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寅旭?劉云超
摘 要:中職學校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必須構建相應的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本文就中職學?;旌鲜浇虒W質量評價體系的特點、評價體系的構建進行了詳細闡述,以期為更多中職學校構建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提供借鑒。
關鍵詞: 中職學校 混合式教學
一、中職學校構建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學通過各種智慧教學平臺的開發得到迅速推廣。與此同時,傳統課堂和在線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應用實踐研究也呈現出井噴式發展狀態。筆者在中國知網以 “混合式教學” “高?;旌鲜浇虒W”“中職混合式教學”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分別得到21650條、2984條和283條搜索結果。從研究和應用的范圍來看,以高校研究最為深入,而中職學校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概念與特征、教學模式、評價方法等研究遠遠不夠。因此,中職學校必須加大力度研究混合式教學,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科學、公平、公正、多元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二 、中職學?;旌鲜浇虒W質量評價體系的特點
(一)適應中職學校學生特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中職學生年齡偏小,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興趣,進入職業學校后,由于學習壓力小,其學習動機不強。因此,只有科學設置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才能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融入中職學?!袄韺嵔Y合,工學一體”教學模式
“理實結合,工學一體”教學模式即在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和工作相結合,以典型工作任務的工作頁為載體,讓學生在“學中做” “做中學”。中職學校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要將課前線上自主學習、課中線下知識內化和課后拓展提升三個教學環節融入 “工學一體”教學中。
(三)體現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
在中職學?;旌鲜浇虒W質量評價體系中,不但要體現學生獲取理論知識、熟知工作流程、自主學習等專業能力,還要重視對學生工作態度、團隊合作、語言表達、創新精神等綜合職業素養的評價。
三、中職學?;旌鲜浇虒W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組成
中職學?;旌鲜浇虒W質量評價體系由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組成。
過程性評價主要包括智慧教學平臺提供的數據匯總和由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企業(專家)評價、小組額外激勵加分組成的綜合評價。
結果性評價主要包括平時課堂測驗、期末考試成績等。其中過程性評價中的小組激勵加分是在每次教學任務結束并且評價完成后根據小組成員得分總和進行排名,然后依據名次對各小組內組長和組員分別進行額外激勵加分,名次越高加分越多,其中組長加分為組員加分的一倍。
(二)教學質量評價計算方法
在很多研究中,學生最終成績中的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比例有的各占50%,還有的把過程性評價的比例提高到60%。本研究認為,為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職學校開展的教學評價應更加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可考慮將其占比提高到70%,即學生最終成績=過程性評價×70%+結果性評價×30%。其中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成績都要換算成百分制,計算公式如下:
過程性評價計算公式:每次綜合評價得分=學生自評×10%+小組評價×30%+教師評價×60%+小組額外激勵加分;個人總得分=線上平臺數據匯總得分+每次綜合評價累積得分;過程性評價成績=(個人總得分/全班最高總得分)×100。
結果性評價計算公式:結果性評價=(個人課堂測試總成績÷全班個人課堂測試總成績最高分)×50+個人期末成績×50%。
(三)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運用
教學質量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測量和判定,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結果的恰當運用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根據行為學派理論,不斷利用獎品、分數、個人榮譽等外部強化和刺激改變和調節學生學習行為。通過改革教學評價模式,運用評價結果的調節和導向作用促使學生不斷克服自身缺點,提高參與學習和討論的熱情,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需要提醒的是,教師在授課班級開展混合式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內容并重視過程性評價,要讓學生知道,如果不積極參與到線上線下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中去,即使期末成績考滿分也不能通過課程考核。
教師對每次教學任務結束產生的教學評價結果要及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公布,下次課前要對評價結果進行點評,對優秀小組和學生進行口頭表揚或給予物質獎勵;對表現不佳的學生要進行及時預警或交流談話,找出原因并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逐漸引導學生會學、樂學。
學?;蚪處熋吭乱▓笠淮螌W生過程性評價累積得分,讓學生了解一個月來參與混合式教學的學習情況。還可以模擬企業職務名稱并根據小組積分排名情況賦予組長“主管”“經理” “總監”稱號,對小組優秀成員賦予“優秀員工”稱號。凡獲得職務榮譽稱號的學生在個人最終成績基礎上可再次獲得獎勵或加分。
四、 小結
中職學校在構建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時,不但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及結果的運用,還要充分考慮學校辦學條件、智慧教學平臺、課程類型和學生特點。只有在不斷借鑒吸收優秀研究成果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才能構建出適應中職學校自身特點的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李逢慶,韓曉玲.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
[2]郭天行.高職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0(6).
[3]郭建東.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成人教育,2020(12).
[4]詹永富.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時代汽車,2021(2).
(作者單位:濟寧市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