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中學 阮玉婷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教師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實踐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發展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幫助小學生構建數學模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彌補數學課堂的缺陷,并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引導小學生靈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很多數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前收集,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現象,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增強小學生的學習動力。課堂上,數學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情境,使小學生沉浸在輕松、愉悅的課情境中,能夠獨立運用數學知識,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小學數學圓柱的相關知識時,教學目標要求小學生能夠認識圓柱的特征、圓柱的立體圖和展開圖。課前,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圓柱體,然后在課上分享一下自己有哪些發現。有的說電線桿是圓柱,有的說易拉罐是圓柱,還有的說水桶是圓柱。然后數學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小學生播放更多的生活中的圓柱,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情境。通過對各種圓柱圖片的辨別和觀察,小學生能快速掌握圓柱的特征,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接下來,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小學生自主制作圓柱模型,使小學生直觀地看到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形成圓柱的清晰表象,培養小學生的空間觀念。
數學教材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資源,只有完全掌握了數學教材中的知識,才能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發現,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小學數學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挖掘數學教材,做到以學生為本,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增強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同時,數學教師還要指導小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課堂有所收獲,調動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比如,講百分數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大容量的呈現和規范化的演示,激活小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小學生主動跟隨教師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教師要詳細分析,并且以每個知識點為核心,向外延伸出更多的知識點,構建百分數的思維導圖,有意識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數學教師再通過教材中的案例講解學習百分數的方法,讓小學生將數學知識轉換為實踐的動力,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思維水平,更好地理解百分數的實際意義。
課堂提問看似簡單,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檢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可以在課堂提問中增長數學技能,學會主動思考,在生動的教學環境中快速獲得真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創新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小學生可以系統化地學習數學,強化數學應用意識。比如,講小學數學統計表的知識,統計表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在課堂上數學教師首先進行提問:你們能夠想出來生活中有哪些統計表嗎?通過這個提問幫助小學生初步建立思考取向。接下來數學教師再按照課堂教學要求設計多樣化的提問,一步步引導小學生深入學習,扎實掌握統計表的運用,進一步調動小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問的形式應該是開放式的,可以進行問題搶答,可以進行知識競賽,也可以進行實踐探究等,要實現新課改賦予的教學目標。在課后,數學教師可以讓小學生統計家里去年每個月的電費情況,然后制成統計表,鍛煉小學生的數感,做到活學活用和舉一反三。
要想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給小學生提供更多發揮的機會,深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小組中,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有效地開拓了數學邏輯思維,能實現全體小學生的共同進步。而且,通過小組合作能使小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的好習慣,為其今后的長遠發展打牢基礎。比如,教授多邊形的面積前,小學生已經學會了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而多邊形的面積就是要把一個組合圖形分解成多個已知的圖形再進行求解,小學生擁有更大的創造空間。數學教師將小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然后為每個小組設計不同的合作探究內容,以促進小學生對數學計算公式的掌握。在解決多邊形面積的問題時,數學教師鼓勵每個小組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這時小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出來,都希望自己的小組能夠想出更多的解題辦法,這對小學生的成長是極為有利的。小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建構起數學知識體系,學會了轉化的思想。
數學實踐活動應以適應時代發展為前提,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號召全體小學生都積極參與,使小學生學到有價值的數學,滿足小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在組織實踐活動的時候,數學教師要避免形式化,必須真正地激發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小學生從死板的活動中解放出來,使小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比如,講平移和旋轉的知識時,有些小學生的空間思維不強,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感到很吃力。對此,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實踐活動的方式降低數學知識難度,使小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實踐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給學生播放視頻動畫,包括旋轉的風車、運行的石英鐘、正在拉抽屜,握著方向盤開車等,讓小學生區分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課堂上頓時活躍起來,小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問題。數學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生到生活中尋找平移和旋轉的例子,讓小學生能直觀地找出旋轉和平移的區別,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應以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為切入點,引發小學生的數學思考,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數學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設計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方案,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此外,教師還要指導小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增強數學應用意識,能夠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