咼華麗
摘要: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是做到“兩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到哪,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督就要跟進到哪里。政治監督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加強統一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形成整休合力。
關鍵詞:政治監督;實踐;思考
黨的十九大首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擺在首位?!皬娀伪O督,著力發現和糾正政治偏差”“強化政治監督,加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等重要表述,也先后寫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等黨內重要文件之中。怎么才能做好政治監督呢?筆者以為,首先要深刻理解政治監督的重要性,明確政治監督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再把握好政治監督的幾個關系,并且通過實踐做精做準政治監督。下面,具體談談對政治監督的理解和思考。
一、正確理解和深入推進政治監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治監督高度重視,提出關于政治監督系列重要論述,為開展政治監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政治監督是具體的、實踐的,有著明確的目標任務、豐富的內涵內容和具體的著力點。從目標任務上看,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是做到“兩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到哪里,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督就要跟進到哪里。從內容上看,政治監督要立足“兩個大局”,緊扣“國之大者”,黨中央關心什么、強調什么,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是什么,最需要堅定維護的政治立場是什么,政治監督就要監督什么。從工作重點上看,加強政治監督就要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四個著力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督促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推動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一貫到底;保證權力在正確軌道上運行,督促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政治監督是對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等的監督,不能把政治監督理解成為一般的業務監督、工作督查,也不能用政治監督代替職能部門的管理監督。
二、明確政治監督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政治監督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加強統一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形成整體合力。各級黨組織是政治監督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擔負著政治監督“再監督”職責;黨和國家工作部門、黨的各級組織包括基層組織、全體黨員都負有相應的政治監督職責。加強政治監督,關鍵是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構建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委監委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政治監督體系。
紀檢監察機關擔負著“兩個維護”的根本政治任務和重大政治責任,要立足職能職責,把政治監督擺在更加重要位置,突出“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做實監督,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黨的十九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旗幟鮮明加強政治監督,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日益增強,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貫徹落實效果更加凸顯,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保證全黨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認識偏差和實踐困境,有的對政治監督主體認識模糊,認為政治監督只是紀委監委的事情;有的對政治監督內涵內容識不到位,“政治監督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有的對政治監督方式方法把握不準,把政治監督和日常監督割裂開來,“說起來高大上、干起來茫茫然”,導致政治監督虛化泛化簡單化,出現落差偏差溫差時差。
三、解決好政治監督要把握好的幾個關系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以為,強化政治監督要把握好幾個關系。
一是政治監督和業務監督的關系。沒有離開政治監督的業務監督,也沒有離開業務監督的政治監督,政治監督和業務監督一體兩面、內在統一。講政治不能脫離業務只談抽象的政治,必須具有業務的有效支撐;講業務也不能只談條文規定、操作技巧,必須體現政治引領,否則容易走入誤區。加強政治監督要找準政治監督與業務工作的結合點,透過業務看政治,從具體事例入手,見人見事見思想,通過監督發現業務問題背后的政治風險、政治隱患并及時解決,避免空泛和大而化之。
二是政治監督和日常監督的關系。政治監督是要怎么看、是監督重點,日常監督是要怎么干、是監督方法。在監督工作中既要把政治監督作為根本,又要把加強日常監督作為重要方法,實現二者有機統一。
三是監督和支持的關系。監督和支持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加強監督既要從工作層面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又要從政治大局和治理體系的高度,加強對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的監督,通過監督對各方面正確履職、積極履職,堅決貫徹落實的工作給予有力支持、“撐腰”鼓勁。
四是監督和辦案的關系。從大的概念講,發現問題、查處案件、嚴明紀法、推進整改都是監督,運用“四種形態”都是監督,辦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監督,是監督的一種重要方式。應當把辦案放到監督的大框架中來看,在辦案全過程中都要體現監督第一職責、基本職責,實現對人、事、制度的一體糾偏。
四、在實踐中做精做準政治監督的原則方法
積極探索強化政治監督的實踐做法,要把握好做精做準政治監督的原則方法。
一是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以上率下的指導、自上而下的推動。逐級壓實政治責任,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履行政治監督的主體責任,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切實擔起政治監督職責,實現上下貫通聯動。
二是堅持實事求是、嚴格依規依紀依法,準確甄別政治問題和業務問題。精準備把握政治監督的尺度和標準,對歷史問題、一般問題和業務問題不能刻意拔高,確屬政治問題的,也要注意區性質、分類施策。對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嚴重污染政治生態、政治間題與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問題,要果斷用好審查調查手段,及時清除政治隱患;對改造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不力問題,要精準追責問責;對苗頭性、傾向性政治偏差、輕微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問題,善于用好第一種形態,通過批評教育、談活提醒等方式,幫助及時整改。
三是堅持政治與業務相互統一、相萬檢驗,通過以上看下和以下看上相結合,查找問題根源、找準責任主體,堅決防止政治監督虛化泛化。在查找問顥時,要注意做到“四看”:透過學習傳達看政治態度,透過決策部署看政治立場,誘過攻堅克難看政治擔當,透過普遍現象看本質根源。在認定問題時,應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全面,視情與被檢查單位溝通,保證良好效果。在督促整改時,要按程序報經批準后予以反饋,督促抓好整改落實,要求書面報告整改情況。
四是堅持抓早抓小,前移監督關口。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努力將向題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對容易誘發政治問題的敏感因素,對黨的政治建設和意識形態領域各種錯誤思想、模糊認識、不良現象,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
總之,政治監督的核心和根本是“兩個維護”,要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四個著力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督促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推動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一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