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西街小學 劉國軍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最重要的就是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發展,讓學生可以學會思考,能創造性地思考。這是當代教育工作對教師提出的新標準,也是希望能達到的教育效果。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圖形思維工具,其簡潔直觀,而且高效,在多個領域中都得到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思維導圖與復習進行有機整合可以實現對復習的優化。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可以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構架,幫助學生明確復習內容,并在思維框架的引領下有序地復習,保證學生復習成效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強化。
復習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有效開展復習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并且可以將知識內容靈活地掌握。但是學生在當前的復習課堂中收獲往往不多,學生開展語文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語文學科知識范圍廣、容量多,雖然語文教材在編排上采取了主題集中的形式,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還會感到知識的零散。開展復習課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將語文知識進行一定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在實際應用中通過知識之間內在的聯系有效利用相關內容去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真正將知識內化,轉化為自身的知識技能。
有效開展對小學生的復習課,可以實現教學針對性的提升。具有針對性的復習才能讓學生在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得到收獲。就目前部分教師的復習實際情況來講,教師只是將所有知識點再一次重復地教學,或簡單地回憶從前學習的知識點,并未對知識進行深度分析。這樣開展的復習課堂,不僅會造成學生時間上的浪費,而且無法得到良好的復習成效。有些語文教師甚至將復習課轉變為解題課,通過解答問題的形式進行復習,學生在大量的解題過程中只能實現解題能力的提升,無法達成對語文知識的內化。教師沒有有效地、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復習,復習模式過于單一會導致復習沒有成效,學生無法更好地記憶、理解知識點,導致學生成績無法有效提升。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但是,目前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教學是主導的,學生學習是被動的,學生課堂地位并不高,不能真正成為課堂主人。傳統的教師主導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下學生的發展需求。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沒有意識到復習的重要性,也不會在完成習題后體會到成就感,往往無法形成一定的學習熱情,一直被動地復習,造成復習效率低下。學生長時間感受不到自己的學習地位,會造成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復習的知識點越豐富,其思維就會越混亂,而且會形成一定的煩躁情緒,甚至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厭惡感,進而喪失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教師在復習課堂中完全取代學生的地位,學生無法自主梳理和整合語文知識,導致學習質量低下。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要與學科特點進行有機結合,將思維導圖靈活地運用在語文復習中,可以構建良好的學習空間,實現復習課堂優化的教育目標。思維導圖有著梳理以及壓縮的功能,在思維導圖的運用中,只要將關鍵詞連線,就可以將整個單元甚至整本書的內容組合成一張圖片。思維導圖可以將大腦中存在的隱性內容明確地呈現出來,通過直觀的圖對新的知識進行定向以及引導,讓學生可以明確新知識與以往學習的知識之間的關聯,而且可以從以前學習的內容中找到相似的知識進行吸收,達成對新知識的有效理解,進而實現新知識與舊知識的整合。在小學語文復習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實現知識體系的構建,減輕學生在復習方面的負擔。
教師要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在復習具體的文章或模塊前,要求學生分析所有知識內容,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將文章或模塊中的知識點以及知識之間存在的層次、關聯等明確,并將知識結構圖繪制出來。在討論交流以及繪制知識結構圖的過程中,學生會深入研究知識內容,明確相關知識脈絡,對知識間存在的關聯更為清晰地領悟,進而達成整個知識網絡的成功構建。同時,還要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補充遺漏知識點,全面實現知識體系的完善。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共同繪制思維導圖,這樣可以盡可能地規避學生在思維上的盲點,更容易幫助學生達成對知識的理解,并形成綜合性分析,推動學生觀察、分析等能力的強化,真正將知識轉變為相應技能。此外,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開展拓展性練習,引領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實現對自身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將自身的思維意識進一步強化,為今后更好解決綜合性問題做準備。
以前學生在語文字詞學習的時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朗讀和手寫來進行記憶,這種方式效率不高,還會增加學生學習壓力,久而久之,降低學生的字詞推理能力。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改善這種現狀。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合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字詞學習和復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漢字學習中,有大量同偏旁文字,也有很多諧音字。很多學生在記憶的時候,容易產生偏差,經常會出現思維混亂的狀況。這種情況下,教師運用思維導圖能讓學生更方便地記憶。學習了一些字詞后,教師將這些近似的字詞分類列舉,通過集中展示的方式,采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復習。這種思維導圖的運用,更多的是根據相類似文字的組合方式,可以通過相關引導找到規律,更好指導學生學習。教師還要為學生精心選擇具有針對性、經典的字詞習題,把握好題目的數量,之后要為學生進行規范性講解,促使學生能內化知識,將知識實現正面遷移,將自己的將解題技巧有效深化,實現對解題規律的掌握,達成解題能力的提升。開展語文復習教學,一定要考量學生的認知規律,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由淺及深地為學生講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識字教學中,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梳理學生的思路,也能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精細化,對已經學習的字詞進行復習的時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學生長久記憶來說能提供更大幫助。
當下多媒體技術已經充分應用到教學工作中,思維導圖的構建離不開一些理性的分析過程,呈現給學生以后,需要學生充分把握其中要點。對于邏輯不清晰的地方,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直觀呈現給學生參考。多媒體技術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內容很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好把控其中要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思維導圖應圍繞相關主題展開分支,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語言交流環境,引領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可以充分地表達,而且知道應該怎樣表達。當課程結束后,學生對課程有了整體把控。在遇到語文復習的時候,教師可以繪制一個巧妙的思維導圖,采用多媒體方式給學生播放出來,可以設計成一些動態圖形,讓學生有條理地了解整個知識框架,更好把握其中的核心。采用多媒體技術的方式呈現思維導圖,是一個非常便捷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快速接受思維導圖的復習方法,也能讓學生對思維導圖認識更加深刻。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自我評價。
思維導圖可以直觀地呈現知識之間的關聯,也能體現學生的思考過程,思維實現可視化。同時,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參與制作,更好地給予學生自主權,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提升學習主動性。這種思維導圖和多媒體詳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在語文復習中更有效率。
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已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向,既可以提升小學生語文復習效果,又能推動學生思維的拓展。由于當前小學語文復習存在多方面問題,教師要結合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模式,有效引領學生開展對語文知識的梳理以及整合,全方位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復習,鞏固所掌握的語文知識,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學生有效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實現思維能力的強化,可加強小學生未來的社會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