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楊娟娟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為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創新改革帶來重大機遇,其中,思政教育作為一種可以借助道德感化的形式應用到日語課堂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政水平,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培育“愛國”“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主人翁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鑒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思政教育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了解應用要點的同時提出具體應用策略,旨在更好的提高思政教育與高職日語教學之間的融合效果。
關鍵詞 課程 思政教育 高職日語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36
On the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LIANG Shuang, YANG Juanjuan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50)
AbstractThereportofthe19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pointsoutthat"iftheyounggeneration has ideals, a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 country will have a future and the nation will have hop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t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 form of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applied to Japa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vel, strengthen patriotism education, lifeeducationandbeliefeducation.Cultivate"patriotic"and"friendly"socialistcorevalues.Cultivatethesenseofownership.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in the road,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points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effect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Keywordscours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Japanese
0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政會議上的講話提到:高校課程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融入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突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突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內容,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高職日語教學中,課程思政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漢語相比,日語有著較大的差異性,特別是對于一些非母語人員而言,在學習日語時會有著一定的難度,若是無法掌握其日語學習規律,也很難有效開展學習活動,導致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再加上漢語雖然對日語存在長期影響,并且許多漢語詞匯來源于日語,但基于整體知識體系而言,漢語和日語各有特色,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到日語學習中,往往能夠通過改變學生自身的觀念認知來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投入到日語學習中。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作為未來的優秀藍領人才,也需要掌握更多語言,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未來工作崗位中。[1]
1思政教育與高職日語教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通過課堂思政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在進行思政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分別通過思維意識觀念精神等多方面,借助道德感化的手段來塑造學生的學習意志,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其學習的認知,也能夠有效沖抵知識學習中枯燥乏味等情況,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和規劃執行的能力。特別是在應用到日語學習過程中,由于日語與自身的特色十分明顯,對于形成既定漢語觀念的外國人而言,不利于構架日語知識體系,容易在相對復雜的詞匯和語法語句中出現迷茫、懈怠等情況。[2]但是,借助思政教育進行日語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意志,增強其韌性。第二,思政教育的思辨能力鍛煉。由于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勵,啟發并引導學生思考和辨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清楚分析是非對錯和主次優劣等等,更能夠了解事情對立統一,并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投入到日語學習中,由于許多高職學生對于日語學習的興趣不足,再加上部分高職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在日語學習的道路上也會遇到層層阻礙,但是應用思政教育能夠建立學生漢語學習素養,通過師生互動文本閱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構建日語知識體系。第三,思政教育的未來發展觀鍛煉。由于思政教育更加側重的不僅是學生的內在教育,也關注著學生的長期發展,為促使某種思維觀念在學生未來的發展中能夠起到長期的作用,一般會通過引導學生掌握未來發展觀的形式,注重從長遠的角度上來引導學生。[3]基于日語學習來看,作為一門語言,單純的學習語法和50音圖是不足夠的,還需要不斷的強化單詞的記憶,增強聽說讀寫的功能,而應用思政教育使能夠使學生在接受日語學習,使構建更加成熟完善的體系,能夠具備長遠鞏固的規劃,減少學生對于日語學習中半途而廢的情況。
2課程思政教育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2.1教師“課程思政”意識的強化
思政教育與高職日語教學相融合,無疑是一種全新的教學體驗,考慮到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對于教學的熱情和積極度不高,再加上學生更加側重于技能的學習,也忽視了一些思政教學的認知,而在素質教育成熟發展的今天,更是需要強化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理念,才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漢語教學中。專業課的教師作為新時期日語教學與思政教學結合的指引者和實施者,也肩負著重要的教育職責和使命,在教學中更是需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愛崗敬業的良好職業精神。為學生做出榜樣。
2.2結合專業特點深挖思政要素
