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 謝海敏 沈依敏 趙詩悅

摘 要: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隨著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的復雜多變,中國經濟貿易發展體系也在不斷地遭受重大影響。我國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是國際經濟貿易發展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及國際形勢的多變,既為中國經濟貿易發展帶來良好的契機,同時也為中國經濟貿易發展方向帶來巨大挑戰。為了促進中國經濟貿易的高質量發展,以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為背景,分析中國經濟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立健全對外經濟貿易機制、不斷加大科技與人力要素投入、積極制定對外經濟合作政策等措施,以期為我國經濟貿易的健康長遠發展提供價值性依據與參考。
關鍵詞: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形勢;中國經濟貿易;現狀;對策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其對外與對內的經濟貿易發展一直在革新與轉變,經濟貿易體系也在隨著市場機制而不斷完善。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影響力不斷上升,逐漸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經濟貿易組織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尤其是近年來,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頻繁,為中國經濟貿易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注入新的生命力。但是,由于當今世界經濟貿易形勢多變且復雜,使得中國經濟貿易發展遭受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精準分析國際經濟貿易形勢,是促進中國經濟貿易健康發展的基礎前提。本文圍繞著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以客觀的視角探析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現狀,指出其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科學有效的對策,從而推動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
一、國際經濟貿易新形勢及其對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的雙重影響
1.有利影響
當前,縱觀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新形勢,已經出現了一個國際經濟貿易全球一體化的趨勢與現象。由于國際經濟貿易全球一體化,世界各國經濟組織相互聯系、相互合作、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基于世界經濟共同發展的聯合體、合作體。在這一影響下,則有利于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加快中國產品對外出售,增加中國的經濟實力。同時,也有利于中國引入更多的外來經濟資源,促進中外經濟合作,進一步實現合作共贏的局面。此外,當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出現了自由化發展、交易方式網絡化發展的現象。以國際經濟貿易自由化發展形勢來分析,其主要特征就是世界各國對外國商品與服務的進口限制逐步減少,為進口的商品與服務提供了更多的利好政策與環境。而在這一形勢影響下,則有利于全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降低各國的經濟生產成本,增進全球福利。對于中國經濟貿易發展而言,不僅有利于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更有助于中國外資引資投資。而以交易方式網絡化發展的形勢來分析,交易方式網絡化是全球信息技術變革的必然趨勢,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信息技術與世界經濟體系的交叉融合,傳統的交易方式顯然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經濟貿易需求,互聯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貿易往來的主要媒介與紐帶。而對于中國經濟發展而言,顯然有利于轉變中國傳統的經濟貿易交易方式,促進中國經濟貿易方法的革新與完善。
2.不利影響
目前,國際經濟貿易不斷發展與變化的環境下,雖然一些積極因素有利于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但是仍然無法排除一些消極因素對中國經濟貿易往來的不利影響。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由于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形勢下,各國逐漸成為了一個經濟貿易合作體,在這一形勢下,任何一個成員國發生金融危機,都會相互影響,進而波及到世界各國,尤其是區域性的金融危機,往往容易引發世界金融危機的大爆發,從而導致世界各國發生經濟貿易發展困難,陷入經濟發展困境,顯然中國也不例外。2020年的全球新冠疫情暴發,世界各國遭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逐漸減少,我國開始嚴格要求外國商品的進境標準,許多外國商品遭受到貿易限制,如肉類、海產類等農副產品。并且,中國作為新冠疫情的受難國之一,對外商品的出售與經貿往來也遭受到他國的限制。在這一形勢下,中國經濟貿易發展遭受國內、國外的雙重困擾。而產生這一問題的關鍵因素就在于世界各國經濟貿易的合作體,一旦世界發生災難,將互相影響。此外,由于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出現了自由化、區域一體化的形勢,在這一形勢下,一旦出現一些不利因素,將會對中國經濟貿易發展帶來嚴重的阻礙。中美貿易摩擦,對中美經濟合作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其中,以對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的不利影響而言,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的急劇升溫,導致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遭受阻礙,中國對美的商品出售數量遭到制約,直接影響著對外經濟質量的發展。并且,當前中美合資企業的不斷增多,一旦發生貿易摩擦問題,將對我國的民營企業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一些情況下,甚至會導致一些企業出現合作終止的現象,從而引發一系列的企業經濟危機,嚴重影響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機制。
