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思源實驗學校 陳得輝
家庭教育的缺乏給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對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班主任的主要任務,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教育對學生各方面的教育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都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行為。子女的健康成長以及正確思想行為觀念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而發生一定的改變。對于農村單親家庭來說,他們本身所受到的教育就比較缺乏,再加上農村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大多數的父母為了給子女更高的生活質量,都會選擇外出打工,這時候子女也都成了留守兒童。子女長期與父母見不到面,無法與父母溝通,而父母也無法了解自己的孩子,這就導致這些單親家庭的子女的交流出現了障礙,心理健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學校和教師在對單親家庭的子女進行教育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難度。

從目前我國的農村教育來說,不管是什么樣的家庭,在學校中教師都會進行一定的德育教育,并且也積極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思想素質的提升,但是對于單親家庭的子女來說,他們本身就比較缺少爸爸或媽媽的愛,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定的偏差,甚至有的學生還出現了極端的性格,經常打罵自己的朋友和親人,溝通能力也有所欠缺,嚴重影響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效果。
在實際的教育管理中,教育工作的主體在實際的教育中常常被忽視,教育的主要思想會被認為以對成人的觀念和標準要求和教育農村的單親家庭子女。這樣的教育理念不切合實際,與農村單親家庭子女的成長需要存在著完全不同的情況,所以在實際的教育中就把學生放在了相對比較被動的位置,教育的主體地位被占領,在進行教育的時候,也只能根據教師的思想進行學習,甚至農村的單親家庭子女對教師的教育觀點不認同的時候,教師也會認為這是學生叛逆,不聽話的表現,也就是說在農村的單親家庭子女教育中,教育者總是把成人的教育觀念強加到學生的思想中,認為這樣就能有效地減少學生的叛逆行為和逆反心理,這種觀點存在嚴重的誤區。
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學生三觀的養成以及心理健康的發展都與家庭教育有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家庭教育可以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因此就要重視農村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很多家庭會因為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就忽視了對學生的家庭教育,為了滿足孩子就會采取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無限地滿足的方式讓孩子得到更多的愛。其實這樣的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這種方式是對子女的精神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的嚴重忽視,如果一直對子女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教育的話,孩子在以后的發展中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逆反心理,不僅不會感激家長滿足了自己的要求,甚至還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在以后不滿足自己所提出的要求的話就會哭鬧,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情況,單親家庭的子女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及時地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同時,家長在察覺到孩子有不滿或者是沉悶的情緒的時候,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排解,避免孩子負面情緒積累過多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家長重視起孩子的教育才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優化家庭教育,保證農村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有效性。
學生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后,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因此學校方面要重視對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在學校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單親家庭子女的學習情況,對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要及時地鼓勵,幫助孩子有良好積極的心態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要安慰,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有充足的動力進行以后的學習。不僅如此,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當單親家庭的子女出現異常行為的時候,教師要立即制止,與學生溝通和了解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然后再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專門的措施,還要及時地與學生的爸爸或媽媽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通過密切的家校合作關注學生的成長,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讓學生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單親家庭的子女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愛和認可,從別人的關愛和鼓勵中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如果孩子有一些不良的思想或者是行為習慣,教師不要一味地責罵或者是懲罰孩子,而是要引導孩子和鼓勵孩子,與孩子充分地溝通和交流,以更好地幫助孩子改正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防止因為教師過分的責罵讓孩子更加無助。另一方面,對于家長來說,還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讓孩子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通過一些有趣的戶外活動磨煉孩子的意志力,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促進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促使學生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以后的生活和學習。
單親家庭子女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作用,首先就要加強對實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認識,改進和完善有關于農村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管理制度和體系,制訂完整并且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的教育和管理計劃,在各個課程的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容,強化班主任的教育,通過實際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還要制定科學并且規范的評價制度,用系統的方法、發展的觀點以及激勵的措施評價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情況,要明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對農村單親家庭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可以通過開班會等形式指導全班學生進行實際的各方面的教育,建“校園廣播站”,建宣傳欄、讀報欄、文化走廊,設置文明行為規范用語標志牌,選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作品等,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這樣不僅讓單親家庭的子女獲得了相應的教育,還讓全班的學生都受到了更積極的教育。
綜上所述,農村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并不單單是家庭關注的問題,更是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共同關注和解決的問題。目前農村單親家庭數量逐漸增多,農村單親家庭子女的數量也變多,更要重視起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不僅要優化學校教育,更要發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強社會的保障讓孩子受到更多的關愛,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