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當前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開展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特別是在英語作業的設計中,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問題提出全新的看法,制訂合理的作業設計方案。在這一背景下,研究將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基于個性化作業設計的需求對初中英語作業進行全面創新,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和多彩的作業空間,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策略
【作者簡介】陳旋瑜,福建省晉江市紫峰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核心素養視角下跨學科綜合性作業設計的行動研究”(立項批準號:QJYKT2021-019)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本文以英語作業的個性化設計為研究核心,在明確作業功能、初中英語課堂作業布置現存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作業呈現多元智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突破教材局限性、實施作業分類等作業布置建議。將針對初中英語作業的設計理念和布置需求,探討如何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服務和指導,從而在設計作業內容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能夠高效地完成作業。
二、依托作業設計原則,解決作業設計問題
1. 應用創新原則解決習題量大的問題。在當前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過程中,由于受中考的限制,教師在創設作業內容的時候一般會通過“題海戰術”對題目內容進行設計,這就導致教師在現實教學環境中對于作業內容的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在題海戰術的應用中,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從本質上來分析,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英語作業完成的熱情卻大大降低。對此,教師在后續設計英語個性化作業內容的時候,需要重點結合創新性原則思考如何基于習題量的控制對作業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另外,在降低習題量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提升習題設計的應用效率和質量,在提質保量、減負增效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以及英語作業完成情況的有效把控和干預。
2. 應用合作原則解決作業單一問題。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的過程中,一般會應用獨立性作業的設計理念為學生提供作業內容。所謂獨立性作業設計,就是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總結與回顧,然后針對學生的普遍性學習問題對作業內容進行設計,然后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的方法實現對個人學習問題的有效解決和處理。由此可見,獨立性作業設計理念的應用,是建立在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問題上進行的,但是普遍性并不代表整體性,同時普遍性也無法滿足針對性的需求。所以,在當前的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獨立性作業設計的理念進行有效優化和完善,同時需要對普遍性作業設計認知做有效調整和干預。而且,教師還需要重點思考如何基于合作機制的應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作業的設計,以此滿足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與熱情,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質量和水平。
3. 應用分層原則解決層次不足問題。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的時候,對于如何創新作業設計理念、如何改變作業設計模式以及如何調整作業設計方法等均存在一定的認知不足。在作業分層設計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認知偏差,導致教師難以基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學生學習層次的劃分,進而也無法滿足對作業內容的有效分層。這就導致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難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且無法根據學生的現實學習問題調整自身的教學計劃和作業設計思路。這對于教師而言,無異于是一個限制自己教學能力提升的障礙,而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這一作業設計問題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認知,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學習素養和綜合學習水平。在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其進行分層設計,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分層對作業內容進行有效分層,從而滿足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的需求以及對作業內容的設計需求。
4. 應用自主原則解決目標缺失問題。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的時候,面對學生提出的學習問題,以及課堂上學生所表現出的學習困惑,無法進行有效的整理與疏導,以至于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難以實現對作業內容的全面把控和布置。在這一背景下,教師所設計的作業內容便無法全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且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問題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這必然會導致英語作業設計的效率降低,且會導致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效能下降。對此,教師需要在后續的作業設計過程中重點結合自主性作業設計的原則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通過明確作業設計的目標、突出作業設計的重點、調整作業設計的思路、改變作業設計的方法等,保證對學生學習問題的合理把控,以及對學生學習短板的有效補充。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才會更有動力,且主觀意識的發展才會更強。
三、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策略
1. 課內外同步推進,降低作業總量。教師在設計初中英語個性化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行為對作業內容進行有效開發與整合。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將作業看成一個提升自己、發展自己、促進自己、優化自己的平臺。但是,前提是教師務必要讓學生喜歡寫作業,這需要教師對其做深入思考和探究。
教師在設計作業內容的時候,可以結合英語知識的講解,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知識,然后將課外知識編寫到作業內容中進行設計。這樣,學生在完成英語作業的過程中會更加積極,且能夠主動去了解、查閱相關課外資料,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作業完成效率。在這一背景下,學生對作業的認知狀態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且對于如何高效完成作業、如何從作業內容中探索新問題、新知識也能作出相應的理解和判斷。此外,教師還需要對作業習題量進行縮減,通過典型例題的設計、重點難點知識的設計等,將多余的習題內容剔除。在這一作業設計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發展,教師對作業的設計水平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另外,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針對課內外知識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課內知識作為重點來應用,同時需要將課外知識作為引導學生學習思路的工具穿插在整個作業內容中。
