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繪本閱讀是國外很常見的一種閱讀模式,最近幾年很多學校(特別是中小學)的教師比較關注這種教學形式。加強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筆者認為,在實施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時應抓好六個方面:1.選擇繪本,聚焦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閱讀的積極性;2.關注細節,發展繪本的創造性;3.善用插圖,發展思維的邏輯性;4.整體教學,培養思維的縝密性;5.注重提問,關注思維的層次性和連貫性;6.讀、聽、說、寫結合,啟發學生進入文本角色,增強與角色的互動性。
【關鍵詞】 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小學
【作者簡介】龔傳慧(1973.06-),女,漢族,廣東廣州人,廣州市白云區永泰小學,碩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一、英語繪本及繪本閱讀是什么
英語繪本并不是什么新名詞,因為繪本閱讀是國外很常見的一種閱讀模式,最近幾年很多學校(特別是中小學)的教師比較關注的這種教學形式。我校語文學科的繪本閱讀教學開展得如火如荼,深受片區家長、學生和老師的稱頌。
具體來說,英文繪本融合了視覺傳達藝術和語言藝術,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和情感性,為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素材和豐富的語言環境。不僅豐富的色彩圖案便于學生對英語故事進行理解,畫面和文字的結合還有效呼應了繪本故事情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英文繪本素材自然、多樣,情節真實、生動,為小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
二、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能增強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開展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有哪些好處呢?
俗話說“開卷有益”。而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講,英語繪本閱讀更適合幼兒園和小學生:它們既重視故事情節和所得啟示,又結合了扎實的語言知識,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維度主要有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1.促進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通過英文繪本素材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英語的語言表達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熟練地掌握英語閱讀技巧,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學生們在繪本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等方式增強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進而為發展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2.增強小學生的文化意識。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學習英語不可能去世界各地甚至沒辦法與外國人交談,但英語繪本閱讀讓我們了解千里之外的世界,千年之前甚至千年之后的世界,如《時間簡史》《未來簡史》。學生通過閱讀英文繪本可以感受繪本故事背后的語言世界,感受英語語言文化,見識和了解課本以外的西方語言世界,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為學生架設了與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在繪本中學習英語、探索英語,擴大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眼界,拓展了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促進了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提高。
3.提升小學生的思維品質。英語繪本反映了作者思維的邏輯性、創新性、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水平和特點。“一千人的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學生開展英語繪本學習有助于提高其思維的邏輯性、縝密性和多元性。國外很多科學家用以測量思維品質的工具有70%到80%是以閱讀形式體現的。
4.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已形成共識:從小生活在繪本故事中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主動學習、積極調試和自我提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包括學習態度、興趣、動機、習慣、意志、方法和策略等維度表征。
三、如何在小學實施英語繪本閱讀教學
1.選擇繪本,聚焦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選擇真實完整、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遵循意義優先原則。在充分理解語言的基礎上,聚焦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學習,讓生活成為英語課堂學習的主體內容。教師可以選擇貼近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英文繪本來進行課堂閱讀教學,閱讀的內容便于學生理解,同時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夠在閱讀英文繪本的同時引發對生活內容的思考,促進其個人思維意識及生活情感的培養。比如,教師選擇 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這一繪本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通過和學生一起閱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故事的內容,同時在閱讀之后設置開放性的問題“What do you see?”,讓學生自由表達其眼中的世界,在各抒己見的討論環節使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促進對學生自主意識和發散思維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時,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不同,繪本選擇的標準很難確定,難度過大容易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閱讀教學的開展,難度過小又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合作閱讀繪本,以均衡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能力差距,同時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如We' re going on a bear hunt 這一繪本,內容豐富,情節風趣,語言幽默,但是內容相對較長,有些詞匯難度較大。此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學習,讓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使班內學生同時實現繪本閱讀,并能夠對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這更有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溝通學生之間的情感,滿足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要求。
