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巨野縣東楊樓小學 鮑曉慧
伴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全球掀起了一股“英語學習潮”,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語言,其在國際化交流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小學英語教學,既可以滿足當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也能夠為其后續(xù)的英語專業(yè)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利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下面將對相關話題進行淺要分析。
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一般是指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按照課程內容教學需要,匹配設置與其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情境,為教學營造知識場景,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習者提升學習效果。以小學英語為例,在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中,教師能夠根據(jù)自身所教的英語知識,設計一種與相關英語知識相匹配的情境,并令學生在這種場景中通過角色扮演實現(xiàn)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掌握、使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其重點集中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可培養(yǎng)其素質能力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
從當前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分析,它的優(yōu)勢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情境體驗式教學突出了教學中教師、學生的兩大主體,并明確了二者的功能定位;其次,情境體式教學能有效凸顯教師的主導性地位,其中包括對課程內容的解讀、對情境的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親身參與的方式吸收知識,如參與到對英語詞匯、英語句子、語詞構成的句子內容的自主理解及應用中。我們可以將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理解為快樂學習法的體系化與深化結果。此外,情境體驗式教學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為教學提供了一種精準的教學方案,教師只需要對其深入學習、認真解析,即可以掌握其要領,并根據(jù)現(xiàn)代信息化渠道搜集相關信息,將所有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分析、選擇,并融入實際的教學實踐中。簡單來說,情境體驗式教學為現(xiàn)代教學提供了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與靈活性的新模式。
根據(jù)當前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分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對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涉及方方面面,如果用現(xiàn)代教育產業(yè)理論分析,那就包括了在教學內容設計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在課堂教學情境營建中的應用、在課后教學經驗總結環(huán)節(jié)的應用。由于它的應用相對復雜,下面以實際情況為準,先指出其應用方法與應用技巧,再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說明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情況。
1.烘托氛圍法。所謂烘托氛圍法,就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營造某種情境,而這種營造氛圍的方法,可以通過聲音語言、動作語言或姿勢語言、文字語言、圖像語言等加以實現(xiàn);另一種烘托氛圍的途徑是道具,其中包括服裝道具、實物道具、創(chuàng)造性道具等,基本上都屬于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類實物輔助工具。
2.人物扮演法。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中的主要應用方法之一是人物扮演法,實踐中要求小學生成為實際的英語內容使用者,或根據(jù)課程內容要求扮演某個對話中的人物;或根據(jù)課程內容要求扮演某篇英語故事中的主人公。需要注意的是,人物扮演法除了扮演真實的人類物種之外,小學生還可以扮演擬人化的各類生物,其中包括卡通人物、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生物以及某些會說話的事物。這種扮演除了用固定的英語文章人物之外,還可以基于訓練學生某項能力的目的設置其他人物形象。
3.場景創(chuàng)造法。場景創(chuàng)造法與烘托氛圍法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存在質的差異。從根本上講,場景創(chuàng)造法是一種自由創(chuàng)造式的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方法。具體而言,就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教學內容,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使其寫出想要的場景,并列舉需要哪些場景要素,再由教師進行方案潤飾,指導小學生完成各項場景創(chuàng)設,并于課堂或課后進行表演。經過對這種三種方法的應用、反思后,教師就可以認識到三種方法雖然在表面上大同小異,但在實質上效果不一。
1.道具制作技巧。小學英語教學中對于道具制作技巧的應用已經逐漸廣泛,小學生對于道具文化的喜愛與使用已成既定事實,在國外好多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教師親手制作道具之外,其余制作過程主要由小學生共同完成;而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教學道具基本上由班級購買,或者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提供。經驗表明,道具制作技巧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的基礎技巧之一。
2.人物塑造技巧。通常,小學英語教育者認為在實踐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時,只需要通過學生按部就班地展示人物對話與動作即可。但是,從實質的教學經驗分析,小學生在人物塑造方面具有非常個性化的理解,比如,部分學生誤認為某個善良角色是反派、某個人物不適合自己扮演等。簡言之,新時期的小學生成熟度遠高于以前的學生,對于課本所教的英語知識也有很強的理解能力,尤其能夠自主發(fā)散思維,在不同的角度理解人物。因此,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實際塑造相關人物,而教師的人物塑造技巧已經成為衡量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開展質量的重要指標,因為它牽涉到小學素質教育方向的定位與發(fā)展。
3.信息技術應用技巧。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除了實體的方法與技巧之外,目前也增加了虛擬技巧。比如,在現(xiàn)階段,利用計算機與多媒體以及一些光影技術,完全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打造出《哈利·波特》中的場景;再如,根據(jù)課程教學內容,由教師制作“微課短視頻”或圖片資料與影像資料等,均屬于信息應用技巧在小學英語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中的應用。當前的教學經驗表明,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喜歡圖文并茂與可視化教學方式,同時也證實了新媒體工具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小學生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初期階段,主要依靠直觀的形象思維能力接受新知識,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科學,它既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客觀語境運用知識,也需要學習主體透過聽、說、讀、寫的方式掌握對它的常態(tài)化應用方法。結合以上分析可看出,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實現(xiàn)新時期素質教育教學目標,也能夠在實際的教學模式應用中,突出小學生的主體性,在激發(fā)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熱情之余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快樂氛圍,真正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