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化工原理》是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與工程、制藥工程和生物工程等工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在專業課和基礎課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自然科學領域基礎課向工程科學的專業課過渡的入門課程。該課程所講授內容密切聯系生產實際,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理論分析和解決化工單元操作中各種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工程設計的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對于新工科背景下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需要結合人才培養目標,針對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梳理,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積極性、參與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多方位、多角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制藥工程;化工原理;教學改革
引言
《化工原理》是化工、制藥工程等工科專業的主干必修課,承擔著由理論到工程,由基礎到專業的橋梁作用,是具有很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重要基礎課程,分析和解決工業生產中單元操作的工程學科。教學內容包括“三傳”的基礎理論研究、常見單元操作的規律和典型設備應用。培養學生具有優選單元過程所需典型設備的能力和優化生產工藝過程的設計能力。同時為學生學習工藝學、設備與車間設計、分離工程等后續相關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1課程特點及現狀
化學原理課程旨在了解基本單元的運作情況,找出其規則,指導學生制定工程概念,為他們提供藥品和相關產品的技術工程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化學原理課程的所有理論基礎和基本基礎,以及化學實驗技術和工程實踐的基本培訓,都是培養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在商業和社會環境中的專業技能所必不可少的工程課程,在實際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者希望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學生們將充分利用創新精神,結合優秀工程師培訓計劃的人才培養目標。該系統除了學習制藥工程的基本知識外,還包括化工生產工藝和設備的基本原則,使制藥工程專業學生有能力從事制藥生產、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適應能力和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化學原理是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理論知識很多,工程實用,公式復雜,大部分內容與醫藥生產無關,難度更大,學生失去興趣因此,制藥行業的化學原理要求更加精確,與制藥工程特點相關的創新也是課程最明顯的特點。根據上述分析,制藥行業的化學原理課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化工原理教學改革措施
2.1結合培養目標,優化課程內容
生物工程學院制藥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中指出不僅要有制藥工程的化學基礎,同時要具備工程設計與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具有在制藥或者精細化工品領域從事科技開發和生產過程與產品質量管理的能力?;ぴ碚n程的課程目標正好能夠滿足這個專業培養目標,眾多的化學制藥工藝中都涵蓋了化工原理課程中所涉及的化工單元操作,學好化工原理課程中的基本單元操作對于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了一個基石的作用,化工單元操作包含流體流動、離心泵、過濾、沉降、傳熱、蒸發、精餾、吸收、干燥和萃取等基本單元操作,結合我校制藥專業的特色和專業培養要求,教學時長為72學時,教學內容分別為流體流動、離心泵、過濾、沉降、傳熱、精餾、吸收和干燥7個單元,通過不同單元內容的學習,學生應該具備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操作的典型設備構造、操作原理、過程計算、設備選型及實驗研究方法等能力。
2.2設計題目個性化,以培養學生自主性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一般都是由教師給定經典題目,且學生題目相近一般就是給定參數有所不同。課程設計內容是課程設計的基礎,內容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目的的成敗,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的應是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懂得將高深知識或高新技術進行實踐轉化,對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的各個環節有總體認識。因此,設計題目不應局限于經典題目,教師可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專業特點自主選題。例如,吸收塔的設計中,老師一般給定的體系是水吸收丙酮填料塔,或水吸收氨氣填料塔,教材上也有相應案例,題目雖然很經典,但是大多學生都基本上參照教材的過程進行設計,除了大量的計算過程,思考和創新的空間很小。對此,教師可以允許求知欲強、學習能動性好的學生進行自主選題。鼓勵他們可以嘗試設計板式吸收塔,也可以不止考慮設計塔器設備,可嘗試設計換熱器,甚至一些新型的其他化工設備。在這個自主選擇的過程中,學生要自己獨立思考,既培養了自主性,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鼓勵學生自主選題,既能使學生進行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又能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因材施教,對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大有裨益。
2.3調整教學內容,突出難點和重點
關于制藥工程專業的特點,正在建立一個理論知識庫,以便進一步學習制藥工藝、制藥設備等專業科目。,化學原理教學內容適當調整,學習由學生自行安排——教師自己回答問題,不再在課堂上授課,教授一些新的先進操作,如膜分離、超臨界萃取、反應蒸餾等。,提高知識的效用。為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和興趣,對教學案例和科目進行了充分調整,增加了與藥物工程和日常生活有關的案例和科目。例如,選擇了酒精薪材制造工藝作為工業用途復雜管道設計計算的示例選擇了宿舍水管設計的示例;在導熱計算中,選用雙層玻璃實例,展示平板壁導熱計算,推廣節能環保理念。這些來自實踐和工廠生活的內容增強了學生們的熱情,激發了他們學習化學原理的興趣。
2.4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增加了課堂討論的次數
在課堂上,先提問,讓學生們討論,最后由老師總結設計更加個性化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為重點,增強學生的體驗意識,深化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使學生能夠識別和解決問題,他們促進了學生的主動性,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并通過討論幫助學生思考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討論課的教學通常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提問和確定討論主題。第二步是講解學生上臺講解他們對一個問題的理解和觀點第三階段是討論、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評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等并表達新的和新穎的觀點。第四步,總結,根據討論結果,教師總結。課堂討論使學生們能夠專心致志、思考和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內在潛力,提高教學效率。這些討論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進行,稍后將進一步討論。
結束語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課程有助于制藥工程的學生增強工程觀念,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高校教師教育理念的改革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影響重大。在完成設計說明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實踐的主體,每個人都應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和貢獻,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應認真探索如何提高學習效果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真正能夠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具備初步的工程意識;學生應該善于思考,勇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加強應用能力的提升,這樣將會順利達成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亞,曾賢璐,胡鑫,等.“化工原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教學實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39(24):7-14.
[2]鐘世華,曾佑林,劉亞純,等.制藥工程專業課程建設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20(34):590-591.
[3]史建俊,李偉偉,孫銀宇,等.新工科背景下制藥工程專業化工原理課程教學改革[J].科學視界,2020(27):89-90.
[4]杜俊平,蔡立芳,梁新.普通高校《化工原理》雙語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J].河南化工,2019,36(5):60-62.
[5]賈乾發,劉金川,林銀河.淺談化工原理理論課程中的教與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9,33(8):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