等教育與現代生產服務進行有機結合,為現代生產服務一線提供應用型人才是當前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關鍵問題。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為了更好地研究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轉型路徑,本文以XX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法,從整體評價、教學體驗、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本次問卷調查共計發放500份,收回490份,其中有效問卷475份,符合問卷調查的要求。問卷調查的對象包括學院的教師以及學生。
1.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1)整體評價。在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是否符合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需求的整體評價中,認為不符合的占比67.27%。這說明當前XX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評價不高,認為當前的英語教學無法滿足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需求。
(2)教學體驗。在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體驗的調查中,滿意的占比26.25%,非常滿意的占比3.71%。這說明大部分調查對象對當前XX學院英語教學的體驗不滿意。
(3)教學環節。在對當前XX學院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滿意度調查中發現,對當前教學環節非常不滿意的占比22.29%,不滿意的占比47.66%。這說明當前XX學院師生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環節,尤其是實踐教學環節不滿意。
(4)教學方式。針對當前XX學院教學方式滿意度的調查發現,對當前教學方式非常不滿意的占比27.55%,不滿意的占比48.94%。這說明當前XX學院師生對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方式是不滿意的。
2.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1)應試教學傾向明顯。當前XX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強調其作為語言工具的反復操練,傾向于應試教育,進而造成學習知識層面狹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未能真正落實實踐性教學理念在大學英語教學理念中的充分運用。如XX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95.65%通過了專業四級考試,57.98%通過了專業八級考試,但是在實際應用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無法適應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需求以及社會經濟模式更新的需求。究其原因在于學生需要通過枯燥的習題訓練和考試技巧來應付考試,忽略了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應用型教學理念的必要性。
(2)教學模式路徑依賴。學術型高校與應用型高校的區別在于應用型高校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注重教學模式的轉型。通過智能化的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科學化的考核方式等促進應用型高校轉型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轉型。但是根據對XX學院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師生對當前的教學模式是不滿意的。之所以不滿意,主要是因為嚴重錯位的培養方式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大學英語教學的轉型需要以課程設置的轉型為基礎,傳統的EGP教學與ESP教學在教學模式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3)課程設置不盡合理。隨著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的不斷推進和深化,部分高校為了推動大學英語應用型教學轉型,逐漸在課程設置方面由傳統的EGP課程逐漸向ESP課程轉型。以目前XX學院的實際情況來看,有關ESP課程的設置似有若無,尚未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部分ESP課程的選修形式讓其局限于課程內容設置的理論性,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同時,針對現有ESP課程內容存在的設計缺陷,如側重于聽說讀寫,而忽略了實踐性語言運用,導致當前的ESP課程缺乏完整性、突破性和創新性,并不利于高質量應用型英語人才的培養。
(4)師資力量嚴重匱乏。根據對XX學院的問卷調查發現,僅有13.87%的教師認為自己充分掌握了大學英語教學轉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大學英語教學轉型后的教學能力。這說明目前大學英語教學轉型缺乏足夠的師資力量,無法通過充足的應用型英語教師儲備和供給滿足當前大學英語教學轉型的需求。同時,在大學英語轉型教材體系方面,由于專業能力的缺乏,導致教學資料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很難將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動力、學習運用等有效結合,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大學英語教學轉型路徑探索
1.英語教學理念的轉型。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應以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為目標,為了更好地實現大學英語教學轉型,針對當前應試教學傾向明顯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向實現英語教學理念的轉型:一是由應試型轉向應用型,將英語的實用性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讓其脫離應試教育的題海戰術,逐漸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的轉型。二是由輸出型轉向互動型,傳統以教師為主的單向輸出型教學模式讓大學英語教學體驗感較差,內容學習枯燥,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可以通過向互動型教學模式的轉型,活躍課堂氛圍,實現師生良好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三是由理論轉向實踐,針對當前高校存在地注重理論培養、忽略實踐教學的問題,需要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其通過實踐性的情景學習,提高英語實踐運用能力,為應用型人才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2.英語教學模式的轉型。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需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英語教學模式的轉型。一是充分運用“互聯網+”。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將其融入大學英語教學能夠為課堂提供更為多元的學習資源以及更為多樣的學習方式,如教師線上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并及時進行反饋,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構建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二是實行分級分類型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級教學、分類指導,開展差異化教學的同時,注重英語作為語言在教學中的實踐運用的學習,讓不同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實施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一刀切的做法。
3.英語課程設置的轉型。針對當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英語課程設置的轉型:一是注重ESP課程的設計。通過建立和完善ESP課程內容,讓英語教學側重于實踐性運用,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注重ESP課程運用的實效性,在建立和完善ESP課程的基礎上,強調ESP課程的運用落實,保障其作為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轉型的重要內容。二是注重多層次課程需求的設計。針對當前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水平以及實踐要求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如大一新生主要側重于大學英語的理論知識,因此在課程知識方面強調語言練習、閱讀理解等,而大四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群體,主要側重于大學英語的實踐運用,通過專業化的口語訓練、日常情景發揮等內容,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4.英語師資能力的轉型。針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轉型所面臨的師資力量匱乏問題,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專業教師人才的引進,通過提高薪酬待遇等方式引進英語專業教師及相關人才,組建高質量的英語教學團隊,為滿足大學英語教學的轉型奠定人才基礎。尤其是需要大膽引進長期從事與英語相關工作以及長期居于英語環境的外語專業或是具備英語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針對現有英語教師存在的應用型英語人才培養能力不足以及教學理論、教學方法等問題,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需求,開展專業性崗位培訓以及實踐性學習等,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增強教師的綜合素養,為英語教學轉型提供專業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金芳英,朱敏麗,陶婷婷,陳燦.基于慕課的應用型院校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轉型路徑探析[J].海外英語,2019(15):98-99,118.
[2]何芳,都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城市型、應用型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路徑探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8,32:6-10.
[3]徐金益,許小軍.產教融合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的轉型路徑探析[J].江蘇高教,2019(12):94-97.
[4]楊帆,齊先文,唐麗麗.“雙一流”戰略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課程優化路徑探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20(2):130-134.
[5]潘水凡.核心素養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校青年外語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探析[J].才智,2019(5):23-24.
[6]尹威.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師轉型發展探析[J].科技資訊,2018(16):179-180.
[7]王梓.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應用型院校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8(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