由于高職日語課程作為許多高職院校中一項相對小眾的語言課程,但是在進行日語學習時,往往也與未來的職業與崗位相對接,因此,將思政教育結合日語教學中需要根據其課程專業內容巧妙靈活的應用。教師也可通過生活案例潛移默化地進行課堂思政教育,例如在關于旅游或是教育等環節的專業教學中,當學生學習日語時,可以基于未來職業發展的角度,從提升職業素養的方面入手,來增設一些關聯性的思政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形成職業修養和崇高的道德理念,培養學生提前了解未來工作的內容,做到嚴謹敬業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讓學生在學習若干日語詞匯后,以日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未來從事會計工作的愿景和期望。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當前社會實際現狀,深挖思政元素。例如《基礎日語精讀》課程的學習中,第三課《病気》是關于疾病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情況,我國的戰“疫”成績和感人事跡--引導學生認識到面對疫情時我國的政治優勢,制度優越,不畏艱難、團結互助的民族精神,以及醫務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引導學生思考應該如何從我做起,保家衛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培育“愛國”“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主人翁意識。《日語高級會話》第十課《ご馳走》是關于請客禮儀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比較中日請客禮儀的異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傳統的待客之道,批判性思考某些請客鋪張浪費的現象,提倡從我做起,文明請客,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2.3遵循個體差異,科學指導
思政教育在融入高職日語教學中,需要遵循個體的差異性,還要做到科學指導,教師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由于不同高職學生對于日語學習的觀念、看法和興趣愛好也各有不同,再加上部分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進行日語教學的過程更是不能一概而論,而是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大致學習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策略。而思政課程的引入也需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并非是單純的說教和灌輸,而是要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結合當代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心理特點等多方面的內容來調整課程比例和課程重點,使得課程設置更加靈活多元,而原有的思政教學往往會因為相對抽象的內容很難被學生所需要,因此更要及時更改其教學目標,促使教學目標的可落實性。否則將會影響學生的接收效果。因此,要保證思政的內容在體現在日語課程的同時,也能夠接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將理論講解轉化為體驗式教育,才能夠更好地達到預期的目的。
2.4注重日語課程體系的完善
上述分析得知,思政教育融入高職日語教學中,無疑是一次全新的課程嘗試,因此更是需要注重課程的評估,為教師今后的教學指明方向并提出優化的思路依據,也需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要端正態度,樹立正確且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將立德樹人貫穿于思想政治教學的始終,突破傳統評價中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等問題及落實育人價值導向,以最終教學成果作為一種專業性的衡量和評價,還要突出育人元素,促使德育教育真正成為日語教學評價中的關鍵指標所在。第二,要注重評價的過程管理,要認真執行關于嚴守課堂政治紀律的相關規定,并且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關注學生在日語學習過程中,對于思政教育教學的了解情況,并且建立動態化、常態化滾動式的評價模式,考查學生對于思政教學和日語學習的認知度和認可度。第三,要強化評價結果的作用。在進行思政融入日語課程教學的評估以后,需要注重評價結果的應用和對于未來課程引導的指導,加強教師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務,建立師德長效機制和實施細則。真正讓評估結果能夠在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上有著更大的價值發揮。
3課程思政教育在高職日語教學中應用策略
3.1融合學習意志鍛造
由于學習意志主要是由學習心態,激勵和自我規劃,以及對于未來日語學習的期望等方面所組成,對于學習心態而言,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時,教師可以在節后的日語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心態,由于許多高職學生是第一次接受日語教學,部分學生學習能力有限,會存在吃力,背誦困難等情況,甚至會影響心態出現學習抗拒,而教師也需要及時掌握學生這一心理情況,以未來職業發展高度和日語學習的趣味性、人生觀等多方面的內容,來促進學生平和心態,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日語學習中,積極端正心態的同時,從而更好地應對日語學習枯燥等情況,自我激勵上需要讓學生在日語學習中形成不斷激勵和良好的自信,借助短期目標的成就感來實現長遠目標,將信念感作為主要的激勵手段,不斷地培養學生保持沉穩、持續的心態。
3.2融合思辨能力的鍛煉
融合思辨能力的鍛煉是課程思政教育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化策略。由于思辨能力更加側重的是學生思考和辨別的能力,在日語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對于今后更好地開展其他課程的學習并提高日語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接觸思辨能力也能夠更好的去應對知識學習和多方面學習的活動,從增強學生思考能力的角度來看,由于學生的思考能力需要受到外部的啟發,不僅要靠自己,也需要教師課堂予以鼓勵來活躍其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是淺析知識結構,積極引導學生來構建成熟的日語知識學習體系。最后,要幫助學生對所學到的日語內容進行梳理和歸納,在鞏固所學內容的同時,也需要對全新的日語知識有著理解。對于學生思辨能力而言,教師也需要善于運用漢語和日語之間的差異,借助漢語學習日語的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到內在互斥機制,避免學生單純的將漢語知識體系遷移到日語學習中。
3.3融合未來發展觀的塑造
融合未來發展觀的塑造是思政教育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優化策略。由于學生進行日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到未來工作崗位中,因此在思政用到日語教學中,也需要注重學生未來發展觀方面的塑造,在日語學習中,也包括終身探索知識、鞏固自學能力增強等一系列的內容。從知識鞏固的角度來看,就是在課堂上,在教學內容告一段落的同時,也需要注重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和梳理,幫助學生對于所學到的日語知識進行再次的鞏固和背誦,還要借助梳理歸納的策略進行直接教學,也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知識鞏固的能力。與此同時,借助梳理歸納策略和自學策略,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究多元化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在此過程中做到多聽多看多記和多接觸,在實現總體目標的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開辟更加多元的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在這一環節中設置課外研究課題,讓學生自發的去收集資料,并通過提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學習日語課外知識,感受到日語的豐富性,來激發更大的探索欲望。除此之外,將思政教育應用到日語教學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梳理,讓學生了解自己在未來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在投入到工作崗位中需要具備怎樣的精神和崗位職責等等。
4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高職院校教學創新改革的過程中,將課程思政教育引入到高職日語教學中,無疑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對于許多高職學生而言,日語學習中會存在較大的難度,而借助思政教育幫助學生轉變其思維觀念,改善精神品質等方面,更是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日語學習,在學習意識塑造、思辨能力鍛煉和未來發展觀重塑等方面,更好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課程思政教育在高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也無疑會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琳.“課程思政”在綜合日語教學中構建的策略研究[J].學園,2018(23):34-35.
[2]徐媛媛.基于課程思政視角下的高職院校二外日語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07):175-175.
[3]安蓉,劉萍,代小艷.課程思政背景下日語教學中文化自覺與自信培養研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0(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