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田河小學 曹亞美
首先,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大多數情況下,評價一篇文章,就是看這篇文章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否是作者當時真實感受。學生只有通過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去感受,才能感受到不同情感的迸發。閱讀是學生知識積累的有效途徑,寫作則是知識運用的過程,所以說閱讀是寫作的重要基礎,在這個轉化過程中,學生實現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還提升了自身的思維拓展能力。其次,寫作是閱讀的深化。大量的閱讀不僅充實了學生的知識積累,還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如何把這些素材運用到實際寫作中,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其中的契機。學生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使用自己的知識積累,不僅充實了寫作內容,還對引用的文章再次深化理解,從而學會使用自己的寫作技巧去抒發情感。學生通過不斷深化理解和寫作這一良性循環促進思維空間的拓展。
目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教學模式還沒有成熟。雖然新課程改革要求下,各版本教材中有寫作與口語交際的專項訓練課程,但由于整體教學課時安排不充裕,并沒有達到教學目標。還有,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這方面的教學中,也只是局限于課本中的教學內容,并沒有拓展課外閱讀,也沒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寫作想法,導致學生閱讀和寫作練習的力度還不夠。
目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一個學期的課時安排是影響教學內容的主要原因。大多數情況下由于課時原因,安排的閱讀寫作教學課程很少。一般情況下一節課理論講完就花去大半時間,并沒有時間練習。況且閱讀與寫作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練習才能熟悉,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并沒有關注這方面,也沒有利用好課外時間。另外,教師通常采用指定題目進行練習,方法和形式比較單一。
小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沒有過多的社會實踐經歷,在作文中不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為了完成教師的作業,生搬照抄別人的作文,造成了自己的作文缺乏情感表達,無法傳達真實情感,作文質量大大降低。還有部分學生使用一篇作文多次應付教師的任務,這樣使學生養成了懶惰的心理,對語文寫作產生厭倦心理,學生的思維想象缺乏,無法用真實感受描寫作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要求,新興的教學方式不斷完善,關于學生們的閱讀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們獲取閱讀的內容和途徑也在大大增多。從中發現,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和閱讀理解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在閱讀課上學生只是單純的讀,并沒有記筆記,這就造成了盡管增加了閱讀量,但寫作能力還是沒有提升。
閱讀寫作一體化中掌握良好的閱讀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新興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方法,它是將同一個主題內容或者同一組相關聯的文章進行組合式閱讀。通過這種方法接觸到的閱讀量更加豐富,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學生通過文章對比,了解了多種寫作技巧的應用方法,把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做到活學活用。例如,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中《觀潮》《火燒云》這兩篇課文就可以作為群文閱讀的基礎性課文,教師還可以再收集一些其他描寫自然現象的相關文章。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描寫手法,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去感受自然景觀的壯觀,去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回答自己是否閱讀過其他描寫自然景觀的文章。所以,閱讀是最好的積累寫作素材的方式,學生如果加大自己的閱讀量進行知識積累,再在寫作中靈活運行各種素材,就可以有效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
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還要依靠教師的科學合理化教導,只有高質量的閱讀才能幫助學生在寫作環節靈活運用。除了這些還要重視閱讀評級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后發表感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評價這篇文章,這是對所閱讀文章的深入理解,也是學生對自己得到的靈感的檢測,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這篇課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問學生讀完課文是否有感動;然后再講解文章中的教學內容,提煉出有畫面感的詞語讓學生感受;學生發表讀完這篇文章的感受后,自己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通過這些表達讓學生學習到了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技巧,積累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自己的講解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用不斷提問的方式去解析這篇文章,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地提升寫作能力。
當今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網絡信息資源十分豐富,智能設備普遍到學生的家里,教師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到教學中。其實,大量的網絡信息資源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去閱讀,可以找到各種想要閱讀的圖書,從而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面。還有,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化的課本知識可以直觀地給學生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例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白鷺》這篇課文,它是一個很好的練筆題材,這邊課文是一首描寫動物的詩,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很難感受到白鷺的各種特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白鷺的各種形態,讓學生感受現實中的白鷺是否像郭沫若詩中描寫的一樣,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白鷺的優美姿態。課后可以讓學生寫一篇自己喜歡小動物的詩或者作文,要求要把動物的類型、形態介紹清楚,自己喜歡這個動物的原因,把這些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在完成教師任務時會通過互聯網查找自己喜歡動物的各種信息,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對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其中閱讀與寫作都是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條件,通過兩者有效的結合,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強化。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閱讀寫作一體化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同時進步,綜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