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朝貴
【摘要】由于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其心智也不夠成熟,在處理各種事件的時候不能利用正確的手段和思維,甚至會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這也是導致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的主要原因。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因此初中校園欺凌問題的預防及治理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階段 校園欺凌 防治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12
初中校園欺凌現象的成因包括很多方面,基于學校實際教學管理,通過分析初中校園欺凌發生的因素,筆者總結了幾點具體的防范措施,希望以下分析對保證學生健康成長,進一步開展初中校園欺凌防范工作奠定基礎。
一、初中校園欺凌現象發生的原因
(一)個人因素
學生產生飲酒吸煙等不良行為嗜好與校園欺凌有很大關系。飲酒兒童被檢測出有精神暴力的概率為81%,軀體暴力的概率為71.4%,而非飲酒兒童的暴力概率則分別為54.1%和43.3%。另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也容易出現這種行為,因為本身他們在學業上落后于人,就會從其他方面尋找自信,企圖得到同學及教師的關注,這種行為往往是一種利用暴力欺凌為自己樹立威風的心理暗示。也由于成績本身就不理想,所以存在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狀態,對于教師及學生對他們的觀感也并不在乎。
(二)學校因素
部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由于在學業上缺乏自信,喪失學習熱情,導致他們把注意力轉向學習外的其他事物上,而這些往往都與抽煙、打架、喝酒相關,學校教育導向產生偏差,校園欺凌現象由此發生。而教師往往在起初僅將部分校園欺凌現象理解為調皮孩子之間的一些游戲行為或情緒矛盾,認為矛盾會輕易解除,所以并未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沒有對學生行為的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和引導,更談不上教育懲戒,導致校園欺凌現象頻發。另外,現代社會注重鼓勵教育學生,對于懲戒則有所回避。同時,現如今有些家長護子情切,教師對懲戒學生的后果思慮增加,也會擔心尺寸不當引起學生家長的不滿,傷害自身及學校利益,從某種程度上也加深了校園欺凌的嚴重性。
(三)家庭因素
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家庭的和諧度,乃至父母的行為習慣、思維概念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思想,直接導致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決定孩子是否會遭遇欺凌或者成為欺凌者。行為習慣不好,陪伴孩子時間較少的家庭氛圍,會提高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概率。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無疑是校園欺凌現象出現的重要影響因素。
二、初中生校園欺凌現象防治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全面的防治措施
1.學校方面。孩子走入校園后,在校園度過及與人接觸的時間最長,因此學校在該問題上具有引領大局作用。學校要將欺凌現象的防治提到重要議程,可以將德育教師和安保人員召集在一起,建立實施小組,專門專人處理解決校園欺凌事務。在校園設立警察試點,實行保安處分規范,還可以專門建立心理輔導中心,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員,有心理障礙的同學可以到輔導中心咨詢求助。學校還要定期要邀請到專業的心理輔導師和青年志愿者來學校指導工作,宣傳欺凌行為的危害,形成反欺凌行為的號召影響。現代學校的教育目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學生的成績和升學,而更注重學生全方位能力的發展,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學校要定期有計劃地組織家長會,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狀況,有效避免和遏制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
2.班級方面。班主任可以組織班級建立興趣小組,民主管理班級,建立班級凝聚力,打造和諧民主的班級氛圍。班主任要讓學生感受到包容和關愛,和諧友善的相處環境更容易讓學生感受所處環境的美好。教師要定期開展主題班會,直面校園欺凌問題,在班會上給學生空間分享或講解遭遇欺凌現象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還有如何向教師求助,而不是畏懼欺凌者甚至畏懼教師。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和家庭特點,多體諒和幫助有困難或家境特殊的學生,并對其進行長期的心理輔導。
3.學生方面。學生遭遇欺凌時,要及時告訴教師和學校,對學校、教師建立信任。學會保護自己,克服恐懼心理,有抵抗和直面欺凌行為的意識。
(二)優化家庭教育
學生群體中欺凌者的形成原因,多與家庭過分溺愛孩子有關,也與家長過于強勢有關,孩子或跋扈或叛逆,都容易產生這種不良行為。因此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家長要多鼓勵尊重孩子,這其中包括尊重孩子的愛好習慣,也包括尊重孩子的個性特征。多與孩子建立溝通模式,讓孩子在發生問題時習慣于和家長主動溝通,這也會減少欺凌行為的擴大概率。
(三)建立多元防治體系
校園欺凌現象不僅僅是校園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因此相關部門要協力打造完整的防治體系。一方面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規,有效界定欺凌事件,明確責權劃分。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和關聯部門合作。第一,與網絡運營商合作,掌握網絡欺凌現象的發生和查處,與軟件開發商合作,建立安全綠色的學習軟件。第二,與公安部門建立警校聯合專線,針對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高峰時段,優先處理這些現象。第三,與心理機構部門合作,處理問題后,要針對校園欺凌者以及受欺凌者分別采取心理疏導工作。最后,學校要與新聞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向新聞部門匯報和描述事件發生的真實狀況,不藏匿不隱瞞,讓社會參與到對校園欺凌現象的重視中來,并對學生個人信息進行保密,全方位做好處理工作,建立多元防治體系。
三、結束語
初中校園反欺凌工作開展過程,應結合具體工作內容,建立多元防治體系,優化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方式,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對于校園欺凌的認識,從而保證初中校園反欺凌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曉楠.我國中小學生欺凌問題的研究闡釋及啟示[J].中國德育,2019(14):19-23.
[2]周夢婷.初中校園欺凌現象分析及防治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9(20):78-80.
[3]王祈然,肖建國.中小學校園欺凌行為師生認知狀況及提升路徑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9(06):41-47.