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慶
摘 要:小學體育是小學學科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中作用非常大。課堂教學是我們小學體育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小學生體育素質有效提升的重要方式。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值得體育教師認真探究的課題。教學中教師需將有效性提升作為研究的方向,努力為小學生構建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文章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對當前小學生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細致分析,著手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進行探索,以期為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重要意義;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05
目前,社會關注的焦點愈來愈傾向于小學教育,注重培養小學階段學生綜合素質,尤其關注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我們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明確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以新的體育課程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及時有效地更新師者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將目標放在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優化上,充分利用有效的途徑豐富體育教師的教育智慧,為構建有效的小學體育課堂積累豐富的經驗。所以,找尋有效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成為體育教師研究的方向。
一、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義
體育課是學生提升身體素質的課程,更是學生放松心情期盼的時刻。所以,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凸顯出其重要性來,體育教師要密切結合學生的基本狀況以及身體素質情況,了解學生喜歡參與什么類型的體育鍛煉,適合參加什么類型的體育運動,及時進行體育課程教學的調整和反饋,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接受到有效且適宜的體育訓練,放松學生的心情,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教師必須要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利用小學生易于接受的語言進行課堂教學,使小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體驗到快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體育課堂教學時,必須首先挖掘小學生自身內在的潛能以及智力方面的優勢,密切關注小學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間的內在聯系,運用有效的策略手段,使小學生的知識得到有效的遷移,促使小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使得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創新思維與能力得到有效啟發和鍛煉。
二、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一)小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相對較差
參與體育課學習,要求小學生有較強的身體素質,具有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并能積極響應體育教師的號召,聽從指揮,這是圓滿完成小學體育教學的關鍵因素。但是,結合當前小學生真實的狀況,聯系小學生實際的體育課教學,我們發現諸多的不足。小學生比較好動,往往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缺乏較強的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對于強度略大的小學體育訓練完成不了,甚至還有些學生存在恐懼心態,害怕參加體育鍛煉。小學生的身心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自律性不足,這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小學生正確的引導和悉心的照顧。
(二)小學體育教師基本的教學素養不平衡
當前有些學校,擔任小學體育教師中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教師少之又少,他們缺乏較為專業的體育知識與技能,致使他們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動作要領不夠專業,教學動作過于隨意,重視體育課的程度太差,也就看不到嚴謹的體育教學態度,使得小學體育課變為學生自由活動的場所。所以,小學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往往成了一個擺設,小學生接受體育鍛煉的權利被剝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成為一紙空談。這是小學體育教師基本的教學素養不平衡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極其不利。
三、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及素養
要想勝任小學體育教師工作,必須要具有專業的體育技術水平及專業素養,所以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首先應從師者自身的專業水平及素養方面進行提高。作為合格的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較專業的體育技術水平以及專業的文化素養,頭腦中必須要有清晰完整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知識框架結構體系,必須掌握較為扎實的小學體育專業技術水準和多種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具備當今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將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合理恰當地遵循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主體性原則,注重于小學生體育課學習積極性的啟發和培養,采用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教育教學模式進行體育知識的傳授,為小學生有效地傳輸體育知識及技能,并能幫助小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體育學習鍛煉的好習慣,最高程度最大標準地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體育教師的所在單位,必須為體育教師創造專業進修和培訓的良好機會,使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及素養能夠得到不斷提高,從而獲取和借鑒成功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經驗和方法,更加有效地服務于小學體育教學。
(二)科學合理地制訂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目標
任何的課堂教學都必須有教學目標的制訂,通過制訂教學目標而確定教學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所制訂的教學目標必須要科學合理,我們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對自己所教的體育教學內容必須清楚,依照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標準去制訂。制訂的教學目標既要具體明確,又要重點突出,懂得課堂教學的方向以及所要實現的課堂教學目標。制訂的教學目標必須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利于小學生體質的有效提升。另外,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教師必須要深入研究體育《課程標準》,合理準確地融入師者的教育教學理念,結合所教的小學生實際及小學生體育發展方向,去制訂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以確保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采用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
1.采用有效的課前導入方式。課前導入是學生進行有效課堂學習的關鍵環節,任課教師必須要采用有效的課前導入方式進行,將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致及好奇心誘發出來,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體育教師完成后面教學任務。例如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動手鍛煉的練習,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相應動作進行解釋說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成功地激發小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把小學生帶入實際的體育教學情境中去,從而收獲體育知識。
2.恰當地融入體育游戲。小學生的性格決定著學習質量效果,游戲是小學生們的最愛。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恰當地添加體育游戲內容,能夠有效地調動小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恰當地融入體育游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進行體育熱身,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體育中。在學生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的智力也將得到有效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得到有效發展,從而使得小學生的體質得到有效增強。
3.組織有效的體育競賽活動。小學生自身具有爭強好勝的特點,遇事都會充滿著好奇,期待得到教師的鼓勵,更期盼事情能夠圓滿成功。所以,依據學生這個特點,可以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帶有競爭性質的活動,以滿足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通過組織有效的體育競賽活動,來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信心,切實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以保證小學生體育教學的效果。
4.合理地設置有效的教學情境。在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為小學生恰當合理地設置有效的教學情境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學生準確合理地融入體育教學中來,依托我們手中的體育課本,充分挖掘具有一定價值的有關體育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小學生真實的學習生活情況進行情境的創設,賦予學生真實的印象,從而在教學情境中汲取有用的體育知識內容,充分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新課程教育理念指引下,體育教師應該及時轉變過去陳舊的教育思想,以新的教育思想觀念來充實自己的頭腦,及時更新體育教學理念。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敞開心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多給予學生關愛和呵護,特別是對于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缺乏進取心,學習效率比較落后的學生,我們教師更應多多關心,給予他們真摯的幫助,讓學生從內心去接受教師,進而演變成為對教師的尊敬。只有這樣,師生間關系越來越友好,越來越密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喜歡教師所教的課程,學生體育課的消極心理便會解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和睦融洽的師生關系來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尊重全體學生的自尊心,有效提升學生學好體育的信心,以此來確保學生都能夠得到體育課程的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6.重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是有效教學的總結環節,通過正常有效的教學評價,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利用教學評價,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困惑,真正去體驗體育課堂教學的親身感受,感受充滿激情又富有濃濃情趣的體育教學氛圍,贈予學生滿滿的體育課堂生命活力。通過體育教師及時的課堂教學評價,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來,獲取來自師者所賦予的勇氣及信心,及時地發揚優點改正不足,全面提升小學生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在學習方面擁有眾多的優勢,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將小學生的這些優勢有效利用起來,引領學生切實投入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體育教師要針對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總結教學經驗,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賦予學生恰當而適合的體育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努力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以此來推動小學體育教學的科學、規范及有效,努力打造科學的體育教學模式,確保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賀妍穎.核心素養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
[2]李爽.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