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摘 要:口語交際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針對口語交際教學中強調情境性和交互性的特點,兼合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探索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教學模式。借助故事、圖文、演繹等方式充分創設教學情境,課堂中采用游戲、思維導圖等多種方式落實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中全面參與互動,從而有效落實目標,幫助學生在交際中不斷成長,習得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低年級語文;教學做合一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13
口語交際是聽話、說話能力在實際交往中的應用,聽、說話是口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了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由此可見口語交際并不是單向的、自我靜態的言語表達,更側重于雙向的和互動式的動態言語表達,強調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習得的能力。
如此實踐性極強的學習內容,更加體現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要在充分互動的基礎上進行融合。因此,我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教、學、做合一”理論,對口語交際教學具有先進的指導意義。
一、充分創設情境,教得到位
口語交際的教學強調情境性和交互性,必須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它不僅僅是聽說的教學,也不僅僅是口語理解和口語表達教學,它還應該包括口頭語境適應教學。在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應當善于幫助學生完成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活動的創設,讓他們在學習時能擁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學生的學習情緒才會被激活,對交際的渴望才會提升。教師所創設的交際活動越貼近真實,學生交際時所使用的話語也會越真摯。因此根據不同內容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情境創設方式,可以讓口語交際教學教得到位。
(一)故事化口語交際情境
低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尤其對各類故事具有濃厚的興趣。兒童天生喜愛聽故事,因為故事具有有趣的情節,是兒童非常感興趣的學習材料。在口語交際中,借助故事創設情境,也是常用的、有效的方法。小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學習課堂中,如果能夠通過故事來學習如何表達和交流,很容易調動學習積極性。
將故事教學融入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如果在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融入故事當中,利用故事完成口語交際活動,能夠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學更有成效。
(二)視圖化口語交際內容
生動逼真的圖畫、繽紛多彩的視頻多媒體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可以促進兒童展開想象,引發學生思考,也是學生說話的“催化劑”。圖片和視頻模擬出的口語交際內容易于被兒童接受,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言可發,也能夠有效喚起學生觀察、思考和說話的興趣。
統編版教材在排布口語交際課程內容時,安排了插圖幫助學生模擬口語交際內容,彩圖編排畫質優美,排版合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后,按照自己的思維和想法連起來說說圖意,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所依托,有話可說。
在部分口語交際課堂中,可提前準備或布置學生收集與話題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同時通過多媒體播放精彩圖片及視頻影像,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口語交際內容。學生在觀看圖片和視頻時,能很快“進入”角色,利于打開他們交際的心門。各種精美的圖片可以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好奇,激發學生的興趣。播放各類真實的視頻給學生欣賞,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說出自我感受和想法,將抽象的文字化為具象化的多媒體內容,能充分激發學生交流的激情和欲望,更易促成口語交際目標的達成。
(三)演繹化口語交際場景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情景演繹是最直觀、最有效的方式,很容易將學生帶入交際情境中。在口語交際的教學設計上,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再現課本中的交際場景,讓靜態的文字動態化,讓無聲的教材有聲化。
教師從教材出發,采用觀察、演示、表演等方法,活化教材內容及口語交際場景。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口語交際情境中,產生真切體驗,口語交際目標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印刻在其心中。
統編版口語交際的內容安排非常具有前瞻性,教學目標自成體系,交際話題選擇適切,且教材中的情境都源于生活。教材提供了恰當的、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使得學生可以盡可能多地體驗各種場合的交際行為,充分強調學生作為交際主體中“我”的主體地位。正因為教材呈現了非常真實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理解并學習交際要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提前選幾個學生進行角色演繹,復現教材,使圖片更具象,演繹更真實。也可以事先請班級學生簡單表演,錄成視頻。熟悉的同伴,生活化的場景,情景演繹可以讓口語交際課堂更具吸引力。學生也可以在真實的交際中學會尊重他人,學會遵守交際規則。