二、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下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現狀
1.經濟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經濟貿易不穩定因素增多
就目前階段而言,國際經濟貿易形勢較為復雜多變,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的過程中,一直在受國際經濟貿易環境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國經濟貿易對外與對內的不穩定因素。以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現狀而言,當今世界,世界各國雖然一直在加強經濟貿易間的合作,但是整個世界經濟環境較為復雜,存在著惡性競爭的現象。一些國家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不斷地通過一些政策對中國施壓,導致中國對外經濟往來較為困難,面臨著各種不穩定的因素。而以中國對內經濟貿易而言,由于國際貿易形勢的影響,國內中外合資、外商投資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受利益因素的促使,難以避免中外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對中國整體的經濟貿易發展造成阻礙,且存在著諸多不穩定的市場因素。尤其是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貿易大環境下,中外合資企業明顯遭受著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的多重影響,很多中外合資企業發展過程中,頻頻發生經濟合作、技術合作上的問題,不穩定因素較多且復雜多變。
2.中美經濟貿易摩擦頻發,中國經濟貿易發展困難重重
近幾年,隨著中國在世界上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世界各國不斷地尋求與中國進行經濟貿易合作,而作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不斷對中國施加壓力,導致中美貿易摩擦頻發。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形勢下,中國經濟貿易發展困難重重,中國商品對外銷售遭受到阻礙。從客觀的視角分析,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起因之一是美國希望在短期內盡快縮小中美之間的巨額貿易差異,保證美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與主導地位。根據美國方面統計,在2017年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高達3757億美元,而2018年至2020年三年間,貿易逆差一直以平均15%的速度上升。在這一形勢下,美國不斷地對中國經濟貿易施加壓力,影響著中國一系列的對外經濟貿易政策開展。除此之外,在中美經濟貿易摩擦的環境下,一些國家不斷地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市場壟斷,國際經濟貿易局勢復雜,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困難重重,需要克服的困難因素極多,并且世界各國之間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經濟競爭的情況,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國際經濟貿易問題,對中國經濟貿易發展增設阻礙。
3.中國經濟貿易政策完善,對外經濟貿易的影響力變大
當前,雖然國際經濟貿易環境的復雜多變,導致中國經濟貿易發展出現困難與阻礙,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一直在制定更多的經濟貿易發展政策,致力于以和平、合作、公平、平等協商的原則去解決問題。在中國經濟貿易體系的不斷完善與革新下,我國已經陸續地制定出了多個經濟貿易政策,加大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影響力。近年來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積極順應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通、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實現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深度合作與共贏。從“一帶一路”的倡議實施以來,我國已經陸續解決了多個經濟貿易發展困難,如生產過剩、外匯資產過剩、中國西部地區經濟活力不高等問題。同時,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始終秉承著公平、平等、合作共贏的原則,促進了中國與蒙古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家經濟貿易合作,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影響力。
三、基于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的中國經濟貿易發展措施
1.建立健全對外經濟貿易機制,促進國際經濟貿易法建設