2. 選擇豐富的素材,創新作業的形式。教師在設計初中英語個性化作業的時候,需要對作業素材進行不斷創新,同時需要拓展作業的范疇,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作業空間和環境。該方法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獨自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降低教師審查作業的難度,保證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可以結合豐富的作業素材實現對個人學習問題的有效解決。
教師在設計作業內容的時候,可以針對合作學習的理念對作業素材進行開發。這樣,學生會深入到一個全新的作業環境中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而且能夠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思路設計完成作業的方法,制訂完成作業的計劃。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部分教學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臥室進行打掃,然后通過手機拍視頻的方法上傳到班級交流平臺。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對班級衛生進行打掃,從而在勞動中實現對個性化作業的有效完成。這樣,學生在完成英語作業的時候會得到一個實踐性的活動空間,這對于改變學生傳統的作業完成思路具有重要的影響。
3. 融合層次的設計,控制作業的難度。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是當前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教學路徑和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英語知識教學與個性化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分層教學理念有效應用起來,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分層,然后對作業內容作有效的層次劃分,從而將之提供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鼓勵學生對其進行有效處理。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能力、降低學生的英語作業完成難度、提升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自信具有重要的幫助意義和引導作用。
教師可以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設計“隨堂作業”。所謂“隨堂作業”,就是在課堂知識講解完畢之后,通過課堂評價與總結的方法為學生設計作業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和解決,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這對于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深度,以及提升學生的英語作業完成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進行劃分。針對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通過語言表述的方法對自己打掃衛生的過程進行敘述;針對英語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詞匯、語法以及句型進行有效的列舉,然后將詞匯與語法進行組合,利用造句的方法來完成作業內容。基于此,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將獲得不同的作業素材,這對于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優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4. 提升學生自主性,實現實踐的目標。教師在日常英語個性化作業內容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自主作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進行有效思考和探究,通過對作業素材的有效開發以及對作業內容的合理選擇,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的、全新的、科學的作業氛圍。基于此,學生參與作業完成的興趣將得到全面提升,且教師指導學生作業錯誤的有效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為尋求全新的個性化作業設計路徑,教師需要基于實踐教學的角度為學生進行作業內容的整合。
一切教學都是在理論基礎上開展的,但是一切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后續的實踐提供平臺、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設計英語個性化作業的時候也要秉承這一理念作相應的思考和探究。如,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同樣可以利用“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這一內容進行設計。針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作業完成自主性,教師可以通過“理實一體化”的作業設計思路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作業模式。教師可以在鼓勵學生應用課堂所學詞匯和語法進行造句的過程中,嘗試通過寫作的方法對打掃衛生的過程進行表述。但是,在學生完成作業之后,不論其完成效果如何,教師都要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完成作業的自信心。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知識內容鼓勵學生對學習小組中的同伴進行采訪,并對采訪內容做有效記錄,然后將之作為一種作業模式布置下去。該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在學習英語知識、完成英語作業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應用,這對于啟發學生的學習認知有一定的干預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證對作業內容的個性化設計,要通過個性化作業素材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這樣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習慣會發生相應的改變,而且在學習中也能通過作業素材的應用和理解有效地提升自己、促進自己、發展自己、改變自己。因此,在將來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務必要從個性化作業設計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新課堂學習環境,優化作業完成空間。
參考文獻:
[1]許愛娟.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作業個性化設計的實效性研究[J].新課程,2021(11):30.
[2]黃愛波.讓學生走向作業——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作業個性化設計的實效性研究[J].校園英語,2020(42):113-114.
[3]朱柳柳.個性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芻議[J].英語教師,2016(24):137-139.
[4]徐石城.對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英語作業個性化研究[J].教師,2016(28):92.
[5]張珍珠,胡向紅.淺談初中英語作業個性化設計[J].校園英語, 2016(8):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