二、激發學習情趣,學得扎實
統編版教材的口語交際,有別于以往的“聽說訓練”,按傾聽、表達、應對三個能力維度選擇內容,確定能力發展點。每一個口語交際內容的安排都具有明確的交際要求,針對這些要求和目標的落實,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將要點拆分,深入淺出地激發學生興趣,高效突破重難點。
(一)游戲化口語交際重點
對學生來說,使注意力聚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游戲。教師在課堂口語交際教學時經常會遇到整節課平淡流過,均勻用力的情況,學生很難抓住重難點。游戲可以幫助教師凸顯難點,讓學生置身于游戲情境中,更能寓教于樂。
游戲化口語交際能夠克服學生長時間集中關注課堂內容,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多設置幾個輕松有趣的游戲,會讓口語交際教學具備更多趣味,提升課堂活躍度,而且能化繁為簡,突破重難點,使學生記憶深刻。
(二)導圖化口語交際難點
思維導圖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在課堂中共同完成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認知結構,增強理解,強化記憶,提高教學效果,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將課本中散亂的知識點集中在一起,幫助教師梳理教學內容和重難點,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需要注意課堂的交互性和參與度。思維導圖不是機械的分割記憶,而是課堂上順勢的水到渠成。可以讓學生一起畫一畫、寫一寫,可以用樹狀、傘狀、磚塊狀等兒童化的語言和板書,不拘一格地利用思維導圖鞏固交際重難點,使學生對不同交際環境中的注意點都能有深刻的體會。
三、充分參與互動,做得有效
“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主張在做上教,做上學。教師的指導是教,學生的交際亦是教;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中是學,學生在與學生的交際中亦是學。學生在表達和交際的同時,也成為其他學生學習參照的標桿,在互動中互教互學。而將口語交際落實到各個情境中,便是將教、學融合到做中。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實踐中磨礪,在交際中訓練。
(一)表演化口語交際活動
表演是學生非常喜愛的語文活動,在表演過程中,學生進行角色體驗,置身其中演一演,會感到其樂無窮。教師應當在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較長的練習時間和較為自由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自己、學生之間乃至師生之間進行交流,提供充分的展示機會,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通常根據口語交際內容的難易程度,可以采用多種表演方式。第一,自導自演自己說。 第二,師生共演示范說。 第三,同桌、小組合作說。表演化口語交際活動,可以讓口語交際場景變得更豐富,更能體現口語交際的生活化和實用性。
(二)展評化口語交際要點
口語交際的課堂要構建開放式課堂環境,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不僅要讓學生演,還要讓學生評。針對課堂上的口語交際場景表演,鼓勵學生仔細看、認真聽、用心評,根據課堂提煉出的口語交際重點,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規范點評,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其表達和語言訓練。
學生的表演、表達水平參差不齊,教師教學時應當鼓勵學生階梯式評價。首先,是否聲音響亮,普通話標準;其次,點評是否態度自然大方;最后根據課時要點點評交際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教學時還可以在課堂中出示各類答案讓學生點評。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出示各類人物卡通頭像,讓學生自己調動既有經驗進行口語交際展示,然后組織學生對照口語交際目標評一評。通過組間對比使他們發現目標課程中的重點,或者容易忽視的細節。這樣學生的點評沒有壓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僅能發現問題,還知道了正確答案。演評結合方能落實教學目標,切實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三)拓展化口語交際經驗
教師要讓口語交際教學走出語文課堂,走進學生生活,要學生學會在社會中主動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應當注重課外拓展,豐富學生的口語交際經驗。鼓勵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學會與父母長輩、親朋好友乃至陌生人溝通。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根據內容創設情境,制訂有效的教學策略,落實每課核心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較科學的聽說方法,通過各種形式和措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在交際中成長。讓他們在會說、敢說的基礎上逐步向著規范、準確、有條理和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等較高層次邁進,要求從“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逐漸提高為“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參考文獻:
[1]蔣子璐.口語交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及方式[J].語文教育,2016(9).
[2]趙青.找尋自我,保持本色——芻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