2.關注細節,發展繪本的創造性。實施新課程改革后,人們更加看重創新思維的理念,認為創新思維訓練是培養學生智力、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語教學只有不斷地引入新的內容、新的方法和新的概念,才能打破原來的局限性,自覺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筆者在教授繪本The magic words之前,首先引導學生關注每一幅圖片的細節信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然后預測故事內容,繼而引發學生進行讀前思考。首先筆者設計了“Look and say, look and guess”等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Who can you see in the 1st picture? Where is the big tree ? What is on the tree ?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oy?If you were the boy ,who else had you invited to the party?”。開放性問題既引發了許多開放性答案,讓學生們大膽講英語,樂于講英語,也調動了學生在學習繪本之前的熱情與好奇心,也滲透了中西文化的教學,如中國父母對孩子管教嚴格,不能單獨外出,不能吃來歷不明的食物等,而西方孩子比較自主獨立,父母親比較放心讓孩子們經常結伴同行或者自由開派對。
3.善用插圖,發展思維的邏輯性。繪本和其他英語教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圖畫不再只是點綴和陪襯,而是全書的命脈。有些繪本詞句不多,其意義在于讓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能通過書里的圖畫和簡單的文字,了解生活的點點滴滴,初步認知自然界和自我。以筆者曾經講授的繪本 The magic words中一處生詞為例,bottom雖然是一個生詞,但是筆者并沒有急于解釋,而是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并提出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side the door at the bottom of the tree ? ”。通過觀察圖片,學生說出:“I can see some food and toys inside the door at the bottom of the tree.”學生瞬間就猜出了bottom的意思是 “底部”。由此可見,可聯想圖片與文字之間的聯系,從而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邏輯。
4.整體教學,培養思維的縝密性。繪本的情節完整,圖片與圖片之間的邏輯性強。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整體理解繪本內容,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繪本故事情節發展的脈絡,提升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同樣以繪本The magic words為例,筆者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幅圖片后,迅速閱讀全文并提出問題“What are the magic words ?”。緊接著筆者根據五幅圖片,將整篇文章分為五個小板塊進行教授,其中前四部分重點關注繪本故事進程,并引導學生關注magic words的魔力,最后部分則關注他們如何將magic words的魔力價值推廣在朋友們之間,發展了學生思維的縝密性。
5.注重提問,關注思維的層次性和連貫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繪本時,一是要充分發掘繪本,二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好繪本中的圖畫,培養學生看和讀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解、建議和表達思想的能力。在教授繪本The magic words時,分別結合圖片,從一開始的“What did the boy see in the park ?Why was the boy upset ?”,到學生迅速瀏覽完繪本之后的“How did the boy open the tree ? What was inside the magic tree ? ”,最后到“What did the boy do after he find the room full of toys and chocolates ?Why do people always say that ‘please’ and ‘thank you’are the magic words?”。問題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注重了提問的層次性和連貫性。
6.讀、聽、說、寫結合,啟發學生進入文本角色,增強與角色的互動性。過去教學更強調對語篇的理解,即語篇表達了什么意義,而不太重視讀者對語篇表達的意義應該作出的反應。也就是說,我們讀一篇文章之后,不能只停留在理解上,還要對語篇內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斷和分析,特別是在教授繪本時,教師還應該關注繪本所傳達的情感態度和育人價值,讓學生體會到繪本的“弦外之音”。例如,繪本The magic words中所傳達的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講禮貌”。因此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朗讀、復述、表演來感知繪本中的角色并展開合理豐富地想象,學生在課堂的最后都說出了“We should be polite to others. We should always ‘please’and ‘thank you’when we ask for help.”這樣有效而且真實的回答。
事實證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繪本教學,能夠讓學生進一步豐富語言閱讀材料,拓展英語思維能力,了解外國文化,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無疑促進了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譚國棟.故事主題英語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D].山西師范大學,2013.
[3]徐希.利用英語繪本提升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技能的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7(16):124-125.
[4]段麗杰.英文繪本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優勢及問題[J].才智,2018(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