中國經濟貿易的長遠發展始終建立在相關管理體系支撐上,因此我國要從建立健全對外經濟貿易機制,加快國際經濟貿易法的建設與完善,為中國經濟貿易發展提供護盾與保障,避免國際經濟貿易復雜因素對中國的影響。同時,借助國際經濟貿易法,規范國際經濟貿易市場上交易行為,使我國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規則中掌握到更多的主動權,避免中國企業在國際經濟合作中受到損失。此外,面對諸如中美經濟貿易摩擦的問題,中方可向美方展示友好的姿態,減少美國方面對中國的敵視,積極采取和平、公正、平等的方式進行問題協商,尋找符合中美利益共同發展的經濟合作點,將法制體系引入到合作制度之中,使中外經濟貿易合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法律化。與此同時,我國要借助國際經濟貿易全球一體化的優勢,深化中拉、中非經濟合作,彰顯“一帶一路”龍頭實力,在貿易、投資、金融、農業、工業、科技、基礎設施與交通等方面展開合作,攜手共建世界命運共同體。
2.不斷加大科技與人力要素的投入,加快我國產業的創新升級
國際經濟貿易新形勢下,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要從產業的創新升級入手,加大科技與人力要素的投入,為中國產業注入生命力,保證中國經濟貿易的穩定發展,鼓勵我國科技型企業、制造型企業進行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出一系列的鼓勵政策與扶持政策,鼓勵我國企業加大科技要素的投入,提高國內產業的科學技術含量,通過研發高科技產品,增加中國自主創新水平,從而促進我國產業的創新升級,以科技與制造領跑國際經濟市場,增強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同時,我國要不斷地尋求與世界各國的科技項目合作,將高新技術產業作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的重點,立足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的長遠視角規劃,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而人才方面,要從教育入手,出臺一些經濟貿易人才培養的政策,鼓勵我國高校積極培養國家所需的經濟貿易人才,為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投入更多的人才要素,在國內建設一支穩固的經濟人才隊伍。
3.積極制定對外經濟合作政策,不斷開拓對外經濟貿易市場
新形勢下,為了促進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需要我國制定出更多的對外經濟合作政策,不斷開拓對外經濟貿易市場,尋求更多的國際經濟貿易合作機會,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影響力。例如: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一些利好政策,有意識地扶持、培養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優秀企業,借助中國企業打造中國品牌,促進中國產品、技術的對外貿易。同時,我國相關企業更要借助已有的經濟貿易政策,積極開拓對外經濟貿易市場,尋求與世界各國經濟合作的機會,拓寬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空間,從而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如積極借助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外企業尋求更多的經濟合作機會,建立起一批穩定的貿易伙伴,為中國經濟貿易發展注入長久生命力。此外,我國政府相關部門也可在經濟貿易管理機制中加入企業扶持計劃,鼓勵國內經濟市場中大、中、小企業聯合起來,走現代化經營的方式,實現中國產業結構的整體創新優化與調整,規范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環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體與參與者,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影響著中國經濟貿易的發展。新形勢下,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已經出現全球化一體化、自由發展化、交易方式網絡化等趨勢,受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的復雜因素影響,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增多、中美經濟貿易摩擦頻發、對外經濟貿易的影響力也在持續變大。結合著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現狀,通過建立健全對外經濟貿易機制、不斷加大科技與人力要素的投入、積極制定對外經濟合作政策等措施,推動我國經濟貿易的健康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楠.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下中國經濟貿易發展現狀[J].商情, 2019(4):28-29.
[2]戴龍.數字經濟產業與數字貿易壁壘規制——現狀、挑戰及中國因應[J].財經問題研究,2020(8):40-47.
[3]楊宇,何則,劉毅.“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中亞國家油氣貿易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33(6):575-584.
[4]張小溪.中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現狀、影響因素及發展研究——基于出口技術復雜度的分析[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2):71-83.
[5]黃鑫.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制造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以福耀集團為例[J].中國市場,2021(14):90-91,128.
[6]安曉寧,辛嶺.中國與東南亞農產品貿易現狀與潛力分析——基于“一帶一路”倡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1):118-127.
[7]侯夢薇,萬月,孫銘壕.“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研究——基于貿易摩擦視角[J].商業經濟研究,2019(5):122-125.
作者簡介:李晉(2001.04- ),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