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必學課程之一,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但是現階段的初中信息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高,新時期,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構建多元化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通過豐富的信息技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當下信息技術的應用相當普遍,增加課堂的實用性,注重學生創造能力的提升,可以讓學生掌握系統的信息技術,進而適應現代社會環境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
前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初中教學體系逐漸完善,在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更側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和培養,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作為一項基本技能,每個人都要盡快掌握,為滿足學生成長需求初中學段就引入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創造性、靈活性的特點,要掌握靈活的信息技術,就要依托豐富的課程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保證學生掌握靈活的信息技術,進而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實用性。
1 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價值
當下信息技術已經普及到各行各業,改變了很多行業生產模式,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技術支撐,所以掌握信息技術,已經作為現代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中階段,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要以構建多元化的信息技術課堂為基礎,適應了時代對學生的發展要求,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實用的信息技術,并將所學的信息技術應用在實際的學習中,可以提升學習效率。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以理論知識為主,課堂活動不夠靈活,課程內容也缺乏新意,課堂枯燥乏味,課程內容難以理解,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主的信息技術課堂,更加多元化,可以豐富信息技術課堂容量和內容,有助于學生完全地認識、了解信息技術,掌握多元化的信息技能。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主的信息技術課堂更具活力,是以學生為主的翻轉課堂,創新了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成為主動,課堂實效更加明顯。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主的信息技術課堂以多媒體為基本技術載體,可以將生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進行簡化,或是將課程內容轉化成視頻,或是圖片,有助于學生理解,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探索性趣,有利于構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1]。
2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的策略
2.1引入情境,激活思維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就要提升課堂的靈活性,注重課程內容的設計,同時也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激活學生創造力,從而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依托趣味情境,以情境為載體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學生在情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從而激活自我創造力,靈活多變的生活情景,可以為學生提供思考的載體,激活學生的探索情趣,讓刻板、抽象的信息技術課堂更富趣味[2]。例如,在學習《輸入一首英文詩》一課時,如果直接開展課程,可能比較枯燥,學生也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創造力也無從培養,教師可以引入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實踐,進而培養開拓學生的創造力,情境如下“某企業開展了一次詩歌比賽,其中有一首英文詩歌備受關注,措辭、用詞、形式、立意等都十分新穎,在眾多詩歌中十分出彩, ?但是還是需要修改用于公司的文化宣傳上,但是公司負責人太忙了,沒有時間修改這首英文詩歌,大家能否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這首英文歌進行修改并錄入電腦中”,情境創設后,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操作,學生個個情緒飽滿,發揮自我想象力,對英文詩歌進行了設計、修改、錄入,通過這一活動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激活了學生的創造力。
2.2 分組教學,激發學生創造力
初中信息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已經很強,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要充分激活學生的自主性,強化引導,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通過自發性的小組探索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小組分組學習具有明顯優勢,可以充分激發學生探索能力和創造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將學生科學的分成不同小組,設置合理信息技術任務,指導學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也可以激發學生創造力[3]。例如,在學完《綜合設置文字效果》一課后,教師可以參考本課內容,設計隨堂作業,讓學生利用以往掌握的信息技能設計“文字效果”,設計任務內容不限,主題不限,可以利用網上的資源和圖片,設置完課堂作業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自主劃分任務,明確分工,在小組組長的帶領下完成設計,有的學生搜集文字資料,有的學生搜集圖片資料,在主題明確后各個小組有序的展開設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的討論、交流、探索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小組合作教學的應用十分靈活,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2.3 巧用思維導圖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很多內容比較抽象,且知識點很多,學生很容易混淆,為了提升課堂效果,激活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逐漸掌握信息技術,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目的[2]。思維導圖形式靈活,可以隨意變動,應用時可以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對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梳理,有助于提升學生創造力。例如,在學習《圖片的加工》一課時,本課程內容系統化特點明顯,要應用不同的信息工具,學生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容易混淆,對不同圖片處理工具功能辨認不清,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圖片加工的步驟和所用的工具加以梳理,并將對應功能所代表的標識用不同圖形表示出來,最后將課件用多媒體視頻制作出來,配合講解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通過視頻講解和教師強調互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圖片的加工”的相關技術,在自主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圖片加工還有什么價值”,思維導圖梳理知識技能,進而提升學生創造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以培養學生創造力為主的信息技術課堂是豐富的、靈活的,也是輕松愉悅的,師生互動更加靈活,將更多資源結合在了一起,提升了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齊亞楠.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65.
[2]于春梅.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53.
[3]吳德琴.用信息點燃想象 ?讓創造展翅翱翔——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05):46.
作者簡介
許政(1980年10月 )男,哈爾濱,漢族,本科,單位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信息化教學及初中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